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璐和他的明銳1.6L:
想和他聊聊,點這里進入他的編輯博客
我是苑璐,相信很多人對于我應該不太陌生,都看過我寫的各種文章,試駕各種車的感受。今天要寫的和之前有所不同,今天寫的是我們自己的車,對于自己的車可能值得聊的地方更多,使用上的感受也要更深,好了不浪費時間了,還是直接進入正題,聊聊我自己的車。
雖說是一見鐘情,但無奈手中銀子不夠,一直到了2009年才買到了它,當然這還是跟老爸老媽“借”了不少,說是借的,但有哪個父母會真的跟孩子要錢呢!永遠是無私的奉獻,有了孩子對于這些感觸真的會越來越多。好了,還是說車吧!我個人很喜歡旅行版,而國內廠商對于旅行版車型的發(fā)展并不看好,當然消費者對于這種造型認可的并不多,所以,能有一款掀背造型的車型進入國內,而且價格離我更近,這也是一件讓我很開心的事兒。
● 選車:徘徊在速騰和明銳之間除了大眾品牌,獨立懸架也是我選擇的重要條件之一,之所以有如此之高的要求,也要感謝大眾當年大力度對于獨立懸架優(yōu)勢的宣傳。不得不承認,當年的速騰在現在的很多人心目中依舊是個“無敵”的車型。
買車時的小插曲:無奈的放棄自己特別喜歡的車型
在09年的汽車市場中,十多萬元這個價位中,可選擇的車型也還是比較豐富的,思域、花冠都有,但我并不喜歡它們的外形,當時最中意的還是速騰和明銳。我選車也是有原則的,加價或排隊等個把月的情況是絕對接受不了的,有現車是最基本的條件,如果連這個都做不到的經銷商我是不會考慮的。也許是我太較真兒了,但我認為如果所有的消費者都是這樣的購車原則,也就不會有加價的情況了。之所以放棄速騰,第一是沒現車,等的時間比較長,第二是當時大眾4S店的服務我實在看不上,進店了沒有人理睬,還擺著一副愛買不買的架勢,給我的感受很不好,所以直接放棄。斯柯達在服務上的感受要好很多,銷售給人的感覺也更親切,相比速騰的銷售情況,明銳不但有現車,同樣顏色和配置的車型還有個兩三輛挑選的范圍,最終選定09款明銳,在選擇時,希望能選擇一款帶天窗的車型,故最終選擇了1.6L手動逸仕版。
對于配置,我再嘮叨兩句,其實只是想要個天窗,但皮質座椅這些配置也都屬于捆綁銷售,所以作為消費者的我也只好為其買單。我個人還是比較傾向于織物座椅的,皮質座椅夏天熱、冬天涼(皮質座椅最應該配備座椅加熱功能),真是不如織物座椅實際。對于國內這種固定套餐式的銷售方式,我還是希望能改變一下。
● 外觀:對老款褒貶不一,我個人覺得它很耐看,喜歡它掀背的造型。
在2009年9月,各大網站也都有了明銳改款的圖片爆出,我個人則還是比較喜歡老款的造型,所以當時很快的決定購買09款明銳。明銳絕對算不上是第一眼情人的類型,它屬于耐看型,幾年過去了,現在看著它依然很喜歡。高配車型配備的鍍鉻裝飾條,給車身帶來了更強的檔次感,低配沒有鍍鉻裝飾的感覺過于樸素,有了這些小裝飾就如同一個小女孩帶上了漂亮的發(fā)卡,會讓她顯得更可愛。
對于明銳最喜歡的造型還是B柱以后的線條,掀背的造型在現在同價位的汽車市場中也還是屬于小眾車型。除了尾燈,斯柯達家族式的尾燈讓我印象也很深,在夜晚點亮后很有特點,個人感覺比現款明銳LED尾燈的效果好,光線在燈罩內的照射很均勻。
在購車之前,在明銳論壇里看到很多車主都反應明銳原廠配備的韓泰輪胎噪音大,所以在提車當天我就直接去輪胎店更換了米其林博悅系列的輪胎。提車之前就和輪胎店談好了,這樣的話原車輪胎還能折一定的價格,所以提車直接更換。使用效果還是不錯的,更換之后胎噪明顯降低了。
掀背造型可不僅僅是通過樣子來吸引人,真正的意義還是它打開之后,連同后風擋一起開啟的后備廂蓋,開口超大,內部空間也夠深,拿取物品絕對夠方便。相比三廂車,掀背造型可以充分的利用后備廂內部容積。對于三廂車而言,在放置一些大體積的物品時,超過后備廂的開口尺寸,就沒有辦法了,而對于掀背造型來說,基本可以說無壓力,彰顯了自己的優(yōu)勢。
本身掀背造型的后方視野就不是特別好,在下雨天這樣的情況就更明顯了,后方視野幾乎相當于0,后雨刷的存在絕不只是裝樣子,真是有實際作用的,不知道下一代明銳引進之后能否保留這個配置。
● 內飾:用料厚道、做工滿意。
明銳的內飾設計并沒有什么特點,很多人都認為比較老氣,對于樣式設計我的要求并不高,耐看、實用就好,關鍵是做工用料要讓人滿意。這點上明銳并沒有讓人失望,整個中控臺全部為軟質材料,做工在當時來說也算是比較出色的。
在當時,倒車影像絕對算是高大上的配置,我這款車型雖然采用了普通的多媒體系統,但倒車時也可以模擬顯示后方障礙物的情況,在當時看來也算是個亮點之一。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