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速限制
泊車系統(tǒng)在車速≤40km/h的時候可以正常工作,如果在搜尋車位的時候車速超過了40km/h,那么系統(tǒng)會提示車速過快,暫停搜尋車位,當車速再次回落到40km/h以內(nèi)后,會繼續(xù)搜尋車位,不用再次啟動自動泊車功能。
★ 側向車位自動泊車體驗
● 可識別車位最小間距
關于最小車位,寶馬并沒有做的太極限,和之前測試過的5系一樣,都是需要大于車身1200mm以上的車位才能自動泊進去,搭載1代自動泊車的5系需要長于車身1245mm的車位,搭載新一代自動泊車的3系需要長于車身1216mm的車位,沒有差太多,可以保證車輛很優(yōu)雅地停進去,但這相比其它品牌的泊車極限來說就不足為道了,給我印象比較深的一款就是大眾系的自動泊車,最極限的可以做到大于車身600mm就可以停進去的程度,原地揉5把的給泊進去。
● 車身與車位間的最大探測距離
經(jīng)過反復嘗試車身與車位間距,最終100%能夠識別車位的距離是≤950mm,也就是大約3個人并排站的寬度,大于這個距離一點點也是可以識別的,但有概率,總體來這個距離夠用,配合上文說到的最高支持40km/h的車速,自由度還是比較好的。
● 車位另一側有障礙物
如果車位另一側有障礙物的話,需要距離障礙物1100mm以上的距離,才能成功自動泊入車位,否則系統(tǒng)會判斷車位周圍可能會有危險,不能啟動自動泊車,所以如果右側是車位左側是墻面或者是欄桿之類的話,可能就無法使用自動泊車了。
★ 側向自動泊車視頻展示:
★ 垂直車位自動泊車體驗
● 可探出垂直車位的最小間距
對于垂直車位來說,寶馬這套自動泊車系統(tǒng)能夠探測出≥3000mm的車位,也就是比車身寬度多1189mm的車位,設計初衷是為兩側各留出半米多的開車門的空間,但是對于一些窄小的車位,可能這套系統(tǒng)就幫不上忙了。
★ 垂直自動泊車視頻展示:
自動泊車測試(寶馬3系:335Li) | |
測試項目 | 測試結果 |
1:自動泊車功能速度限制 | ≤40km/h |
2:車身與車位間的最大探測距離 | 950mm |
3:可探測出車位的最小間距(側向車位) | 5950mm |
4:車身與左側有障礙物之間的距離 | 1100mm |
5:可探測出車位的最小間距(垂直車位) | 3000mm |
6:不系安全帶/不鎖車門是否可以使用自動泊車 | 是 |
7:探測到車后的障礙物是否能剎停 | 否 |
總結:
對于一款產(chǎn)品上的某個功能,不同的廠家追求的也是頗有差異,有的求有,有的求新,有的求用戶體驗,寶馬這套自動泊車系統(tǒng)屬于第三種,基本功能上沒有什么花樣,但是在使用方便+探測準確就可以讓用戶在需要的時候真的會用上,我個人的感覺就是這樣的,一些高大上的功能,在用之前要在那搗鼓1分鐘才能開始啟動,就真懶得用了。這套系統(tǒng)目前還只有3系和7系上搭載,未來會搭載到寶馬旗下更多系列車型上。(文、圖 汽車之家 汪淼)
相關閱讀:《方向調整細膩/停得正 寶馬一代自動泊車體驗》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