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海外試駕] 關于賓利全新歐陸GT,我曾在一家英國雜志上看過試駕報告。其文筆獨樹一幟,夸贊之余又沒有半點惱人,或許沒有人比英國媒體更了解英國車了吧!所以,為了不讓這篇文章顯得千篇一律(好似說明書),我也斗膽換一種書寫方式,這才符合豪華超級跑車應有的調性,不是嗎?
● 歷代歐陸GT的發(fā)展
毫無疑問,歐陸GT是賓利家族中最成功的車型。追根溯源,這款車的設計靈感最早源自1952年推出的歐陸R型車(R-Type Continental),一款超豪華運動旅行座駕,它是當時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四座車型,并以奢華格調和性能聞名于世。
2003年,第一代歐陸GT橫空出世,它開創(chuàng)性地搭載了W12發(fā)動機,配備四驅系統(tǒng),可謂開創(chuàng)了現(xiàn)代超豪華運動旅行跑車的全新細分市場。
8年之后的2011年,第二代歐陸GT問世了。這款車并沒有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是堅守了第一代的風格,并且大獲成功。自2003年至今,歐陸GT的銷量已經累計約70000臺,成為賓利汽車歷史上最受青睞的車型。
● 走“心”的設計
眼下這款全新歐陸GT便是第三代車型,它的變化可以歸結于平臺的演變。全新歐陸GT的基本結構實質上以保時捷Panamera的骨架為本,也就是大眾汽車集團的MSB平臺,再按賓利的特殊需要大幅修改,結果就是一個混合使用鋼和鋁材的骨架,外面披上超塑成形技術制造的鋁合金外殼,后備廂門則由復合材料制成,以便在其內部收納天線。
超塑成形技術源自航空航天工業(yè),這種精密技術將鋁材加熱至500攝氏度后進行塑形,如此一來就可以造出輪廓非常分明的棱線和復雜形狀。現(xiàn)在,全新歐陸GT整個車側外殼都采用這種方法成型,而此前,這項技術只用于打造極富肌肉感的翼子板。通過對車身材料進行優(yōu)化,不僅減輕了車身重量,同時還保持了一如既往的剛性,以此實現(xiàn)精致的駕乘體驗。
從表面看,全新歐陸GT外部的線條更多了,包括車頂與車側也是采用了激光焊接的工藝(之前的車頂和側面是一個整體),這種改變不一定所有人都喜歡,比如我就更加喜歡老款簡潔、一體的線條設計,但毫無疑問,新款的線條更加銳利,就像在老款的基礎上拉長、加寬再拍扁了一樣,外加一個更夸張的鍍鉻格柵,予人一種十分熟悉,卻又富有新世代氣息的印象。
外形設計師之所以能夠這么做,也是有很大學問的。眾所周知,W12發(fā)動機本就體型龐大,對于那些講究低重心的設計師來說,簡直就是編排布局上的噩夢,老款歐陸GT的車頭也因此變得很重,轉向不足是常有的事兒。為了破解這一難題,賓利在無損金字招牌的前提下花了好些時間,最終設計師通過改變前驅動軸的手法,把W12移向低處之后,把前輪推前了135mm,前艙蓋也因此可以拉長壓扁,這一切賦予了這款車型近乎完美的車身比例(前后重量比55:45,承載兩名成人及適量行李后,全新歐陸GT的前后重量分配為53:47)和更為出色的運動風范。所以,這真的是一次“走心的設計”。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