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代電池產(chǎn)品——降本增效
除了發(fā)布電池安全解決方案外,蜂巢能源還簡單介紹了第二代電池產(chǎn)品,主要具備長薄化、無鈷化、快充化、強功率化的四大特點,并且將全部在明年(2021年)進行量產(chǎn)。
1、長薄化:蜂巢能源將在2021年推出L3電芯、L4電芯和L6電芯(注:L6電芯既長度為600毫米),具有長電芯、無模組、集成式的設計,可以使電池包系統(tǒng)的零部件減少25%,成本降低11%,同時能量密度將提升10%。
2、無鈷化:按照此前規(guī)劃,蜂巢能源的無鈷電池將涵蓋E和H兩大平臺,可以適配微型到大型車,并且能夠滿足300-800km續(xù)航里程的車型。在發(fā)布會現(xiàn)場,蜂巢能源還宣布即日起無鈷電池接受全球預訂(主要針對車企),明年6月份將正式量產(chǎn),并在同年7月左右,長城汽車將上市首款搭載無鈷電池的純電動車型,其續(xù)航里程將達到600公里。
3、超級快充:蜂巢能源希望在不損失能力密度的前提下,把快充技術做好。據(jù)了解,蜂巢能源目前正在研發(fā)的超級快充技術,在充電時間方面將縮短62%,0-80%充電只需15-20分鐘,最快將在2022年年初推向市場。
4、強功率化:蜂巢能源將推出5.2Ah的軟包電芯,主要用于HEV(混動)車型,電池循環(huán)壽命可達25000次,而且可以做到70C的放電倍率,其功率密度可達5600W/kg。據(jù)了解,之所以要做到70C的放電倍率,主要是為了兼顧轎車、SUV等更多范圍的車型,同時為了把倍率做強,蜂巢能源也投入了一些新技術,不過暫時還處于保密期。
除此之外,在此次電池日上,蜂巢能源還介紹了其在電池工藝及制造環(huán)節(jié)的一系列創(chuàng)新,包括疊片3.0技術、干電極工藝應用、AI與制造的深度結合等,對于動力電池“降本增效”均有積極的作用。而對于消費者來說,電池成本的降低,帶來的必然是整車零售價的下調(diào),對電動車的普及將會有著深遠的影響。
■ 未來技術展望:
可以看出,上述電池技術,蜂巢能源均已經(jīng)取得不錯的研發(fā)成果,甚至已經(jīng)落地!凹纫_踏實地,又需仰望天空”,據(jù)了解,蜂巢能源在更為前沿的技術方面同樣有所儲備,諸如全固態(tài)電池、膠囊電池、自消氣電池、混合正極材料等技術和產(chǎn)品,目前還處于前期開發(fā)階段,雖然沒有透露更多消息,但著實讓人期待。
寫到最后:可以看出,蜂巢能源在電池日上公布的“干貨”還是非常多,無論是提升電池的安全性,還是針對性的降本增效,這都是與消費者息息相關的技術,只有關鍵性技術突破了,電動車的生產(chǎn)成本才能降下來,最終受益的終究是廣大消費群體。不過,蜂巢能源此次電池日上公布的一系列解決方案能否順利落地,還要讓我們拭目以待。(文/圖 汽車之家 侯明浩 攝/部分來自官方)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