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原創(chuàng)試駕] 半個月前,我飛到意大利和Stelvio小姐見了一面,短短的一天時間只夠我倆進行最簡單的接觸,但是她的一舉一動給我留下了足夠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分別的時候我是那么的不舍,期待著能和她再次相見。沒想到剛過了一個星期,她就跟我說,她要來中國了。
并且更讓我興奮的是,她為了能夠更好的在中國久居,已經把柴油發(fā)動機換成了汽油機。但是問題來了,變了“芯”的她還是那個讓我為之顛倒的她嗎,會不會有水土不服?能否讓其他人也像我一樣愛上她?所以在這次見面之前,我特意準備了幾個問題來考驗她,看看她是否做好了準備。
● 動力表現(xiàn)怎樣?
國內版本的Stelvio一共有三款車型,使用的都是2.0T發(fā)動機,分為高低兩種功率調校,從車型名字就能一眼看出,一個最大功率200馬力,另一個280馬力,最大扭矩分別為330牛·米和400!っ,從數據上看足夠出色,尤其是高功率的280HP車型。
這次試駕正好兩種車型都體驗到了,其實不管是高功還是低功,當你把腳搭在油門踏板上的一刻就能感覺到這些數字并不只是紙面上冰冷的參數,它能夠傳遞給你真真切切的感受。油門調校依然與海外柴油版車型相同,輕快、靈敏,總有一股躍躍欲試的勁兒,兩臺車的動力表現(xiàn)都能勝任日常城市行駛,甚至還會讓人覺得低功版就完全夠用了。
不過拉開差距的地方一個是中途加速,另外一個就是遇到上坡的時候。我們這次試駕全程都是山路,其中不乏大角度的爬坡路段。低功版車型在這里的表現(xiàn)就有點吃力,爬坡的時候必須要深踩油門把轉速提升到3000rpm以后才能獲得正常的動力輸出。而高功版車型就要輕松一點,不過這只是相對低功版車型來說,兩車的低扭輸出都不算太理想。中途加速時低功版的表現(xiàn)和預期一樣,不吃力,但也沒有太強的爆發(fā)。高功版則會更躁動一些,2500rpm以后的表現(xiàn)會給你帶來很不錯的提速感受。
傳動系統(tǒng)同樣是來自ZF的第二代8HP50 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平日里的表現(xiàn)兢兢業(yè)業(yè),時刻把壓低發(fā)動機轉速視為己任,80km/h就已經升到最高擋。當你需要提速深踩油門時,它會立刻連降數擋,普通模式和節(jié)能模式下?lián)Q擋速度小于350毫秒,而運動模式更是只需不到100毫秒,手起刀落毫不拖沓。并且讓我驚喜的地方在于國內汽油版本的動力匹配要比海外的柴油版好,這體現(xiàn)在剎車之后再加油,變速箱并沒有柴油版車型上的頓挫和猶豫不定,它能夠一下就選擇到最準確的擋位。
● 操控如何?
在意大利Stelvio山路試駕的時候,機敏的轉向表現(xiàn)是讓我倆迅速拉近距離產生好感的法寶,而這次的國內版車型依然如此。方向盤的虛位很小,雙手的每一個動作都會立刻得到車頭的反饋,有的時候甚至是你無意中的操作都會讓車頭改變反向。我承認這樣的設定確實需要駕駛員更加專注的開車,尤其是開高速的時候,需要時刻握緊方向盤,但是在喜愛駕駛的人看來,這是一臺懂你的車,一臺對你的指令使命必達的車。
能夠給你帶來這種快感的另外一個因素是底盤調校,駕駛Stelvio時會有一種在開轎車的錯覺,雖然坐姿、車輛重心和轎車沒法比,但是彈簧的每一次壓縮和拉伸,處理得都是那么干脆,沒有瑣碎的小動作,響應和支撐都讓人稱道。尤其是在速度較快時并線,整輛車是以一種平移的姿態(tài)滑過去,側傾被控制在很小的范圍內,這一點在同級別中確實有著明顯的優(yōu)勢。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