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設計解碼] 記得上學時候?qū)懮⑽,老師總會教授一句口訣“形散而神不散”?谠E的大意即散文取材可廣泛,不過中心思想需要明確。其實這個口訣放在汽車設計上同樣適用。在家族化設計席卷全球的今天,消費者們早已對各種家族化設計產(chǎn)生了審美疲勞,因此設計師開始針對不同車型賦予他們獨特的設計,當然萬變不離其宗的是要保證品牌設計的統(tǒng)一性。
若干年前,在沒有家族化設計或家族化設計相對較弱的年代,同一品牌的車型間設計語言各不相同。其結(jié)果雖然是各放異彩,但也難成系統(tǒng)。提及一個品牌,很難找到共性將它們加以概括,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分辨車型的重要依據(jù)便是車標。不過當高度統(tǒng)一性的家族化設計出現(xiàn)后,雖然分辨車型不再需要費力的觀看車標了,可同一品牌間不同車型的差距也弱化許多,這一切與韓國選美小姐是不是有些類似?
● 新世紀家族化開創(chuàng)者的嘗試
每一屆車展都會有一些明星、重磅車型,本屆巴黎車展的鎂光燈無疑都聚焦在了奧迪公布的換代Q5身上,寶馬臨時選擇將換代5系放在其他車展亮相的決定以及賓利、勞斯萊斯、蘭博基尼、沃爾沃、福特等品牌缺席的緣故使Q5當仁不讓地占據(jù)了舞臺正中央的位置。
對于全新Q5,我們已經(jīng)在車展上進行了詳細體驗。從產(chǎn)品力層面講,它確實是這個級別最具競爭力的選手之一。不過,對于它的外觀造型總是令人覺得那樣似曾相識。它的確保留有前代車型的經(jīng)典設計元素,另一方面,車身也散發(fā)著濃濃的最新奧迪家族化設計元素。這令它保留有我們熟悉的Q5“風骨”,同時與他的“大哥”Q7又是出奇的相似。只可惜,唯獨我們期待的,只屬于Q5的個性設計難尋其蹤。
通過與“大哥”Q7的對比,能夠看到奧迪的設計團隊很好地將品牌最新的家族化設計,也就是更立體化的格柵設計思想沿襲下來。之所以最終帶給觀察者新鮮感不足的問題就出在相比Q7而言,Q5也僅僅是將這一設計語言加以保留,并沒有明顯地針對尺寸更小的Q5加以改變,給人的視覺效果就像是縮小版Q7。
對于這次換代,奧迪采用的保守策略情有可原。原因就像上面說到的那樣,對于品牌而言,這款車型的重要性無需多言,因此設計團隊才會謹慎地選擇了將同樣是換代不久的Q7上的家族化設計放在它的身上,加之其車身整體造型與上代車型沒有過多創(chuàng)新等因素,才會給觀察者帶來革新不夠的感受。
無論是Q7還是Q3、A4以及最近的Q5,還是不久以后將要換代的A6、A8,它們的換代過程外觀設計核心都圍繞著進氣格柵。這是因為曾經(jīng)意大利人德·席爾瓦將上下貫穿的進氣格柵帶給奧迪后,掀起了一場家族化設計風潮,并最終就此席卷車壇。它幫助同一品牌車型間具有了更強、更統(tǒng)一的設計元素。品牌識別度很快邁上了新一級臺階。因此,奧迪對于這個曾經(jīng)改變設計發(fā)展進程的細節(jié)尤為關(guān)注。
當然,具有巨大優(yōu)勢的家族化設計同樣帶來了難題,那就是不同車型間的個性弱化不少。為了規(guī)避這一情況,設計師們開始謀求解決辦法。希望在保留家族化設計靈魂的前提下,為同一品牌,不同定位、級別的車型增添個性。
● 擁有同樣煩惱的英國人
當年前輩開創(chuàng)的“大嘴”進氣格柵無疑引領了整個車壇的設計動向,此后“守江山”的設計師自然壓力頗大。尤其是對于此前取得巨大成功的車型換代工作而言,在現(xiàn)有成熟作品基礎上,融入最新家族化設計的方法絕對是個不會出錯的解決方案。同樣面臨挑戰(zhàn)的還有路虎。在本次車展上公布的全新發(fā)現(xiàn)堪稱另一亮點,不過大家或許都難以區(qū)分它和發(fā)現(xiàn)神行。
當家族化設計風潮席卷車壇時,穿著整齊制服的車款無疑增加了各品牌間的整體辨識度。人們無需再費力的觀察車標便能認出車輛所屬品牌是件好事,然而車型間個性降低的問題隨之而來,即使是家族化設計時代的開創(chuàng)者奧迪也難以解決,車型間的區(qū)別相比此前任何一個時代變得不再明顯。那么,這個問題就無人能夠圓滿解決嗎?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