★小資料:寶馬M5的冷卻系統(tǒng):一項非常特殊的挑戰(zhàn)
由于基本型5系轎車的尺寸問題,工程師不得不面臨一項特別的挑戰(zhàn),那就是可用空間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的問題。這個必須完善解決的問題在遇上設計冷卻空氣循環(huán)系統(tǒng)時格外突出。與這個系列的頂級車型545i相比,M5的發(fā)動機與冷卻系統(tǒng)需要兩倍的空氣量!而且,冷卻空氣還必須排出車輛外,并且不能對空氣動力學有負面影響。
因此,M5安裝了一套全新的冷卻與空氣供給系統(tǒng):功率增加的風扇、水箱、空調冷凝器、轉向助力油與發(fā)動機油的冷卻系統(tǒng)全部被安裝在BMW腎形格柵后面的一個極為狹小的空間里。由于結構上的原因,發(fā)動機油冷卻器被斜放在水箱前部,而水箱則分成了兩個部分。
專用空氣管將機油冷卻器后的空氣直接送到車身下,從文氏管(Venturi)前端排出。這種文氏管前端的特殊設計減少了前橋上的提升力。盡管空間有限,但是所有需要保養(yǎng)的部件,如空氣濾清器元件,微塵濾清器與機油濾清器,特別是火花塞,都十分容易拆卸進行維護。
用于吸入冷卻與助燃空氣的巨大進氣口集成在前導流板上,非常醒目。側進氣口位于正面巨大進氣口左右兩側,其作用不僅是給制動系統(tǒng)通風,而且也是發(fā)動機的進氣口。M5首次采用了側面隔柵,這極大增強了這款新車獨特的外觀效果。
當然了,盡管M5很囂張,但是識貨的卻不多,當M5以順從綿羊形象行駛在北京大街上時候,沒有人會認識到它的威力,從它旁邊擦過的其他車主眼神也許會飄過M5夸張的19吋大圈,那時候他們腦海也許會心想:“買個寶馬5系還舍得改裝,有魄力!”。
M5看上去既有著令人驚異的獨創(chuàng)風格,又能明顯地體現(xiàn)出與5系車型之間密不可分的血緣關系。同時,M5的設計強調了其有力、自信的個性。無論M5出現(xiàn)在哪里,都會讓人明白無誤是感受到它的自身定位:一款適合日常駕駛卻又極具動感的高性能運動型轎車。它是性能、結構、駕駛樂趣的完美體現(xiàn),這些對于M型轎車設計哲學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當然了,那些“不識貨”的朋友可能忽略掉含有LED照地燈的折疊反光鏡和尾部四出的排氣管?駸岬膍基因最后以一個彰顯身份的M5尾標做為終結,盡管可能汽配城60塊錢可以換來一個成色也不錯的假冒M5標吧……
汽配城的確可以60塊錢換來一個M5的車標,但是這個塑料件能帶來的僅僅是一絲絲虛榮,它無法換來的是什么?呵呵,我想大家誰都知道吧,是這個5.0 V10的“怪獸”。
測試這款5.0 V10的威力是這次測試的重中之重,拉開車門之后的純白內飾恍惚有些北歐的家具風格,觸感細膩的皮質與金屬拉絲扶手雖然沒有比普通寶馬5系更精細,但是這種淡雅的質感把M5的品位襯托出來了。
坐進駕駛位置之后,說實話當時略微有點小小的失望,寶馬M5這個可調包裹程度的座椅略微有些太寬了,盡管我已經(jīng)很壯了,但還是不能100%裹住我的身體,很明顯,這座椅還是歐美朋友身材的規(guī)格……座椅調節(jié)妥當之后,你就會注意到眼前的330公里表底的底盤,一種沖動涌上心頭,輕觸START按鍵,V10像是被鞭打抽醒了的猛獸,身子抖了一下,怒吼下站了起來……
『330公里儀表讓你幾乎忘了I-DRIVE和美麗拉絲內飾』
落座之后,你的視覺不由自主的落在了330公里和9000轉的儀表盤上,雖然樣式較普通5系沒有變化,但是這9000轉的表底彰顯了前面機器蓋下面的實力,也讓你幾乎忘掉了身邊復雜的I-DRIVE系統(tǒng)和拉絲銀面板帶來的視覺沖擊。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