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設計殿堂] 值新年來臨之際,首先給還守在電腦前關注汽車之家的網友們道聲“新年快樂,龍年如意”!
2011年末,汽車之家全新的科技的《設計師傳記》選題引起網友們討論,在回顧國外知名設計師職業(yè)生涯及欣賞作品之余,大家對于國內汽車設計現狀還仍頗為關心。由于選題范圍極為龐大,本文將簡單介紹國內汽車設計的發(fā)展狀況及未來。
■ 說在文前的“三把刀”
目前,中國汽車市場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但是,在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大部分產品仍是“舶來品”。國內自主品牌絕大多數產品還仍屬于產業(yè)鏈的最低端,并在合資品牌的擠壓下生存已堪憂。2012年,自主品牌的生與存,是擺在自主品牌面前的一把刀,也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中國汽車媒體人去深思的年度大事件。
中國汽車要想進步與真正強大離不開自主品牌,在中國汽車工藝發(fā)展的這幾十年內,自主品牌在產品質量、工藝技術均已有一定高度,但惟獨汽車設計仍處摸索期、回顧2011年,關于汽車設計方面的大事件一定不能忘卻成都車展上,川汽野馬“變臉”已成為目前中國汽車設計上整體方向,只是川汽野馬敢于揭開這層披在自主品牌身上的膜,這種直接“復刻”的手法從中國有汽車工業(yè)開始,一直存在著。
『上面左圖為川汽野馬F16,右圖為海外奧迪A4旅行版』
『左圖為川汽野馬E系列,右圖為英菲尼迪EX級』
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我推薦同事王寅的文章:
超級模仿秀 從車展看"傷不起"的山寨車
//m.bjhplwc.com/news/201109/243500.html
為什么要直接“復刻”國外成熟的產品,這還得從汽車設計所帶來的巨大利潤說起。對于普通的消費者來說,面對日益繁多的品牌與車型,好看的形象猶如一把“利刃”,已經與品牌認知、安全性、配置等因素,成為購買的重要因素。
但一輛車從準備初期到量產,是需要大筆資金支持去完成的。在花費相近的設計費不如直接購買國外設計公司成熟的作品收益更大。以中國車企近年來購買國外設計公司的汽車設計作品為例,單套的價格均超過億元人民幣。億元不是小數字,但這僅僅是請國外設計公司最基礎的設計費用,不少自主品牌廣告宣稱的“大手筆”估計是由此而來。
“羊毛出在羊身上”,這句話用在這種現象再適合不過了。廠家?guī)變|元的設計費用最終還是會平攤到每臺車中,好看與否最終是由消費者來買單。在中國汽車工業(yè)輝煌時期,國外設計公司的確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優(yōu)秀的好產品,但也有“劍走偏鋒”的一類車企,前幾年官司上身的雙環(huán)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2003年日本本田總部以雙環(huán)來寶S-RV涉嫌侵犯本田CR-V外觀設計專利權為由將雙環(huán)訴至法院,至今塵埃未落。2007年9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雙環(huán)CEO車型亮相法蘭克福車展便隨即遭受到德國寶馬在慕尼黑法院的起訴。而又是同一年,正在訪華德國總理默克爾竟然不顧外交禮儀,公開指責中國車企抄襲了奔馳的Smart For two(這款抄襲的車在后來被命名為雙環(huán)-小貴族)。
中國有句成語用在這里很貼切,叫做“怒其不爭”。其實翻開歷史科冊,今天的中國車企與幾十年前的日本車企也有著驚人的相似性。二戰(zhàn)后,為求迅速發(fā)展,日本車企大量模仿歐美成熟車型,同樣招致歐美車企的圍攻。美國政府出于對發(fā)展日本經濟的考慮最終選擇了默許,這才使得日本車企得以存活壯大。所以,請不要用異樣眼光看自主品牌的發(fā)展,而是以一種平和鼓勵的態(tài)度去對待那些上進的自主品牌。
時光流轉,你是否會感嘆,真正三十年如一日的竟然是頑固的“大眾人”,當看到爺爺輩的捷達和桑塔納還在改款的消息時,我能做的和你一樣,就是敲擊著鍵盤拍胸口。
文章鏈接:部分配置升級 新款捷達將第一季度上市
//m.bjhplwc.com/news/201201/288005.html
文章鏈接:或9月投產 上海大眾新桑塔納NF諜照曝光
//m.bjhplwc.com/news/201201/285981.html
時至今日,令人安慰的是,雖然各大車企仍在苦苦摸索,但已形成各自的設計理念,還未成形的車企尚在摸索的道路上,這是我們希望看到的。但何時能形成有中國特色并能贏得市場的汽車造型設計,是個值得我們自主品牌車企繼續(xù)耕耘的事情。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