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SUV:Aion LX(埃安LX) 2019款 80
補貼后售價:27.96萬元
工信部續(xù)航:650km
車型 | 北汽新能源EX3 2019款 R600 勁領版 | 宋Pro新能源 2019款 EV 高功率高續(xù)航版旗艦型 | Aion LX(埃安LX) 2019款 80 | 蔚來ES8 2020款 580KM 基準版 六座版 |
長*寬*高(mm) | 4200*1780*1638mm | 4650*1860*1700mm | 4786*1935*1685mm | 5022*1962*1756mm |
軸距(mm) | 2585mm | 2712mm | 2920mm | 3010mm |
工信部綜合工況續(xù)航里程(km) | 501 | 502 | 650 | 580 |
快充充電時間(電量0-80%) | 0.5h | 0.5h | - | 1.5h |
慢充充電時間 | 10h | - | - | 12h |
●外觀特點:
除了續(xù)航非常給力這個因素以外,顏值較高也是Aion LX引起消費者關注的重要因素。與Aion S一樣,它采用了廣汽新能源最新的、頗受好評的“穿云箭”家族式設計語言。另外,它們還有一些細節(jié)采用了相同的設計理念,因此看著有眾多相似之處,說它們不是兩“兄弟”估計都沒人相信。
我得承認為它的外觀確實很有特點、辨識度也十分高,而富于流線的車身造型、順滑流暢的車身線條則讓它擁有了較強的運動氣息,同時細節(jié)也不乏精致感和前衛(wèi)感。對于時下的年輕人而言,我相信這樣的設計是難以拒絕的。從中不難看出,它的目標消費群體就是時下的年輕一族。
不瞞你,Aion LX的外形比較符合我的審美觀,同時它還有很多外觀細節(jié)的設計比較吸引我,比如采用官方稱為“4D穿云箭”的LED前大燈、配備漸變式LED燈帶的“中網(wǎng)格柵”、帶有導流槽的霧燈格柵、智能感應隱藏式門把手、造型獨特的擾流板、貫穿式LED尾燈、動感十足的后包圍等等。
●內飾設計:
Aion LX的內飾同樣有著相當不錯的吸引力,設計感、質感同時在線。它的整體設計與Aion S的內飾比較接近,設計風格同樣走上了注重優(yōu)雅感和檔次感的路線。進入到車內,很容易被它營造出來的豪華氛圍所感染,我認為這種感覺即便與大家熟悉的合資豪華品牌相比也是毫不遜色的。依我所見,不管是Aion S,還是Aion LX,它們的內飾設計在中國品牌車型里都是比較出眾的。
它的中控臺采用圓滑的線條來勾勒造型,看著飽滿,同時層次感分明,車內各個功能的布局清晰明了。此外,作為輔助裝飾作用的啞光鍍鉻飾條有著相當不錯的金屬質感,與深灰色的大面積軟質材料搭配后,檔次感得到更好的展現(xiàn)。當然了,由兩塊12.3英寸高清液晶屏打造出來的曲面一體化屏幕無疑是整個中控臺最為搶眼的細節(jié)。
內飾的用料上乘,整個座艙內部使用了大面積的皮質材料,車頂還選裝了深色麂皮絨頂棚,這是內飾質感很棒的主要原因。此外,70及配置更高的車型還可以選裝Nappa真皮。值得一提的是,車內的細節(jié)處理也做得相當?shù)轿,身體經(jīng)常觸碰到的地方都是軟的,連馬鞍位也采用了皮質/軟質材料包裹表面。就我個人而言,這套內飾的美中不足之處是采用亮黑漆的裝飾面板實在有點多,給日常打理帶來了不少的麻煩。當然,我也不否認它們對于提升內飾的檔次感、精致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內飾大量采用這種裝飾面板也并非只有Aion LX,只能說這是個人喜好的問題吧。
在車內配置方面,Aion LX的表現(xiàn)相當不錯,諸如真皮多功能方向盤、主駕座椅10向電動調節(jié)、主駕座椅通風、前排座椅加熱、帶高效PM2.5濾芯的雙區(qū)自動恒溫空調、胎壓監(jiān)測、HHC上坡輔助、HDC下坡輔助、6安全氣囊、全貼合冷彎雙曲屏、車載互聯(lián)、導航系統(tǒng)、360度全景影像、全景天窗、無鑰匙進入及一鍵啟動系統(tǒng)等等都是標準配置。
除了60車型,Aion LX的其它車型均可以選裝ADiGO自動駕駛系統(tǒng),即領尊智駕套裝,具體包含高公路變道輔助、集成巡航輔助、交通擁堵輔助、主動剎車、前碰撞預警、自動泊車、駕駛員疲勞監(jiān)測、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車道偏離預警、遠近光智能切換系統(tǒng)、交通標志智能識別、盲區(qū)監(jiān)測。此外,本次測試的80車型還可以直接選裝ADiGO自動駕駛系統(tǒng)的旗艦智駕套裝,它在領尊智駕套裝的基礎上增加了高速公路駕駛輔助以及高精地圖。
●乘坐空間/儲物空間:
Aion LX的軸距達到2920mm,數(shù)據(jù)相當可觀,與同級別的主要競爭對手相比也有一定的優(yōu)勢,那它的實際乘坐空間表現(xiàn)如何呢?感興趣的朋友請繼續(xù)往下看。
從實際體驗感受來看,它在乘坐空間方面的綜合表現(xiàn)相當不錯,尤其是后排的縱向乘坐空間,身高1.79米的我可以獲得兩拳的腿部空間,足夠寬敞。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后排中央地板是純平的,沒有礙事的地臺占用空間,而且預留了足夠放腳的地方,為后排中央乘客的舒適性提供了更為有效的保障。
它在車內儲物空間方面的表現(xiàn)比較搶眼,不僅儲物格的數(shù)量較多,而且絕大部分儲物格的儲物空間還相當?shù)目捎^,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馬鞍位下層的超大儲物格,不僅容積大,而且還有絨布內襯,諸如單反相機這種貴重的器材放在這里也完全沒問題,測試時我就經(jīng)常這樣做。此外,前排中央扶手箱的表現(xiàn)同樣值得稱贊。
至于后備廂,雖然廠商還沒對外公布容積數(shù)據(jù),但從實測的各項尺寸數(shù)據(jù)來看,它的表現(xiàn)能夠讓人滿意,而且較為規(guī)整的內部設計也能有效地提升空間利用率。它的后排座椅椅背支持比例放倒,而且椅背放倒后平整度良好,在必要時可以為后備廂擴展較多的儲物空間。
●動力表現(xiàn):
車型 | 北汽新能源EX3 2019款 R600 勁領版 | 宋Pro新能源 2019款 EV 高功率高續(xù)航版旗艦型 | Aion LX(埃安LX) 2019款 80 | 蔚來ES8 2020款 580KM 基準版 六座版 |
最大功率(kW) | 160kW | 135kW | 150kW | 400kW |
最大扭矩(N·m) | 300N·m | 280N·m | 350N·m | 725N·m |
電池容量(kWh) | - | 71kWh | - | 100kWh |
跟Aion S一樣,它同樣基于廣汽新能源第二代純電專屬平臺GEP打造,采用了高集成動力模塊。與第一代平臺相比,第二代GEP平臺主要優(yōu)化的地方包括空間利用率更高、電耗更低、性能更強。據(jù)悉,該平臺經(jīng)歷了30個月的開發(fā)周期,衍生車型可覆蓋A0-C級車型(按照汽車之家分類標準即從小型車到中大型車,從小型SUV到中大型SUV),續(xù)航范圍從300-700km,并且能夠實現(xiàn)Level 3級別的自動駕駛輔助功能。
使用SPORT運動模式,加速快,但同時能耗也高,偶爾使用來感受一下加速快感是一件樂事,經(jīng)常使用就免了。其實,對于普通車主而言,NORMAL或ECO才是經(jīng)常使用的駕駛模式,那么在這兩種駕駛模式下,它的0-100km/h加速時間是多少呢?
將駕駛模式切換到NORMAL,采用與之前相同的方式進行測試,它的0-100km/h加速實測最快時間是8.41秒,比SPORT運動模式慢了不到0.5秒,這個成績也能夠令人滿意了,此時它的動力水平也是比較充沛的,甚至比很多同級別搭載2.0T汽油發(fā)動機的車型都要強不少。依我所見,平時使用這種駕駛模式最為合適,既能保障動力輸出,又不用過于擔心能耗損失過多,在城市里游走輕松自如,跑高速也足夠順暢、爽快。
在ECO駕駛模式下,它的0-100km/h加速實測最快時間是12.08秒,與之前兩種模式相差甚遠。究其原因,通過上面幾組曲線圖不難看出,它在這幾種模式下的初段動力輸出比較接近,但隨著車速的提高,它在ECO模式下的動力輸出相對減弱了很多,動力輸出的持續(xù)感也明顯減弱。實際上,它的弱項在于持續(xù)加速,畢竟這樣會損失較多的電量,如果偶爾遇到需要超車的情況,只需深踩一點加速踏板,它的動力還是可以滿足到需求的,而且超車的動作還比較干脆利落。
I-PEDAL及極限節(jié)能ECO+模式確實能讓續(xù)航里程更有保障,但同時也會對駕駛感受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使用I-PEDAL模式時,它的動力輸出給我的主觀感受跟ECO模式比較接近,加速踏板的靈敏度相對低一點,而最主要的差別則是這個模式采用了較高級別的能量回收設定,一松開加速踏板就會有明顯的拖拽感,跟踩剎車沒什么區(qū)別,而這種感覺在低速行駛時尤為強烈。此外,剎車踏板的腳感反饋也會比較奇怪,剎車末段的“量”不好掌握。但話說回來,如果你習慣了,這個模式其實挺好用的,剎車系統(tǒng)的使用率都相對低點。
極限節(jié)能ECO+模式,我建議平時盡量少用。在使用這個模式時,你可以感受到它的加速踏板前段行程特意預留了較大的虛位,在深踩下加速踏板之后,雖然有動力跟進,但反應也有明顯的遲緩,有點刻意不跟著節(jié)奏的感覺,而且被刻意抑制的動力輸出也讓人感覺很沒勁兒,反正就是整臺車開起來一副很沒精打采的樣子。另外,這個駕駛模式的最高車速被限制在90km/h,當車速達到90km/h后,你再怎么深踩加速踏板,也不會有動力響應。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