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拼和激光焊接
鋼板部件從沖壓工廠運輸?shù)胶附庸S,在這里進行焊接,形成車身骨架。FANUC和KUKA點焊機器人是主流工廠的標配了,不需要再贅述太多。在比亞迪的焊裝車間里,總拼工位和激光焊接是我們比較關(guān)注的先進設(shè)備和工藝。
激光焊接一方面出品更加美觀,另一方面,節(jié)省了焊點、飾條的成本,每輛車在這里可以節(jié)省超過100元的物料成本,別覺得吃虧了,這個錢省出來,要花在別的地方,我們稍后再說。
從工程博弈到NVH
試制過程中遇到這樣的問題,要不更改設(shè)計,要不增加人工補噴的工序。最后比亞迪還是沒有更改設(shè)計,選擇在噴涂時增加了遮蔽,配合增加部分人工補噴工序,解決了工藝問題,這些都是一輛車在制造中會遇到的問題。
研發(fā)、工程和制造的博弈之中,在增加內(nèi)飾裝配工位的同時,工程上宋PLUS(參數(shù)|詢價)的項目組要求中控硬件的供應(yīng)商在原有供貨部件的基礎(chǔ)上整合一部分線束,簡化中控內(nèi)飾安裝流程,這也帶來了一定的成本增加。
在一些地方省下一點錢,去解決不能省錢的地方,在成本之下,把一輛車按照設(shè)計的樣子制造出來,這并不簡單。
總裝車間目前的生產(chǎn)節(jié)拍是66秒一輛車,極限可以達到58秒一輛車。隨后,完成裝配的車輛便會添加制動液、防凍液、冷媒,進行電檢、密封性檢測、外觀檢測、質(zhì)檢路檢等等,準備搭乘板車運往全國各地的4S店。拋開研發(fā)、工程和制造的博弈,不同品牌車型的制造過程大同小異,但背后是一點點細節(jié)的堆砌。
機蓋裝在鉸鏈上,鉸鏈在車身框架上,車身框架再與翼子板、車門、前后保險杠匹配,每個部分一點點的精度誤差,都將形成連鎖反應(yīng),誤差疊加放大,所以每一個部件的配合都得分毫必爭。
為了讓縫隙夠小還夠均勻,在制造工藝上,比亞迪單獨引入了公裝設(shè)備,確保單個流程中偏差夠小,才能讓最終我們摸到這條十字縫的時候,手感順滑,看到的時候,縫隙均勻。
而制造工藝僅僅是為了讓車看起來好看,摸起來順滑嗎?還不是,所謂的NVH,除了設(shè)計之外,其實也是從這一點點工藝的進步里摳出來的。
寫在最后
比亞迪西安工廠肩負了比亞迪銷量70%的生產(chǎn)任務(wù),從F3、E5到最新的宋PLUS,當它們從同一條檢測線駛出,你會感覺像時間錯位了一般。我們感嘆設(shè)計倒逼著工廠制造工藝進步,在比亞迪,設(shè)計、工程和制造大跨步地向前,互相配合也相互博弈,于是我們才看到了唐(不在西安工廠)、宋PLUS,才看到了比亞迪的脫胎換骨。當我們夸一輛車好看、精致的時候,其背后是一整條“創(chuàng)造流程”的共同成果,這是我探秘工廠最大的收獲。那么,我們下個工廠見。(圖/文 汽車之家 鄭旭)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