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深度賽車解析] 與電動汽車這幾年迅猛的發(fā)展勢頭一樣,F(xiàn)IA Formula E電動方程式賽車(以下簡稱FE)也以著超乎想象的速度在推進。2014年創(chuàng)立的FE電動方程式賽車,至今已經來到了第五個賽季,從最開始僅有少數(shù)車企垂青,到現(xiàn)在幾乎全部德國車企都投身到了這項運動中。在所有國際汽車賽事都呈現(xiàn)萎靡之勢的時候,F(xiàn)E的發(fā)展確實會讓人眼前一亮,并且在今年,F(xiàn)E還迎來了自己全新的第二代賽車,更加讓人期待。
FE第五賽季將在今年11月正式拉開帷幕。而就在我們的國慶節(jié)期間,一場FE新賽車發(fā)布會將我?guī)У搅擞y石賽車場,在那里我將近距離接觸全新的FE賽車,并探尋FE新賽季有著什么樣的亮點。
● Formula E第四賽季Highlight
很多人覺得電動車賽不好看,但您真的錯了,下面的視頻可能顛覆你的印象
● Formula E電動方程式上的中國身影
與F1不同,F(xiàn)E在一開始就極為重視中國市場,甚至把首屆第一場比賽的地點選在了北京,并且每年的揭幕戰(zhàn)都是在中國舉行。不僅如此,在FE在最開始就有中國車隊的參加,以至于隨后的蔚來NIO FE車隊、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 FE車隊都是成績非常出色的車隊。
這支新的遠景維珍車隊要分開來說。首先要說排在前面的遠景,這個名字或許大家并不是很熟悉,遠景集團是中國一家全球領先的智能風機產品公司,同時也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數(shù)字能源科技公司,構建了全球最大的能源物聯(lián)操作系統(tǒng)EnOS™ 。說明白一點,就是這家公司生產風力發(fā)電設備,并且能夠運用自己的系統(tǒng)有效管理能源,這與FE電動方程式最初的理念不謀而合,因此遠景收購下面的維珍車隊,正式進軍FE賽事。
而維珍車隊是最早加入國際汽聯(lián)電動方程式錦標賽、也是最成功的車隊之一。車隊見證了2014年在北京舉行的具有歷史意義的開幕賽——并且在截至目前為止的45場比賽中,每一場比賽都能找到車隊的身影。車隊得分超過600分,排名第三,也是僅有的兩支在每個賽季都有奪冠戰(zhàn)績的車隊之一。而且這支車隊的前任主人理查德布蘭森更是英國商界的傳奇,憑借一己之力“干掉”了英國航空,有興趣的各位可以自行了解一下。
而我也借著這個機會,與第二代FE賽車來了一個親密接觸,讓大家了解一下這個“代表未來”的賽車是個什么樣?
● 不用再中途更換的全新賽車
在第五賽季(2018-2019),F(xiàn)ormula E電動方程式將迎來前所未有的變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啟用了全新的第二代賽車。而這輛賽車最大的特點,就是終于可以一口氣跑完一整場比賽了。
是的,F(xiàn)ormula E電動賽車從最開始就像我們一般家用電動車一樣,存在里程焦慮的問題,上一代賽車電池的容量小到甚至不能跑完一場45分鐘的比賽,不過當時聰明的FE賽會給出了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就是——換車。
盡管,我十分不喜歡比賽中換車的這個環(huán)節(jié),但是可不否認的是,駕駛這輛賽車的車手和運營這輛賽車的團隊都是世界頂級的專業(yè)人士,看看每場比賽對于賽車電量控制的精確度,您就可以想象他們的工作有多么困難,每輛賽車都是幾乎用盡最后一絲電來跑完比賽的,并且在這種情況下還要與其他車隊競爭。
由于賽事規(guī)則的限制,F(xiàn)E賽車的輸出功率并不高,但是得利于賽車的重量(包括車手)僅為888kg和電動機扭矩爆發(fā)的特性,所以上一代賽車依舊能在3秒內完成0-100km/h加速。
不過,由于新賽車的造型問題,其實它的最低限重在新賽季是被提高了的,由此前的888kg,增加至900kg,這其中也有電池重量增加的因素。
在FE賽事最開始的時候,所有的賽車都是統(tǒng)一的,統(tǒng)一的電池、統(tǒng)一的變速箱、統(tǒng)一的電動機,統(tǒng)一的外形更是不用說,但是現(xiàn)在,每支車隊除了電池是統(tǒng)一的之外,電動機和變速箱都可以自行設計,甚至后懸架的結構也是由每支車隊自行設計完成的。
● 外形更加科幻炫酷
如果上一代FE賽車還帶有濃郁傳統(tǒng)方程式賽車的影子的話,那么現(xiàn)在這輛車可以說真的更像一輛未來賽車雛形了。
我們知道,在賽車的車身設計中,讓賽車擁有足夠的下壓力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這個非?苹玫脑煨停瑓s沒有在這方面有提升,整車的下壓力與上一代車型基本持平。
為什么會是這樣?這就與FE賽車的理念息息相關了。FE賽車并不是為了讓賽車手更快的過彎,而是在跑得快的同時盡量節(jié)約電量,減少賽車的前行的阻力。
而F1或是F3賽車上復雜的空氣動力學套件在FE賽車上也是沒有的,因為這些能夠為賽車提供強大下壓力的套件會進一步增加賽車前行的空氣阻力,這是FE賽車所不希望擁有的。所以,F(xiàn)E賽車基本上可以被看做一輛用于競技的節(jié)能賽車。
那么FE賽車如何保證賽車擁有足夠的下壓力呢?幾乎全部的下壓力全部來尾部這個貫穿車底的巨大擴散器,它可以將流經車底的空氣快速抽離,從而讓車身上部與底盤形成壓力差,以此來獲得下壓力,讓輪胎擁有足夠的抓地力。
當然,街道賽也是FE賽車并不太需要下壓力的另一個原因。為了“親民”,F(xiàn)E賽事將所有的比賽地點都選在了各個城市的街道上進行,你甚至可以不用買票站在路邊就能看比賽。不過狹窄的街道也限制了賽車的車速,那些空氣動力學套件自然也就派不上太多用場。
當然,新賽車也用上了FIA的Halo防護系統(tǒng),為車手的頭部提供額外的保護,F(xiàn)在Halo系統(tǒng)不僅在F1賽車上,還在F3賽車,以及現(xiàn)在的FE賽車上使用了。
其實,Halo系統(tǒng)除了最前一個扁平的支撐結構,并沒有太多遮擋車手兩邊視線的東西,所以當比賽的時候,車手基本都是在看著彎道,很少有機會去盯著正前方看,即使看也沒什么影響。
● 更新的比賽玩法
FE賽事在比賽中最大的一個創(chuàng)新就是“FanBoost”引入,觀眾可以在線投票來支持他們最喜愛的車手,這可以為駕駛員提供額外的臨時動力提升。
而對于車手來說,不僅要把車開好,還要與他的車迷們保持良好的關系,提升自己的個人魅力,這樣才能獲得更多人的支持?梢哉f,F(xiàn)E賽車前與車迷之間的親近感是其他所有比賽沒有的。
除了“FanBoost”之外,F(xiàn)E還加入了一個被稱之為“activation zones(激活區(qū))”的概念,這有點像F1中的DRS,F(xiàn)1在特定區(qū)域和情況可以打開DRS方便超車;而FE的方式是在賽道上設定一個區(qū)域,當車手通過這個區(qū)域時,可以短暫使用306馬力(225kW)的高功率模式。
● 寫在最后:
在我看來,經過4年發(fā)展的FE電動方程式賽車,到現(xiàn)在為止才算終于走上了正軌,不用再更換的賽車,更完善的比賽規(guī)則、更加開放的技術投入,以及眾多車企扎堆的涌進來,F(xiàn)E賽事在未來能夠呈現(xiàn)更多的可能性,也會帶來更加精彩的比賽。不僅如此,例如遠景、蔚來等一些中國企業(yè)也能在這個平臺上大展拳腳,讓中國企業(yè)站在世界最高賽事的領獎臺上。
FE賽車會是汽車比賽的未來發(fā)展方向嗎?我想這個答案還需要觀察。其實,現(xiàn)在大部分賽車都使用的是成熟的技術,而并不是先進的技術,因為賽制對賽車的限制已經讓賽車失去了原先最新技術試驗場的作用,更多的是單純的競技和車企宣傳的展示。以美國納斯卡賽車為例,那些大塊頭賽車依舊在使用著化油器的V8發(fā)動機,從技術角度說絕不是先進;再說諸如WTCR、WRC甚至F1,這些賽車只是做得更極致,而不是更先進。
但是,F(xiàn)E的現(xiàn)在就像是賽車發(fā)展的初期,這里面有更多的地方能讓車企去試驗自己的電動技術,因為他有開放的賽事規(guī)則,不同的車隊間可用不同方式去布置自己的賽車動力系統(tǒng),是采用雙電機還是單電機?是采用單減速器還是序列式變速箱?哪一種能夠最大的發(fā)揮效能?都能夠在FE這個賽場上找到答案。
雖然,F(xiàn)E賽事能夠成為車企帶來更多可能性,但是那些古老的化油器V8同樣也能帶來刺激的觀賽感受。作為賽事,他們并不沖突,他們或許會一直共同存在很長時間,或許到了馬路上已經沒有了燃油車,V8發(fā)動機的汽車比賽仍舊會繼續(xù)。(圖/文/攝 汽車之家 郭楓)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