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坐與儲物空間滿足基本使用需求。
乘坐空間方面,身高180cm的體驗者坐入MG MULAN(參數|詢價)的主駕駛座,將座椅調到最低之后,其頭部空間大約為1拳,縱向空間算是比較寬敞的。不過考慮到我們今天體驗的是沒有配備天窗的版本,未來若是有天窗的車型,頭部空間還是要比我們今天體驗的版本稍小些。后排空間表現還算不錯,頭部和腿部還都有富余,達到該級別車型應有的水準。
儲物能力方面,MG MULAN后備廂空間規(guī)整,即使采用了后置電機的布局形式,后備廂地板高度依舊與常規(guī)前驅車型一本保持一致,加上4/6比例放倒的后排椅背,空間表現還是不錯的。座艙內儲物格數量也不少,其中主副駕駛座背后的置物兜采用了多層設計,一些輕薄的零碎物品(諸如濕紙巾、手機等)可以塞在這兒。
● 起步&加速響應積極,操控有運動感。
MG MULAN有單電機后驅版和雙電機四驅兩種動力“套餐”,其中單電機后驅又分為低功率版(125千瓦)和高功率版(150千瓦),此次我們在場地中體驗的是高功率版,也就是150千瓦/250!っ椎陌姹。與永磁同步電機搭配的是一套固定齒比變速箱,傳動機構基本是目前的主流配置了。
由于此次試駕主要在封閉的場地內進行,受限于客觀環(huán)境,我們暫時無法為大家分享新車在實際道路上的表現。先來看看MG MULAN在場地內的表現吧。上車之前教練反復提醒此車動力輸出較為迅猛,踩加速踏板的時候需要多留心。此前我也已經體驗過許多電動車了,即使心里已經有了準備,但是當我踩下加速踏板的瞬間,還是被它迅猛的加速給驚到了。
電動機的動力輸出對于這樣一臺小車來說可能有些過剩,再加上它還采用了后輪驅動,關閉車身穩(wěn)定系統(實際上無法徹底關閉,只能關閉部分功能)之后,找片安全且空曠的場地就能實現燒胎、甩尾、漂移等動作,有一定的可玩性。當然這樣操作對于輪胎等部件的損耗自然是十分驚人的,需要量力而行。
后輪驅動在這個級別的電動車里還是不多見的,整車采用了更偏向于運動化的設計與調校,減振器支撐性不錯,高速過彎時車身姿態(tài)依舊從容。而在通過減速帶時,減振器的壓縮和回彈響應及時,車身沒有明顯的上下起伏,必要的舒適性還是有保障的。
● 編輯點評:
輕快靈便四個字基本就能概括MG MULAN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了,作為一款緊湊型純電小車,在滿足基本出行需求的基礎上,它還融入了更多運動化的特征,滿足一部分年輕人對駕控的渴望。當然MG MULAN同樣可以勝任通勤代步的重任,尤其是對于那些生活在人口密度較高區(qū)域的用戶來說,嬌小的外廓尺寸搭配小轉彎半徑更便于穿街走巷和泊車,或許一部分女性用戶也會喜歡它的吧。(文/圖 汽車之家 朱力神)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