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特斯拉剛到底
目前Lucid Motors正在努力地產(chǎn)能爬坡中,該公司的CEO彼得·羅林森表示,明年將把產(chǎn)量提升至2萬輛!艾F(xiàn)在執(zhí)行力就是一切,我每天都會和團隊這樣說。在將車輛交付給客戶之前,從公司的角度來說,我們還沒有取得什么成就!
從新車規(guī)劃來看,Lucid Motors野心勃勃,這個美國造車新勢力將會在未來幾年內(nèi)持續(xù)發(fā)力,而它能從特斯拉手中拿到多少市場份額?也是很多人急迫想知道的答案。
在一眾號稱要挑戰(zhàn)特斯拉的車企中,Lucid Motors是身份比較特殊的一個,它與特斯拉之間的故事堪比宮斗劇,之前我們也多次寫過它們之間的愛恨情仇,點擊圖片可復習:
簡單來說就是特斯拉最開始并不是馬斯克創(chuàng)辦,但在其加入特斯拉之后,特斯拉董事會成員兼電池研發(fā)負責人謝家鵬因與其理念不合離開了特斯拉,并創(chuàng)辦了Atieva公司(后來更名為Lucid Motors),隨后包括特斯拉創(chuàng)始人兼前CEO馬丁·艾伯哈德、生產(chǎn)副總裁彼得·霍赫丁格等多名特斯拉元老都因為差不多的原因,離開了特斯拉加入Lucid Motors,因此這家公司也被叫做“復仇者”公司。
●還要在中國建廠?
如果Lucid Motors 是真“復仇者”,那么它一定不會放過正在飛速發(fā)展的中國電動車市場,在這里我們也做個大膽的猜想,Lucid Air(參數(shù)|詢價)大概率不會進入,但之后的大型SUV和轎車很有可能引進到國內(nèi),甚至在中國建廠。
從Lucid Motors的路線來看,Lucid Air是拉高品牌定位的產(chǎn)品。但想要公司走上正軌和盈利,還得靠走量的車型,所以下面的那款SUV和轎車似乎更重要,這樣在中國建廠絕對是它最好的選擇。不僅可以撬動中國市場這塊大蛋糕,還能拉低制造成本,為公司創(chuàng)造更大的利潤。
編輯點評:
中國有句俗語叫做:“晚一步,步步晚”,用它來形容Lucid Motors剛好不過,但自古以來,商海沉浮,也并非能用一句簡單的運氣來解釋所有。過去的已經(jīng)成為歷史,人們還得往前看。目前Lucid Motors還在初級階段(首款車交付中),所以很難判斷它的戰(zhàn)力值,但這不妨礙它在技術(shù)層面帶給我們的思考和對未來發(fā)展方向的探討。如果有一天,Lucid Air引進到國內(nèi),你會買嗎?(文/汽車之家 姜田雙)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