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件:集比亞迪眾多新技術于一身
得益于該平臺的高度集成設計,海豹(參數|詢價)的電動力總成體積更小、重量更輕,系統的高壓回路減少,結構自然更加緊湊。據悉,跟傳統設計對比,重量相對減輕了15kg。
在乘員艙底板剛度方面,海豹的CTB技術更是提升了13倍。此外,它的側碰電芯防護安全性也提升了45%。由于采用CTB設計,它的電池包上蓋與車身底板集成,整車重量因此降低了10kg。
通過前面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海豹這款車已經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同時也不難看出來,它在“靜態(tài)”部分已經展現出相當不錯的競爭力。但眾所周知,評價一款車的優(yōu)與劣,駕駛感受、動態(tài)表現更是關鍵所在,那海豹在這方面的表現如何呢?繼續(xù)看下去,答案便有分曉。
● 試駕感受:爽快、好開且不乏樂趣
盡管之前已經有多款比亞迪車型的試駕以及測試經歷,但海豹對我來說確實有很多地方都是“新”的,新的平臺、新的技術、新的設計、新的驅動方式……說實話,后置后驅的比亞迪車型,我之前真沒開過,無形之中也加深了我對它的期待。
不能否認,它的動力表現確實很是生猛,應對起步、中途加速、后段加速皆是如此,在你每一次踩下加速踏板的瞬間,它都會以直接、迅速且持續(xù)有勁的動力輸出來響應你的需求,加之后置后驅的驅動方式,所謂的“推背感”也會顯得更加強烈。
以它的動力表現來看,應對嚴重擁堵的城市路況游刃有余,跑高速更是酣暢淋漓,想從中獲得加速帶來的樂趣自然也不在話下。0-100km/h加速官方時間是5.9秒的長續(xù)航后驅版就已經有這樣的動力表現,那3.8秒便能“破百”的四驅性能版就更不用說了,肯定只會更出色!
話雖如此,但其實也不過是踩下加速踏板起步的那一瞬間感覺到動力跟進會有點遲緩而已,在車子動起來以后就沒問題了,動力給人的感覺依舊較強,持續(xù)感也不錯,主觀上的提速感比較輕快。此時,它的中途加速也會有比較相似的表現,但遲緩感會相對短暫一些,即便在高速巡航時需要突然提速超車,也能輕松地應對。
依我所見,日常代步時使用ECO駕駛模式足矣,動力表現不差,同時還能省電,應對各種各樣的路況也沒有問題。它在NORMAL模式下的動力表現對大多數人來說已經是充沛有余的水平,更適合對動力有一定要求的朋友使用。至于SPORT模式,必然是不愁充電、不關心能耗的玩樂主義者的首選駕駛模式。
這套轉向系統擁有運動、舒適兩種模式,差別還是挺明顯的,前者的轉向力度相對沉一點,同時轉向手感更緊湊,轉向質感也更出色;后者的轉向力度比較輕巧,轉向手感相對柔和。至于轉向的準確度和直接性,兩種模式并無差別。
在應對較為激烈駕駛時,車身的動態(tài)表現足夠穩(wěn)定,車身跟得上方向盤的轉向節(jié)奏,同時車身的循跡性也有良好表現。從底盤懸架的表現來看,海豹有一定的運動底子,但為了符合更多人的口味,在確保駕駛感受活力足夠的前提下,調校還是稍偏向于舒適。
它的制動系統擁有兩種助力模式,差別主要體現在剎車踏板的腳感反饋上,“舒適”模式的回饋力度相對柔和一些,而“運動”模式則更厚實。至于NVH方面,從主觀感受來判斷,不管是低速還是高速行駛,它的表現都是相當不錯的,坐在車內既安逸又舒適,同時還不乏高級感。
● 全文總結:
作為海洋系列的新王牌,海豹是比亞迪一眾創(chuàng)新技術的集大成者,而且還是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iTAC智能扭矩控制技術、后驅/四驅動力架構、前雙叉臂和后五連桿獨立懸架的”四大首搭“車型。眾多創(chuàng)新技術的應用,讓它展露出強大的綜合競爭力,不管是對手還是消費者,想不關注和重視都很難。
海豹也是比亞迪一個新的突破,充分且近乎完美地將比亞迪的創(chuàng)新能力展現了出來,從創(chuàng)新技術應用到設計、內飾用料、車內配置,再到動態(tài)表現及駕控感受,一切皆是如此。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海豹成為爆款絕對是一件很大概率的事情。至于它未來的市場表現如何,值得期待。(攝/圖/文 汽車之家 何家榮 協助/汽車之家 梁海文 鐘煒祺)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