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說實話,新款2.0T發(fā)動機的聲音并不好聽,從點火那一刻,就感覺聲音比較清脆、單薄,而且運轉時的噪音比老款發(fā)動機更大了。通俗點講,就是聲音欠缺質感。好在CT6采用了雙層玻璃,底盤隔音也十分出色,再加上BOSE音響具備ANC主動降噪的功能,所以車內還是十分安靜的。
10AT變速箱因為齒比很密,所以在平順性方面相比老款的8AT進步明顯。當然在某些特定的低速行車時,還是偶有輕微頓挫感。另外,這款變速箱支持手動換擋,方向盤背后有換擋撥片,但我?guī)缀鯖]有使用過,因為擋位數(shù)量太多了,以至于自己都分不清使用幾擋合適了,而且這種主打舒適的車型真的沒有必要使用手動換擋模式。急加速時,變速箱降擋反應及時,換擋邏輯夠聰明,至少不會讓人著急。
新款CT6采用了全新的E-boost電子助力制動系統(tǒng)。對于該系統(tǒng),之前網(wǎng)絡上也有人爆料說遇到過剎車失靈的問題。為此我在買車前也是查找各類相關是新聞,并且向廠家和4S店詢問了這類情況。當然,廠家也強調該制動系統(tǒng)目前并不存在類似的安全隱患,我的剎車系統(tǒng)也沒有出現(xiàn)過任何異常,而且該車的行車電腦還實時監(jiān)測前后剎車的使用壽命。之前我們測試過新款CT6領先運動型,Brembo定制剎車系統(tǒng)不僅剎車力道充足,而且還能夠有效抑制剎車熱衰減現(xiàn)象。我們實測的100-0km/h平均剎車成績?yōu)?5.65米,一個相當驚人的成績。
底盤方面,前雙叉臂、后多連桿懸架同樣是像大型車看齊,當然買車時最吸引我的還是MRC電磁懸架和ARS主動后輪轉向,同級獨一無二的領先科技。那么這兩項黑科技在實際用車當中,到底有沒有傳說中那么神奇的功效呢?我實話實說,科技很先進,但實際用處可能你感受不到。我先來說MRC電磁懸架,這項科技號稱每秒可以偵測1000次減振器的阻尼,從而不斷調節(jié)懸架軟硬,讓車輛的舒適性和操控性表現(xiàn)更好。我是一名專業(yè)的試車編輯,同時也是一名賽車手,但在日常駕駛這臺CT6時,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底盤很軟、很舒服,很符合這類車型的定位。
至于操控方面,我覺得CT6雖然體型很大,但開起來并不覺得很笨重,這是操控優(yōu)點。轉向力度適中,初段油門偏靈敏,剎車腳感偏硬,總的來說,能給駕駛員營造很強的信心,但還不算是操控自如的那一類。因為它的四個車輪和整個車架并沒有讓我感覺到是一個整體,這可能和MRC有關,也有可能和我這臺車有關,因為之前我開其他的CT6時并沒有這種感覺。
至于ARS主動式后輪轉向,轉向時從后視鏡里觀察,或者從車外觀察,后輪轉動的角度都很明顯,說明該系統(tǒng)確實起作用。尤其是掉頭時,它能夠幫助車輛縮小轉彎半徑。不過這項科技也讓我產(chǎn)生了一個煩惱,就是每次在倒車轉向時,后輪也會跟著轉向,導致車輛的行駛軌跡一直在變,和預判的并不一致,駕駛員其實并不太適應。而且這臺車的倒車主動剎車還時不時的會出來搗亂,自動泊車系統(tǒng)又不好用,所以開完CT6,總感覺整個人都不會倒車了。
最后要說的就是駕駛模式,這款車一共有三種駕駛模式——舒適模式、運動模式和防滑模式。其中防滑模式幾乎用不到,舒適模式和運動模式的區(qū)別也不太大。99%的時間里我都選擇了舒適模式,而選擇運動模式,儀表上會出現(xiàn)一個方格旗,變速箱會適當延遲升擋,減振器阻尼會適當變硬,轉向力度也會相應加重,從而增加操控性。發(fā)動機的聲浪也可以調節(jié),但這一切的區(qū)別都不明顯。開上這臺車,就不會讓我產(chǎn)生什么駕駛欲望,我只想舒舒服服的聽上一首曲子,然后看一看窗外的風景,以及副駕駛的她,就這樣。所以我要提醒各位,年輕時千萬不要選擇一臺舒適的車作為你的第一臺車,除非你是一個不熱愛駕駛的人,否則你的心態(tài)都會變老。這種車只是讓你放松心情的,沒有什么駕駛樂趣可言,還好我還擁有一臺嘉年華ST,還好我還能時不時的開一開賽車,每次比賽結束、身心疲憊時,開上CT6的那一刻還是感覺相當幸福的。
● 總結:
最后來總結一下,這車好嗎?我覺得挺好。氣場很強,回頭率很高,而且駕乘感受很舒服。比同級別的奔馳E、寶馬5系更有話題點,也更有新鮮感。超高的性價比,讓我買完它從沒后悔過。駕駛感受不錯,雖然我暫時還沒有拿它去漂移,但是整體操控性在我的預期之內,舒適性自然還是它的強項。不得不說,同級別操控最好的車還是寶馬5系,但我認為考慮這個級別車型的消費者,都不是為了追求操控性,否則買一臺小鋼炮豈不是好玩多了。所以從舒適性、黑科技的角度來說,采用全鋁車身的CT6還是最值得考慮的后驅中大型車。好了,這就是本期長測內容,大家有任何想法都可以來我的編輯博客和微博(@張子儀_盛開在遺忘)向我提問或交流,咱們下期見。(文/圖/攝 汽車之家 張子儀)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