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 1983年,桑塔納下線。此后的30年間,德國品質之風吹遍神州大地。引入桑塔納的上海大眾怎么也不會想到一款車竟會帶來這樣的效果。2010年,投資總額91.3億元人民幣的儀征工廠項目正式簽約。這次的他們有備而來,現(xiàn)在這座號稱標桿的工廠向我們敞開了大門。沖壓、焊裝、總裝工序的參觀自不用提,這次我們將體驗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大眾員工,看看德國品質如何與中國風融合。
■ 員工培訓
■ 沖壓
>>>相關閱讀:背后的巨人(1) 德國鋼鐵巨頭蒂森克虜伯<<<
■ 焊裝
■ 總裝
■ 檢測中心
全文總結:
當1983年,第一輛桑塔納駛下生產線的時候,德國人一定沒想到他們開啟了一個叫做德國品質的時代。30年間,這股旋風刮過了神州大地,曾經鮮有敵手的裝配工藝如今已并不是獨孤求敗。不過,研發(fā)、測試的細節(jié)還是讓我們看到了日耳曼民族獨有的細膩。喜歡大眾的人眼中這叫做德國品質,不喜歡的人管這叫矯情。這樣的矯情,相信我們都歡迎。(文/圖 汽車之家 唐朝)
相關鏈接:
新老捷達誕生地 一汽-大眾成都工廠參觀
http://m.bjhplwc.com/tech/201307/570752.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