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 俗話說的好“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對于汽車而言,概念車承載的就是車型未來發(fā)展方向的職責。德國人剛通過網(wǎng)絡在線公布了全新的寶馬i4(下文簡稱i4),頭頂i系列光環(huán)的它象征意義無需多言。除了那個至今仍富有爭議的“大鼻孔”,在它身上埋藏的,未來整個寶馬車型發(fā)展的方向才是更具觀察意義的核心。這可事關我們以后能買到的寶馬什么樣!
1 開門見山的說對于寶馬i4的造型,尤其是車頭格柵,我和您一樣也接受不了。
2 所以我們看點孩子看不了,成人才能看的。
3 如果您對基本的造型、大體細節(jié)還不是很了解,可以到《定位純電四門轎跑 圖說寶馬i4概念車》補課。
精神
不再低人一等,不向汽油車靠攏
雖然政策層面一直大力扶持著新能源,尤其是純電動;專家嘴里它們也是未來之光。不過市場銷量反饋,或者說質(zhì)量投訴則清晰的告訴我們,誰才是真正的爸爸。
在這個舊事物逐漸被新事物代替的時間段里,很多電動車都處于抱大腿的狀態(tài)。不止是在長相上仍有燃油車遺風,核心開發(fā)層面也留有舊時的痕跡。
所以寶馬i4是否如此?
別著急下結論,咱們先看看i4的硬實力——參數(shù)。
這一連串的特點、改變其實是德國人下的一盤大棋,i4僅僅是寶馬新能源計劃的一環(huán)。早在2年前,他們就公布了未來計劃,其中涉及到的部分技術特點今天已經(jīng)顯現(xiàn)。
回歸到開始提出的問題,你說了這么多重新開發(fā),顛覆性設計,那為什么還有隆起明顯的中央通道區(qū)?
除了和4系同一個開發(fā)平臺外,更重要的是傳統(tǒng),這是豪華品牌的基因。
聽起來是個可笑的答案,但這就是事實。因為直到今天,縱置后驅的豪華品牌才根正苗紅。后排地板隆起則正是后驅的標志之一。
別嘴上不承認,要是寶馬3系改成了橫置發(fā)動機,你的人生還繞不過它嗎?
當然,德國人也很會打破傳統(tǒng)。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電動車都被并不買他們的“車神們”批評,無法給使用者帶來聽覺高潮。所以有些車企被迫用音響播放錄好的發(fā)動機工作聲音。
寶馬不這么干了,這次他們找來了作曲家漢斯·季默(Hans Zimmer),他與寶馬音響設計師Renzo Vitale共同為BMW IconicSounds Electric品牌開發(fā)聲音。
什么?你不知道他是誰?《盜夢空間》、《角斗士》、《獅子王》、《加勒比海盜》這些電影總看過或聽過吧,曲子都是出自他之手。
臉
我們還是聊聊其他的吧?
說實話,無論是剛公布的、距離量產(chǎn)十分接近的寶馬i4,還是更早發(fā)布,Concept意味更濃的i Vision Dynamics,車頭尤其是格柵的設計我都難以接受。屏幕前也有不少和我持一樣觀點的朋友請給文章點個贊。
當然,我也相信在過一段時間,寶馬的品牌溢價能力還是會讓大多數(shù)人說出“真香”,就像曾經(jīng)我們接受不了F30(F35)那一代的3系,今天卻無比懷念一樣。
當然+1,德國人并非完全依靠品牌溢價活著,很早之前亦或者說他們一直在給大家打預防針。
好看與否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兒,表下之里更值得討論。如果你關注過最近的諜照新聞就不難發(fā)現(xiàn)今天的i4與已經(jīng)被曝光多次的寶馬4系是多么的相似。劃重點,兩臺車采用同一平臺。
拋開格柵,i4的造型也不乏亮點,比如沒有內(nèi)燃機需要冷卻,格柵現(xiàn)在主要職責變成了容納各種傳感器。宣傳片中不難看到車牌還有發(fā)光設計。
另外官圖中的i4概念車是由一家叫Designworks的公司打造,該公司曾為勞斯萊斯幻影車型甚至是私人飛機設計過內(nèi)飾等部件。
不知道有沒有朋友和我一樣,對i4的造型仍舊有那么一絲絲的期望。畢竟還沒量產(chǎn),那理論上還會有一點可能性變得正常。這是我心中的它,不知道對不對您的口味。
身子
我們都饞
臉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給別人看的,這身子才是我們經(jīng)!
對車來說,好的外觀設計固然重要,但內(nèi)飾才是車主接觸最多的。
盡管i4仍舊是概念狀態(tài),很多東西不會投入量產(chǎn),但里面的細節(jié)或者說德國人對細節(jié)的處理,今后很可能延續(xù)到量產(chǎn)車。
是的,大尺寸、貫穿,還是個曲面屏,這樣的儀表放在寶馬上總有點串戲,你很容易的想到另一個德系豪華品牌。
我們要看的重點是思路,與追求顯示效果不同,寶馬更在乎的是輕薄感。這次他們希望減少屏幕的存在感,當然這并不是運用類似設計元素的借口。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駕駛,這次他們沒有闡述多么運動、操控感齊平燃油車,也不是高階自動駕駛,設計總監(jiān)們反復強調(diào)的是聚焦。
因此,德國人決定在“運動”模式下,讓儀表盤上的“小部件”靠得更近,美其名曰創(chuàng)建視覺聚焦感。當然沒有實際體驗,也沒對比圖片,效果如何只能暫時腦補。
其他細節(jié)
2021年i4在寶馬集團慕尼黑主工廠開始生產(chǎn)。這意味著將來內(nèi)燃機,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全電動汽車將在同一條裝配線上生產(chǎn)。
全文總結:
站在今天這個時間節(jié)點,談如何轉型新能源為時已晚,現(xiàn)在是車企們上交答卷的時間了。與前些年純電動車努力貼近燃油車,減少疏離感不同。隨著寶馬i4的公布,我們看到了即使是以死板著稱的德國人,也希望在下個時代打造截然不同的產(chǎn)品。無論屏幕前的我們是否愿意,未來就這樣擺在面前。依靠“藍天白云”的金字招牌,讓消費者說出真香不難,問題只剩下需要多久。(文/圖 汽車之家 唐朝)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