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原創(chuàng)試駕] 可能很多人在買車的時候都有這樣的問題,家里只能買一臺車,60%以上是自己開,買車時自己的需求就是操控好,而家里的老婆,孩子和父母往往需要的是大空間和乘坐舒適。在周末等閑暇時間,要帶家人來個2-3天的出游,除了要夠座之外,還要有個特能裝的后備廂。顯然現(xiàn)在一般的三廂車并不容易滿足這些要求,問題如何解決?
其實這個情況在全世界都存在,在歐洲人們是以旅行車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駕駛樂趣和家人大空間出游的需求。旅行車在我國雖然也不是什么新鮮事物,但遠稱不上主流,無法流行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和用車習慣方面的差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今天我們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歐洲的旅行車文化,再試駕一款熟悉的“新車”——Superb Combi(速派旅行版)。
■ 歐洲的旅行車文化
歐洲是汽車的發(fā)源地,也是用車文化最為成熟的地區(qū),歐洲消費者對于兩廂車的青睞也是遠遠高于其他地區(qū),其中旅行車則是歐洲家庭最喜歡的車型之一。
去過歐洲的朋友應該都會看過這樣的情景,許多國內(nèi)暢銷的三廂車型在這里都變成了旅行版,速派旅行版、蒙迪歐旅行版、邁騰旅行版等,高速公路上跑的車型過半數(shù)都是兩廂車,三廂車型在這里算是少數(shù)派。如果是行走在歐洲的小鎮(zhèn),你很容易看到一個經(jīng)典的畫面,一棟有著尖頂?shù)拿窬优钥偸峭V惠v旅行車。
歐洲人喜歡旅行車,其實是選擇了一種充滿活力的生活方式,車輛對他們來說不僅僅是城市代步,更重要的是閑暇時光可以跟家人一起到處游覽,享受生活才是他們的用車方式。
■ 為什么買旅行車
在歐洲,一般是家庭用戶買旅行車居多,主要看中的就是旅行車的大空間和舒適性。此外歐洲的用戶普遍對操控性的需求較高,SUV的高車身高重心的特點在多彎的歐洲山路中操控表現(xiàn)并不如重心相對更低的旅行車,所以即便是近幾年SUV大行其道,但旅行車仍是保持住穩(wěn)定的市場份額。
■ 斯柯達的旅行車介紹
眾所周知,斯柯達是一個有著120多年歷史的品牌,但是很少人知道其實斯柯達生產(chǎn)旅行車也已經(jīng)接近100年了,旗下第一款旅行車L&K 100在1923年就登陸市場了。
斯柯達在歐洲的銷量中,旅行車占到了總銷量41%的比例,是銷量最大的細分車型。其中明銳旅行版則是占到了總銷量23%的比例,是斯柯達品牌也是歐洲地區(qū)銷量最大的旅行車。
根據(jù)斯柯達官方介紹,斯柯達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旅行車制造商,在歐洲主要國家銷售的旅行車中有11-36%是明銳旅行車,在德國、意大利、瑞典和奧地利等地的旅行車市場上,明銳旅行車都占據(jù)第一的位置。
目前斯柯達旗下大多數(shù)轎車都帶有旅行車版本,晶銳、明銳和速派車系都有對應的Combi車型。中國市場作為斯柯達旗下銷量最大的市場,在去年占到了斯柯達總銷量的四分之一,自然是斯柯達會重點關注的市場。今年8月份,斯柯達就會在中國投放國產(chǎn)明銳旅行版,根據(jù)斯柯達的戰(zhàn)略將來如果還要投放旅行車也將是會以國產(chǎn)的方式引進。
說了那么多其實就是想告訴各位兩點,一是在用車文化十分成熟的歐洲,消費者對旅行車有著很高的接受程度;二是斯柯達品牌不但建廠年代久遠,做旅行車同樣有著很悠久的歷史,同時也在歐洲獲得了用戶青睞。那么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歐洲體驗一下斯柯達旅行車的旗艦產(chǎn)品——速派旅行版。
說Superb Combi是熟悉的“新車”,是因為速派其實已經(jīng)國產(chǎn)上市有一段時間了,大家對其外觀、性能和配置等應該都比較熟悉了,說是“新車”則是因為速派旅行版并沒有在國內(nèi)上市,雖然底盤和動力配置都基本相同,但畢竟沒有實際接觸過,對我們來說還真是新車。
外觀方面,速派旅行版跟三廂版車頭部分基本相同,都是采用了斯柯達家族式的水晶設計元素,主要的差異集中在B柱以后的部分,旅行版車型兩廂式的造型顯得車身更為修長,同時貫穿車身的筆直肩線也拉伸了視覺長度,車尾同樣采用了水晶設計語言,顯得菱角分明。
如果光從改外觀的角度來說,三廂版好看還是旅行版好看真的沒有標準答案,各花入各眼,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喜好。然而進入到車內(nèi),旅行版就毫無疑問地展現(xiàn)出了空間方面的優(yōu)勢,翻到下一頁速派旅行版的后備廂到底有多大吧。
內(nèi)飾的情況跟外觀一樣,旅行版主要是在后備廂的部分跟三廂版會有差異,我們試駕的車型在配置上可謂是應有盡有,全景天窗、自動泊車、導航、手機互聯(lián)、實時交通信息等等基本上同級別中對手有的配置都能在這臺車上找到。不過相信大家更加關心的還是在國內(nèi)看不到的旅行版后備廂的情況,翻下去看看吧。
從實際體驗看,速派旅行版的后備廂的確相當寬大,在常規(guī)狀態(tài)下的儲物空間已經(jīng)相當可觀,放下我們常用的3種不同尺寸的行李箱后,還剩下不少空間,目測再加兩個20寸的行李箱也不成問題。放倒后排座椅后,空間提升到1950L,更是超出一般用車的需求,唯一的不足在于后排座椅放倒后不是完全放平,放置較長的物品可能稍有不便。
我們試駕的速派旅行版采用的是速派車系最強的動力配置,2.0TSI發(fā)動機動力強勁,匹配6速雙離合變速箱,采用四驅(qū)系統(tǒng)。從參數(shù)上看,2.0T發(fā)動機最大功率達到280馬力,最大扭矩350牛·米,在同級別車型中都屬于上乘水平。
實際上旅行版車型跟三廂版在操控感受并不會有很明顯的差異,靈活的身手正是注重操控的歐洲消費者選擇旅行車原因之一。在實際駕駛中,速派旅行版給人以行駛穩(wěn)健和操控靈活的特點,同時根據(jù)不同的駕駛模式會展現(xiàn)出不同的駕乘風格。(由于試駕條件限制,動態(tài)圖片源自網(wǎng)絡。)
剛上車的時候,車輛采用的是ECO的經(jīng)濟模式,油門響應會變得遲緩一些,動力輸出感覺比較平淡,提速不快但可控性高,不用擔心踩多了油門車輛會往前躥,這種設定在多車擁堵的城市路段倒是比較合適。進入通暢的高速路時,變速箱換擋十分積極,基本上在1800rpm左右就會進擋,巡航也基本保持在1500-1800rpm左右的轉(zhuǎn)速,高速低轉(zhuǎn)有利于提升燃油經(jīng)濟性。另一面則是深踩油門超車的時候,KICK-DOWN反應也是慢半拍,加速不夠爽快。
換上運動模式之后,對于動力方面的所有疑慮都將打消,變速箱會控制在3000rpm以上才換擋,油門響應靈敏,即便是需要連續(xù)加/減速的時候,也能有隨傳隨到的動力。而變化并不僅僅是動力更強,同步改變的還有方向盤的手感會更重一點,高速的時候會更加沉穩(wěn)。
DCC懸架系統(tǒng)也是讓車輛能展現(xiàn)不同駕乘風格的幕后功臣,速派旅行版的懸架調(diào)校展現(xiàn)出典型的“歐洲風味”,在舒適模式下,對歐洲老城的一些凹凸石板路能有很好的過濾效果,即便是后排的乘客也不容易感受到振動。而舒適的懸架設定對于通過較大的坑洼時就會有一點晃動,在連續(xù)的變向中也會覺得車身的響應不夠敏捷。
如果是更換到運動模式的話,在路況好的鋪裝路面行駛并不會感覺出跟舒適模式的差異,只有在經(jīng)過顛簸路段時,可以感覺到路感會更多,屁股能感受到來自底盤的頻繁而細碎的振動。另一方面,在彎道中車身的響應更加靈敏,轉(zhuǎn)向和變道都變得得心應手,這正是喜歡操控的用戶所喜歡的感覺。
對旅行車來說,四驅(qū)系統(tǒng)也是提升通過性和保障安全的重要配置,速派旅行版的四驅(qū)系統(tǒng)更多是為了應對雨水或是冰雪路況時保證車輛行駛安全準備的。對于操控來說,該車更多的是表現(xiàn)出前驅(qū)車的特性,四驅(qū)系統(tǒng)會起到一定的提升彎道極限的效果,在彎道中有著更好的循跡性,出彎時加速會感覺到車輛的轉(zhuǎn)向更為敏捷。而受限于車輛離地高度、接近角和離去角等硬件設計的影響,旅行車并不是為越野而設的,即便帶有四驅(qū)系統(tǒng),也不適合在野外路況行駛,更適合在鋪裝路面出游。
在行駛靜謐性方面,速派旅行車繼承了斯柯達品牌注重舒適安靜的基因,在日常行駛時,車速在80km/h以下時,無論是發(fā)動機轟鳴聲還是車外的各種噪音都得到了很好的隔絕。而當車速超過了100km/h后,在后排會聽到比較明顯風噪,隨著車速的增加,風噪也會逐漸增強,我們實際行駛中試過最高達到140km/h的時速,風噪還不至于影響乘客交談。而來自發(fā)動機的轟鳴聲在3000rpm以下是基本察覺不出來,一般要3000rpm以上才會逐漸顯現(xiàn),在3800rpm左右時會更為明顯,但這個轟鳴聲并不惹人厭,對于喜歡駕駛樂趣的朋友來說這種聲浪恰到好處。
總結(jié):
Combi代表著旅行車文化中積極向上,注重享受生活的用車方式,汽車的被賦予了更多的職責,在滿足代步出行的基礎上,還要能帶家人出游,還要保留一些操控樂趣。雖然說歐洲的用車文化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但我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總是會有一部分人是會喜歡種能將不同用途集合在一起的車型。
斯柯達有著悠久的生產(chǎn)旅行車的歷史,此次我們體驗的速派旅行版在動力、空間和舒適性方面的表現(xiàn)應該說都展現(xiàn)出旅行車最為典型的特點,空間寬大,乘坐舒適,四驅(qū)系統(tǒng)能提升在冰雪等不同路況下的行車安全。雖然短期內(nèi)國內(nèi)的消費者并不能買到速派旅行版,但在今年8月份,我們就將迎來斯柯達明銳旅行版車型,要想體驗Combi的生活方式,其實并不遙遠。(圖/文/攝 汽車之家 梁海文)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