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多過創(chuàng)新的外形吸引力在何處?
四門設計、近5米的車身長度...Taycan(參數(shù)|詢價)從車身規(guī)格來說更像是一臺大型巡航車,但保時捷的經(jīng)典設計讓這臺電動車有著超出尺寸數(shù)據(jù)的緊致,車身舒展線條優(yōu)美不失力量感。
Taycan寬扁又富于圓潤線條的尾部同樣繼承了家族的傳統(tǒng),柔美與肌肉感并重,足夠驚艷也很耐看。
點評:外形更多繼承自家族設計無疑是更安全更穩(wěn)妥的(打破經(jīng)典品牌的設計傳統(tǒng)多半在初期都會招來如潮惡評),對于保時捷目標客戶群體而言,這樣的設計風格也更容易被接受;不過對于部分希望用外形設計吸引更多關注、彰顯個性的車主來說,Taycan恐怕不是同價位最優(yōu)選擇(價格沒比選裝后Taycan Turbo貴多少的邁凱倫GT、阿斯頓·馬丁 V8 Vantage明顯造型更為騷氣),當然,在售賣前期車型保有量較少時,還是能收割到一定的回頭率的。
●內飾科技感何在?后排是擺設嗎?
內飾方面,Taycan同樣在用現(xiàn)代甚至可以說是超前的設計手法以及各類科技配置在詮釋經(jīng)典。
16.8英寸曲面數(shù)字儀表屏提供經(jīng)典的圓形儀表樣式,從曲面弧度和邊緣的精細處理中能感受到獨特的工業(yè)美感,儀表屏玻璃和氣相沉積偏光濾鏡還帶有防反光涂層。
駕駛者之車,就要盡量把與駕駛相關的設定操作都集中在駕駛員一側,Taycan這一點做得很好,PSM(保時捷穩(wěn)定管理系統(tǒng))開啟/關閉、懸架和底盤調節(jié)觸控鍵都集成在屏幕右側。
點評:Taycan內飾科技感和精致感很足,弧形儀表、四塊屏幕都是格調的體現(xiàn),集成多塊大屏的“科技風”內飾目前被不少新能源車型采用,但能像Taycan這樣處理的足夠細膩、布局合理、有檔次感的很罕見。更多的是給人以濃濃的土豪炫耀感;Taycan后排空間其實不小,但問題是后排視野太差,會給乘客主觀感受上帶來一定的逼仄感。
結語:從研發(fā)期到最終開啟交付,Taycan從誕生之日起就話題不斷,甚至有不少媒體和車迷還會拿其與特斯拉旗下諸如Model S、Model X等產品作“全方位”對比,全然不顧二者在價位、定位上的截然不同(有消息稱Taycan還會推出入門的后驅版本,價格會進一步下探);個人愚見二者毫無可比性,前者是一部功能會不斷升級拓展的精致交通工具;而Taycan作為一臺保時捷跑車,除了要有匹配身份的強大性能、精準操控外,還是能勾引挑逗駕駛員不斷發(fā)掘自身和車輛極限的駕趣之源。至于在其他純電動車型上最受關注的續(xù)航問題,真實的Taycan買家又真的會在意么?
當然,如果你留心過新能源市場的話,會發(fā)現(xiàn)目前在電動跑車這一領域,從二三十萬到上千萬元完全是一片廣闊的空白區(qū)(售價2188萬元、限量的路特斯Evija算是上線,前途K50因為企業(yè)深陷欠薪風波有點兒“前途”不明朗),作為生產燃油跑車中最具影響力品牌之一的保時捷,無疑是這一藍海市場的最佳開拓者(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對吧?)。不過盡管前景廣闊,但時間很緊迫,畢竟特斯拉全新一代Roadster已經(jīng)有了眉目。最后多說一句,目前若論哪家豪華品牌的純電動車與自家燃油車風格最無縫銜接?我個人的答案是:捷豹I-PACE。(圖/文 汽車之家 趙琮迪;攝 汽車之家 李佳/趙琮迪)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