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車上市] 2014年10月27日,奔馳中國宣布正式進口引入旗下豪華緊湊型SUV車型GLA級,其提供2款車型選擇,售價區(qū)間為28.98-39.80萬元。至于GLA 45 AMG版本,官方介紹稱會在廣州車展期間公布價格。
奔馳GLA級 指導售價 | |
車型 | 售價(萬元) |
GLA 200 | 28.98 |
GLA 260 4MATIC | 39.80 |
如果您對奔馳GLA級感興趣并有訂車意向,請點擊這里,填寫您的詳細信息,屆時會有專人與您聯(lián)系。如果想知道您的所在地哪家經銷商有更多車源信息,請點擊這里,聯(lián)系當?shù)亟涗N商實際到店進行體驗試駕或洽談選購事宜。
● 新車特點:
外形看上去更像一臺跨界車:第一眼看到GLA時,我并不認為它是一款SUV,其緊繃的整車線條以及低矮的車身姿態(tài)讓它看上去更像是一臺跨界車。
在細節(jié)設計方面,GLA前臉設計飽滿,并使用了與A級類似的前大燈樣式,而內嵌大尺寸LOGO的雙幅條格柵設計則帶來了足夠的視覺沖擊力。在我來看,GLA尾部相比前臉更為厚實,尤其體現(xiàn)在立體感很強的尾燈以及后保險杠底部的銀色護板上,能稍微找到些SUV的特點。另外GLA 260 4MATIC還配備了AMG運動套件,造型設計更運動。
在內飾方面,奔馳GLA的設計與A級相同,十字形的空調出風口以及三輻方向盤的設計很顯年輕,而此前我們實拍到的GLA 200版本使用了5.8英寸獨立液晶屏,而座椅則采用一體式設計,其中頭枕是無法調節(jié)角度的,這和奔馳在售的A級完全一致。另外根據(jù)之前消息,GLA上市后會有五種不同的座椅面料和兩種材質的中控臺飾板供消費者選擇。
與奔馳A級同平臺:從外觀和內飾的介紹中不難發(fā)現(xiàn),奔馳GLA級和A級有很多共同點,而在整車平臺方面,兩款車型也是完全一致的,均基于MFA前驅模塊化平臺打造,目前使用該平臺的車型包括奔馳A級、CLA以及這次宣布上市的GLA等。
奔馳GLA與同級別車型的車身尺寸對比表 | |||
車型 | 進口奔馳GLA | 國產寶馬X1 | 國產奧迪Q3 |
長度(mm) | 4417 | 4484 | 4385 |
寬度(mm) | 1804 | 1798 | 1831 |
高度(mm) | 1494 | 1577 | 1589 |
軸距(mm) | 2699 | 2760 | 2603 |
與同級別相比,GLA高度最低:在車身尺寸方面,奔馳GLA的長寬高依次為4417/1804/1494mm,軸距達到了2699mm。相比同級別的寶馬X1和奧迪Q3,奔馳GLA的車身高度是最低的。另外據(jù)奔馳官方介紹,國內在售的進口GLA離地間隙達到204mm,同時GLA 200和GLA 260均采用18英寸輪圈和全景天窗。
提供兩種動力可選:率先引入國內的GLA提供GLA 200和GLA 260 4MATIC兩種選擇,其中GLA 200搭載的是1.6T高功率發(fā)動機,最大輸出功率為156馬力,峰值扭矩為250N·m;GLA 260則搭載的是2.0T發(fā)動機,最大輸出功率為211馬力,峰值扭矩為350N·m。傳動方面,與兩款發(fā)動機匹配的均是7速雙離合變速箱,同時均配備發(fā)動機啟停系統(tǒng)。
另外,在國內銷售的GLA暫時只有GLA 260 4MATIC配備適時四驅系統(tǒng),并標配下坡速度控制以及越野模式選擇,其中越野模式開啟后,變速箱的換擋邏輯與動力輸出特性會發(fā)生變化,中控臺液晶屏主畫面也可以切換到越野顯示模式,顯示車輛轉向角度、指南針,以及車身側傾角、坡度與下坡速度調節(jié)(DSR)是否開啟的指示。
在性能方面,GLA 260 4MATIC從靜止加速至100km/h需要7.1秒,極速可以達到230km/h,而油耗方面,官方數(shù)據(jù)為7.2L/100km;GLA 200從靜止加速至100km/h則需要8.8秒,極速可以達到215km/h,綜合油耗為6.4L/100km。
● 新車背景:
進軍緊湊型SUV市場的首款產品:2013年4月份的上海車展上,奔馳攜GLA概念車公開亮相,它的發(fā)布預示奔馳將吹響進軍豪華緊湊型SUV市場的號角,而當時概念車的造型設計已經十分接近量產,雖然該車定位SUV,不過在造型設計方面,其擁有諸多轎跑車的基因。
『2013年4月份發(fā)布的GLA概念車』
『進口GLA 200量產版』
2013年9月,奔馳GLA量產版發(fā)布,其保留了諸多概念車的設計,而它與A級諸多的相似之處也被媒體評價為A級的SUV版或者跨界版。時隔一年多后,奔馳GLA正式引入國內。
『北京奔馳國產GLA諜照』
2015年將由北京奔馳進行國產:2014年10月10日,北汽集團與戴姆勒正式簽署了梅賽德斯-奔馳新一代豪華緊湊型車的國產化合作協(xié)議,協(xié)議中確定北京奔馳的國產首款緊湊型車為GLA,新車計劃2015年第二季度上市(此前傳聞為5月份)。據(jù)我們掌握的消息,國產GLA會基于進口版本開發(fā),而不會對軸距進行增長。此外,國產車型上市后,進口GLA將會視情況停售。
● 試駕回顧:
我的同事在10月初剛剛在法國巴黎試駕了GLA 250(在國內該車型被更名為GLA 260),他在試駕文章中提到,在經濟模式下,GLA 250的2.0T發(fā)動機轉速控制得比較低,60km/h時其擋位控制在6擋,轉速是1200rpm左右,120km/h時發(fā)動機轉速也僅為2000rpm。當切換到運動模式,發(fā)動機轉速要比經濟模式高出500rpm左右,差別并不是特別大,但這時如果持續(xù)給油,發(fā)動機轉速會很快突破3000rpm,動力開始源源不斷地釋放出來。
》》點擊進入GLA海外試駕文章《《
GLA懸架的設定比較平衡,尤其是前排,會感覺舒適性和運動性都非常不錯,不過同事坐進后排之后第一句話就是這車并不舒服,尤其是在過減速帶時,懸架并沒有很好的過濾。在四驅表現(xiàn)上,當電子系統(tǒng)檢測到車輪打滑等情況時,系統(tǒng)會通過多片離合器式限滑差速器來分配前后動力,在極端條件下后軸最多可以得到50%的動力分配。
在乘坐空間方面,GLA的表現(xiàn)一般,體驗者身高173cm,前排頭部空間還算可以接受,后排空間就不那么理想了,頭部空間只有兩指,腿部空間也很局促。此外,其后排座椅長度也無法得到很好的腿部支撐,長時間乘坐會不太舒服。在后備箱儲物空間方面,其整體設計比較規(guī)整,尺寸方面也和X1和Q3接近。以上是我摘取同事試駕文章中對GLA的幾點評價。
● 競爭對手:
『寶馬X1』
『奧迪Q3』
在豪華緊湊型SUV市場,寶馬X1和奧迪Q3將會是奔馳GLA最大的強敵,而進口GLA遇到最大的難題有以下幾點,第一是因為GLA入華時間晚,在產品口碑和知名度等方面遠不足對手;第二是因受關稅和運輸?shù)扔绊,進口GLA價格區(qū)間略高于對手,再加上X1和Q3在市場終端還有一定優(yōu)惠,所以說性價比方面X1和Q3會更高。
除了X1和Q3之外,奔馳GLA還將面對像林肯MKC和謳歌RDX等小眾豪華緊湊SUV,不過因為品牌價值差異明顯,所以像MKC和RDX不會對GLA造成太大威脅,而最主要的對手還是X1和Q3。
● 預訂情況
目前全國大部分奔馳品牌授權經銷商已經接受GLA的預訂,訂金為2萬元左右,而像南京等地區(qū),提車周期在1-2個月,像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提車周期會短一些。
● 全文總結:
奔馳GLA在中國地區(qū)的上市為豪華品牌緊湊型SUV這個細分市場再添“活力”,跨界風格的外形和趨于運動風格的內飾可能會受到年輕消費者的關注,而它的動力組合也在同級別中屬于中上流水平,是一款很能彰顯個性的緊湊型SUV。只是GLA乘坐空間略顯局促,可能會影響它的整體競爭力。
另外就是GLA進口的“身份”,這讓它上市后在性價比和供貨體系方面不占優(yōu)勢,這些因素可能會影響進口GLA在市場中的表現(xiàn)。不過在我看來,奔馳選擇率先進口GLA的原因不是想賣到多好,而是想通過它來提升產品認知度,在進口版本略高于競爭對手定價的背景下,宣傳并強調品質等特點,隨后于2015年再推出國產車型,屆時產品價格會下探,這時會給消費者帶來性價比提升的感受,也就是說,進口GLA的引入更多是為日后國產GLA級鋪墊,這也是很多車企慣用的營銷策略。
不過,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桿稱,進口GLA級并非無任何優(yōu)勢,因為在大多數(shù)中國消費者的購車理念當中,進口車的品質往往會比國產車高,如果你更看重它進口車的“身份”,不妨早些入手,如等到2015年國產車型上市后,進口GLA級可能就不復存在了。(文/汽車之家 興珉)
更多閱讀:
更似加高的A級 搶先實拍奔馳GLA 200
//m.bjhplwc.com/advice/201410/848180.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