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事故分析] 隨著近期全國氣溫的逐步攀升,夏季很快就要來臨了,接踵而至的不僅是高溫的天氣,還有雨季。而就在近日,重慶市環(huán)路上一輛大貨車在雨中因為打方向而失去了控制,導致車身出現(xiàn)劇烈搖擺,最終撞上道路護欄,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拍攝到該段視頻的車主沒有駕車離去,反而果斷的將自己的車輛靠邊停在大貨車前方,下車救援……
● 事故視頻
濕滑路面急打方向釀事故:
從事故中我們可以看得出,本次事故是由于大貨車司機急打方向造成的,而隨后大貨車采取的反打+制動的救車操作則更是加劇了車輛的失控,這里編輯需要提示大家,雨天行車切忌不可急打方向,無論你是過彎道還是并線,而對于大貨車而言,急剎車導致車輛貨廂的慣性頂著車頭搓了出去,從而出現(xiàn)失控,此時就算你再怎么剎車打方向,也起不到對車輛控制的作用了。拍攝車拔刀相助贊揚之余需“謹慎”:
另外一點,就是拍攝車的俠義精神了,在如今普遍冷漠的社會,可以說該司機的做法是必須值得大加贊揚的,但是編輯還是要提示各位司機朋友,拔刀相助值得肯定!但前提是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安全,比如應及時擺放三角牌、打開雙閃警示燈,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再采取救援。這樣也算是對自己,對他人的一個雙保險,同時也避免了二次事故的發(fā)生。在這里我們也要再次感謝和肯定這位車主的做法!這種精神是值得每一位司機朋友學習的。
● 雨季行車“7大法”
剛下雨時的路面
眾所周知,路面最滑的時候并不是雨下大之后,而是剛下雨,雨水剛浸潤地面的時候,這個時候地面的積塵、油污、泥土等都開始松動,繼而會在路面表層形成濕滑的油泥混合物。所以,在剛開始下雨的時候,切勿加速行駛,匆忙趕往目的地,而是要更加的小心謹慎,減速慢行。而在經過一些路面較臟的地方,更是要與前車保持比心理預估更長的安全距離,以防止可能出現(xiàn)的輪胎打滑現(xiàn)象發(fā)生。
壓線行駛危險大
城市道路上的白色車道線、各種轉向指引路標以及路口的橫道線等,都有可能在雨天造成交通事故,這絕非危險聳聽,大家完全可以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去親身體驗一番。
目前很多道路標志線都會采用一種略微凸起于路面的油漆來涂刷,即使是不下雨的時候,車輛駛過也會有明顯的路面凸起感,而在下雨之后,這些光滑的標志線就成為了潛在危險的制造者。車輪一旦壓上去,摩擦力會瞬間減小,方向盤也會突然的偏向一側,對新手而言這是比較恐怖的駕駛感受。
此外,在行駛至路口的時候,也要比以往留出更多的減速余地,因為路口通常是道路標志線最密集的區(qū)域,在這個區(qū)域內剎車,車輪就會像溜冰一樣的往前滑,駕駛者身處車內往往會覺得還沒怎么踩剎車,ABS防抱死系統(tǒng)就啟動了,車速也不怎么減,而是筆直的向前沖,若是剛好在斑馬線上踩剎車,這種感覺就更加明顯了。
下地庫時要格外小心
和道路標志線類似的道路,如今不少地下車庫的地面都噴涂了綠色的油漆或是其他材質的涂層,被之前的車輛輪胎打濕之后,地面就和溜冰場一樣危險了。
在我們進入地下車庫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持車速,因為你很有可能會剎不住,從而使車輛發(fā)生危險。要知道,在地下車庫里發(fā)生事故,這是很麻煩的事,責任認定麻煩,拖車也未必進的來。》地庫遇到事故怎么辦?點擊這里《
高架道路過彎注意接縫
城市道路排堵保暢的建設中,高架道路是最高效的手段之一,而我們這里要提醒大家的則是在經過高架道路或是快速道路的彎道時,要特別注意道路的接縫處。為什么呢?
如果經常在各大城市開車的朋友都會知道,高架道路的接縫處通常都是光滑的金屬面,在直線路段上,除了會產生噪音之外,這些接縫并不會對我們的行車安全造型什么影響,但是在彎道上,金屬面和瀝青路面迥然不同的摩擦力差異就可能會成為安全隱患了。當雨天車輛經過彎道上的接縫時,車輛會不自覺的往外甩,這時就要求駕駛者放慢車速,并雙手緊握方向盤來安全通過了。》因壓到接縫引發(fā)的翻車事故《
經過隧道時避免涉水
大概是在前年的時候,當時流行“去北京看!,幾場大雨將北京的排水系統(tǒng)鬧了個底朝天,也正是那個時候開始,行車涉水的危險性開始被廣大車主所關注。目前有不少隧道前都已經畫上了涉水警示線,在途徑這些地道的時候,建議大家要先觀察隧道內的水位是否已經到了警示線,再根據(jù)車輛的狀況和自身的駕駛技術來判斷是否要駛入。
此外,如果隧道內已有一定存量的積水,并且前方擁堵比較嚴重,那么即便積水還沒有到達警示線,我也不建議大家駛入隧道。如果可以繞路而行的話,還是繞路更為合適。
不盲目進入積水區(qū)/不快速通過積水區(qū)
遇到大雨的時候,路面上由于坑洼不平,難免會產生一些積水區(qū),而當我們駕駛車輛通過這些積水區(qū)的時候,建議大家先跟著前車走,觀察積水下方是否有較大的暗坑或復雜路況。其次,在遇到有積水區(qū)的時候也不要左躲右閃的,雨天行駛本來輪胎的摩擦力就小,車速較快的情況下左躲右閃很容易發(fā)生危險,若是多車道的話,還容易與兩側的同方向車輛相碰,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此外,在遇到積水時也要注意控制車速,因為車速過快會導致車輪“浮”在水面上,失去抓地力而導致危險發(fā)生,其次低速通過積水區(qū)也是駕駛素質的體現(xiàn),高速通過時車輪濺起的巨大水花不僅會讓后來車輛的視線頓時模糊,造成安全隱患,若是在市區(qū)內將水花濺到行人身上,這種做法更可以說是缺德至極!
編輯總結:
雨天行車發(fā)生打滑,我相信這種情況對于每個經常開車的司機來講都可能遇到過不止一次,如何正確的操作車輛使其可以避免打滑的發(fā)生就成了每個人的必修課題,雨天路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選擇了錯誤的通過方式及操作手段。通過本期事故解析,編輯希望可以給大家一定的啟發(fā)和引導,讓大家在即將到來的夏季不至于遭遇打滑后措手不及。(文/圖 汽車之家 任博)
更多閱讀:
我該怎么辦(23) 雷雨天行車注意事項
http://m.bjhplwc.com/use/201303/481730.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