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項目是雙向繞樁,使用的車型是三廂 1.5L GTDi 自動旗艦型(以下簡稱1.5T三廂版),該項目就是一個來回的繞樁體驗,相對上一個項目更加簡單,但車型不同。在實際體驗中,1.5T三廂版在起步階段就有不錯的推背感,明顯要強于1.0T兩廂版車型,車速提升很快,進入繞樁區(qū)后,必須要收油才能維持合理的車速。1.5T三廂版的懸架在繞樁的時候給人感覺比老款車型更軟,車身的側傾比較明顯。
由于懸架偏軟,在緊急制動的時候,車身會有明顯前傾,其幅度要比兩廂版車型更大,剎車踏板要到后半段才能提供足夠的制動力,簡單來說,對這款車而言踩剎車要夠狠才能有理想的效果。
第三個項目是“加速及緊急變線”,使用的車型是兩廂 1.5L GTDi 自動運動型(以下簡稱1.5T兩廂版),這個項目是先加速,經過一段繞樁后,進行緊急變線(避讓)的動作,最后將車停在指定區(qū)域。需要指出的是,1.5T兩廂版是全系唯一配置215/50 R17尺寸輪胎的車型,更寬的輪胎有助于其提升性能表現(xiàn)。
1.5T兩廂版的加速表現(xiàn)要比1.5T三廂版車型感覺更強烈,有著更好的速度感。另外,1.5T兩廂版在起步時車頭抬起的幅度要比三廂版更大。變速箱保持在3000rpm以上的轉速換擋,而值得一提的是,在做完緊急避讓要短暫加速的時候,可以體驗到其采用的6擋自動變速箱的換擋邏輯要比老款的6擋雙離合變速箱更優(yōu),低速的時候能維持低擋高轉,時刻保持充沛的動力,在加速和出彎的時候都能較好的發(fā)揮發(fā)動機的動力性能,而老款車型在低速的時候總是會出現(xiàn)擋位選擇遲鈍的情況,直接影響到動力表現(xiàn)。
緊急制動的時候,該車的前傾幅度要比三廂版車型小一點,而且有著更寬的輪胎,制動效果相對更好一點。綜合來說,1.5T兩廂版應該是三款車里面最具有駕駛樂趣的車型。
■ 三款車的異同之處
在進行完三個項目后,我分別試過了三款車型(1.0T兩廂版/1.5T三廂版/1.5T兩廂版),下面說說這三款車型的異同之處。相同的地方自然是底盤和轉向方面,由于懸架和轉向機構相同,并不會因為動力系統(tǒng)的改變而有太大的變化,三者都能有精準的轉向,但懸架相對偏向舒適性設定,在賽道的激烈操控中車身側傾幅度偏大。
差異之處是,1.0T兩廂版的動力表現(xiàn)雖然不如另外兩款1.5T的車型,但并不會給人力不從心的感覺,在日常行駛中完全夠用。而1.5T兩廂版給人感覺動力表現(xiàn)最優(yōu),起步的時候有最為強烈的加速感,而且減速制動表現(xiàn)最好,更適合對駕駛樂趣有所追求的朋友。1.5T三廂版則是表現(xiàn)出相對穩(wěn)健的特點,加速時的推背感強于1.0T兩廂版,但缺少1.5T兩廂版的激情,而且制動性能方面,三廂版車型在此次賽道體驗中,給人的感覺也不如兩廂版制動效果好,這個也符合我們性能測試時的實測結果(1.0T兩廂版100-0km/h制動距離為40.35米,1.5T三廂版100-0km/h制動距離為41.31米)。
■ 總結:
通過此次試駕可以感覺到,新款?怂除了外觀和配置上比老款有所改進外,在動力方面同樣有所增強,如同是給這個車型“打了一針強心劑”,尤其是在起步和出彎等低轉速區(qū)間,其動力性能有了明顯的改善。能有這樣的表現(xiàn),并不僅僅是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的功勞,其匹配的6擋自動變速箱同樣功不可沒,更為“善解人意”的換擋表現(xiàn),讓發(fā)動機的動力得以更好的輸出,提升了整體的動力感受。
跟老款車型相比,新車延續(xù)了轉向精準的特性,動力上則是有明顯的提升,尤其是在低轉區(qū)間,新車的1.5T發(fā)動機的動力表現(xiàn)要優(yōu)于老款的2.0L發(fā)動機。懸架系統(tǒng)在賽道中感覺要比老款更軟一些,在相對激烈駕駛時側傾幅度偏大,但如果以日常用車的方式駕駛,則是屬于偏向舒適性的設定。
綜合而言,新款?怂1.0T兩廂版車型的動力表現(xiàn)讓人放心,并不會因為排量小而出現(xiàn)動力不足的情況,適合對動力要求不高主要是滿足日常出行用車的朋友;而同是1.5T車型,1.5T兩廂版能帶來更為暢快的操控體驗,全系最大尺寸的輪胎也更具視覺沖擊力,更適合追求駕駛樂趣和突出自我個性的朋友,1.5T三廂版則更偏向于家用類型,更軟的懸架在日常生活中會有更為舒適的駕乘感受,尤其是更能照顧后排乘客的乘坐舒適性。(圖/文/攝 汽車之家 梁海文)
相關閱讀:
馬丁臉/渦輪心 測新款?怂1.0T/1.5T
//m.bjhplwc.com/drive/201506/875288.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