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用車養(yǎng)車] 改裝是多方面的,有大改有小改,但目的都是為了提升車輛的性能,或是動力性、或是經濟性、或是舒適性。前不久和同事突然聊起了流行一時的“小渦輪”改裝,經常出現在一些低端的改裝上。那么這個小東西到底能發(fā)揮多大的作用?之前的說法和流言基本上都是主觀的感受,很含糊。下面我們就用實驗數據來說明一下,看看這個“小渦輪”是不是真的能提高發(fā)動機性能。
所謂的“小渦輪”其實與渦輪增壓完全不沾邊,是個誤導性的名字!準確的說應該管此裝置叫二次進氣改造,因為它里面根本就沒有渦輪(下面文章簡稱此裝置為二次進氣閥)。其工作原理是對進氣的過程進行了微微的修改。此裝置安裝在節(jié)氣門之后的真空管上,也就是說將通向曲軸箱的(PCV閥)管子截開,在中間加一個三通閥,這樣發(fā)動機真空吸入的就不僅僅是曲軸箱里的廢氣了,還會直接從外界吸入額外的空氣來補充到進氣歧管里。
這里先做一個名詞解釋——什么是二次進氣(PCV閥):PCV是英文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曲軸箱強制通風)。其主要作用是防止曲軸箱內廢氣竄氣進入大氣造成污染,同時防止機油變質。原理是外界的新鮮空氣在進氣真空作用下,通過與大氣相通的通風口進入曲軸箱中與曲軸箱中竄氣混合后,通過PCV閥被吸入進氣系統中進入燃燒室燃燒。(以上文字來自百度知道)
上面這段話是百度知道上面的解釋,說的有點復雜,更通俗的說就是從曲軸箱上通了一個孔,用吸氣的真空把里面的廢氣吸回去燃燒,根本的目的就是環(huán)保。
二次進氣閥安裝過程:
安裝很簡單,在改裝店安裝15分鐘基本上就能搞定,而且是無損安裝,不需要破壞什么結構。
這個進氣量可以通過二次進氣閥上的調節(jié)旋鈕調整,如果額外進氣過大,則會影響怠速穩(wěn)定性。本次安裝過程中是一位經常安裝二次進氣閥的師傅給調節(jié)的進氣量閥門,說是調整到了一個合適的位置。
而改裝二次進氣閥等于給進氣系統提供了額外的空氣,最重要的一點是,此裝置安裝在節(jié)氣門之后,也就是說進氣流量計記錄的流量不涵蓋這部分額外吸入的空氣。也就是說噴油量不會隨著進氣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他任何系統也都是按照空氣流量計獲取的信息來工作的。
商家和部分網上的傳言對于這種產品的描述好處主要有兩條:
1、提高進氣效率,動力提高10%左右
2、安裝小渦輪可以降低油耗
我們就針對這兩個優(yōu)點設計了以下實驗:最大功率(馬力機)、最高時速(馬力機)、加速、剎車測試、油耗測試。下面就用實驗來驗證此裝置到底有沒有用。
1、馬力機測試最大功率/最高時速
本次參與測試的是MG6 1.8L自然吸氣,官方額定最大功率為98千瓦,上周剛剛給此車做完保養(yǎng),行駛狀態(tài)良好。首先測試的是原廠車最大功率數據,峰值數據為59.1千瓦(這個數據和官方公布的相差的稍微有些多,不過在本文章這個不重要,我們測試的是加裝二次進氣閥前后的最大功率對比),最高車速為168.4公里/時。而加裝二次進氣閥之后再次用馬力機測試的數據為54.1千瓦,最高車速158公里/時。與加裝前相比,最大功率降低了5千瓦,最高車速降低了10公里/時。
在馬力機上短時間內連續(xù)測試會產生很大誤差,因為發(fā)動機在過熱情況下功率會有所衰減,所以以上加裝前、后兩組數據是分為兩天測試的,避免因為客觀原因影響測試結果。
不是說可以提高動力嗎?怎么最大功率和極速反而更低?上文說了曲軸箱通風根本目的是為了按設計比例消耗掉曲軸箱內的廢氣,達到環(huán)保的目的,所以曲軸箱的進氣量都是根據發(fā)動機整體調校定好的。而如果加裝了二次進氣閥,表面上看是加大了進氣量,但其實是油氣混合氣的濃度降低了,燃燒沒有原廠設計的充分,說白了就是真空管漏氣,影響了最大功率輸出,降低了5千瓦啊,不少呢!功率降低了,車的極速也隨之降低了。
對于文章留言中提到的高進氣量空氣濾芯,也就是常見的冬菇頭,這個是有用的,關鍵點就是冬菇頭的安裝位置在節(jié)氣門之前,所以進氣量的增大是可以被空氣流量計讀出來的,ECU也會相應去調整噴油量等數據。而作用大小,根據改裝件的數據絕對,進氣量越大提升動力越明顯,但是改裝都是適度的,否則適得其反,另外要達到更好的效果,還需要對ECU程序、點火系統、排氣等進行相應的改裝。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