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著650S大家談論的最多的就是它的名字了,確實,這臺車做為12C的替代車型,在命名的規(guī)則上卻是和之前大相徑庭的。而且很顯然,這一次650S的名字來自于它的發(fā)動機馬力參數(shù)“650匹馬力”,這一數(shù)字也要比此前的12C多了24馬力。
可千萬別小看這24馬力的區(qū)別,即便表面上看來650S采用的仍是12C那臺3.8L雙渦輪增壓V8發(fā)動機,但是在650S上,工程團隊不僅僅為其采用了全新的活塞、更好的噴油嘴組件以及重新設計的凸輪軸,并且還對進氣和排氣系統(tǒng)進行了優(yōu)化,這就使得渦輪增壓器的進氣更加的順暢和高效,更有效的提升了這款新車的動力輸出表現(xiàn),也使得發(fā)動機的聲浪比以往的12C更加的動聽。
邁凱倫650S和競品車型動力參數(shù)對比 | |||
車型 | 邁凱倫650S Coupe | 法拉利458 Speciale | 蘭博基尼Huracan LP610-4 |
價格(萬元) | 375.80 | 448.00 | 429.09 |
發(fā)動機 | 3.8T V8 | 4.5L V8 | 5.2L V10 |
最大馬力(Ps) | 650 | 605 | 611 |
最大功率(kW) | 478 | 445 | 449 |
最大功率轉速(rpm) | 7250 | 9000 | 8250 |
最大扭矩(N·m) | 678 | 540 | 560 |
最大扭矩轉速(rpm) | 6000 | 6000 | 6500 |
官方0-100km/h加速 | 3s | 3s | 3.2s |
而經(jīng)過了重新優(yōu)化的發(fā)動機,相比法拉利458 Speciale,其領先了45馬力,而較剛上市的蘭博基尼Huracan LP610-4,它依舊有著39馬力的優(yōu)勢,搭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其從靜止加速至100公里/小時僅需3秒,而從靜止加速到200公里/小時僅需8.4秒,實在不可謂不強悍。
在同級別車型中,650S也是唯一擁有和F1類似的碳纖維單體座艙(MonoCell)技術的超級跑車,這與此前的12C完全相同,帶鋁合金副梁的整個碳纖維車架重量還不足74.8kg,在減輕重量的同時也使得650S的車身剛性異常的堅固。并且這項技術上的優(yōu)勢不僅僅使得650S在400萬元級別的超跑上顯得性價比極高,并且這對于動態(tài)駕駛來說,優(yōu)勢本身即是不言而喻的。
由于是在開放道路上進行編隊體驗,所以我無法給出650S實際上到底能跑到多快,對于這個級別的超級跑車來說,中國高速公路120公里/小時的限速基本就等同于熱身運動。但就是如此,身處腦后的V8發(fā)動機要產(chǎn)生爆炸性的聲浪同樣易如反掌,尤其是行駛在長直的隧道中,總是讓人忍不住利用撥片退上幾個擋位,隨著變速箱的迅速反饋和齒輪嚙合到位,動力瞬間就噴涌而出,高亢的轟鳴聲伴隨著無窮盡的推背感貫穿整條隧道。
650S和12C一樣搭載的仍是7速雙離合變速箱,只是在換擋的邏輯和速度上做了優(yōu)化,其換擋模式可以通過中控面板上的旋鈕進行調節(jié),普通模式下它的升擋速度極快,但降擋的速度卻慢的令人抓狂,7擋似乎是其最迷戀的擋位,以致于車速達到120公里/小時的時候,轉速竟然還能夠被控制在2000rpm以下,就是刻意的去深踩油門踏板,它也懶得去降下一擋,而是生生的依靠著3.8T發(fā)動機的強大動力把車速給拽起來,除非一直深踩著油門踏板不放,它才會明白……“阿,該降擋了!”,然后,儀表盤上的數(shù)字從7變?yōu)榱?……接著看是6,過一會兒還是6……一直是6……噢不,又回到7了……
于是你忿忿的按下中控臺功能解鎖鍵,然后把變速箱模式調到“S”或者“T”,這臺雙離合變速箱才會展現(xiàn)出它真正的實力。相比之下我認為“S”運動模式更符合在開放道路下使用,變速箱的降擋會比普通模式下更積極,但不會顯得激進而使車輛喪失換擋舒適性,而“T”賽道模式則是完全的“雞血狀態(tài)”,若再是配合“Manual”純手動模式的激活,即可完全享受到這臺650S野獸般的一面。
每一次換擋都會伴隨著明顯的沖擊感,換擋速度干凈利落,轉速表指針的每一次回落都會伴隨著迷人的泄壓閥“咻咻”聲,變速箱對駕駛者手頭撥片的反饋快的驚人,讓人不難想象其在賽道上的表現(xiàn)會何等的出色和從容。只是考慮到純手動模式下車身穩(wěn)定系統(tǒng)會被關閉,在開放道路上簡單的嘗試之后便將模式切回了普通模式。
再來說普通模式下的舒適性,我想說邁凱倫650S幾乎是我所體驗過的超跑中最舒適的了,而眾多海外媒體的先期試駕中也給予了比12C舒適度更好的結論。7速雙離合變速箱在舒適性方面功不可沒,較低的發(fā)動機轉速和優(yōu)秀的車內隔音處理使得車輛在日常使用時具有不錯的靜謐性表現(xiàn),當你沒有激烈駕駛的時候,這臺車竟然出乎意料的安靜。
PCC主動式底盤控制系統(tǒng)也是保證車輛在運動和舒適之間獲取平衡的重要技術之一,簡單來說就是對角車輪上的減振器之間通過液壓系統(tǒng)相連接,用來最大程度的抵消車輛的震動。此外,減振器本身還被分為了壓縮和回彈兩個部分,其中右前輪減振器的壓縮部分和左后輪減振器的回彈部分相連,如此一來,當一側的減振器受到壓縮時,對向的減振器便會得到相應的回彈力,以保證車輛在遇到任何糟糕的路況時都能夠從容應對。實際效果則是在經(jīng)過路面的顛簸和起伏時,身處邁凱倫650S的車內,其感受竟然要比乘坐一款廉價的家用小車還要從容和舒適。
方向盤的轉向回饋迅速且精準,當然對于超跑來說這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整個轉向過程根本沒有任何的虛位,轉向回饋的力度偏沉,但整個行程是十分柔順平滑的,所以并不會給駕駛者帶來什么不適感。堅固的車身對轉向的反饋很敏感,無法在開放道路上體驗轉向能力的極限是一大遺憾,但在崎嶇蜿蜒的山路中穿梭,650S展現(xiàn)出更多的是從容,收獲的則是路人的目光。
全系標配的碳陶瓷纖維剎車盤算是新車的另一大亮點,而且在650S上,剎車系統(tǒng)的真空助力泵也進行了升級。以往在12C上為用戶詬病的剎車不夠線性的問題,在650S上早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則是持續(xù)不斷的剎車力和剎車踏板全程線性的腳感回饋,適應起來也很容易,你會發(fā)現(xiàn)這一次,踏板與剎車系統(tǒng)之間更像是一個整體,而非12C上那樣有一些細微的脫離感。
噢對了,邁凱倫650S的Coupe硬頂版本和敞篷版Spider之間還有一些差異,其中Coupe版本的前后重量分布為42.5%/57.5%,而Spider版本則為42%/58%,后者自然在價格上要略貴一些,標準配備的車型之間差價為31萬元。不過除此之外,兩款車型不僅僅在車身剛性上沒有任何問題,甚至性能表現(xiàn)方面也幾乎完全相同,選擇哪一款也就是預算和喜好的問題了。
■ 編輯總結:
又到了要給結論的時候了,簡單來說,650S應該算不上一款全新的車型,但是它確實又給予了每一位駕駛者全新的感受,不同于12C的感受。3年前,當12C推出市場的時候,很多人認為邁凱倫的這步棋走的太過倉促了,而如今的650S更像是對實際并不夠完美的12C的一種修補,更像是一款精雕細琢的藝術品。更漂亮的外觀、更出色的性能、同級別里很厚道的價格,甚至還有比12C還要棒的舒適性,這四點同時集中在一款超跑身上,用以往的觀點來看幾乎是不可能的,邁凱倫做到了。
回到文章的開頭,至此我們應該能夠理解為何廠家以自駕游的形式來安排650S的國內首試了,正如之前所提及的,廠家希望650S能夠成為一臺真正為車主而生的超級跑車,一款能夠輕松勝任長途駕駛的跑車。而在和對手們比造型、比性能之后、比價格之后,邁凱倫650S還能悠閑的拿出豐富的配置、舒適的駕駛感受等殺手锏,若是以綜合能力考量的話,當今400萬元級別的超跑中,邁凱倫650S無愧為最強者。(文/圖/攝 汽車之家 黃正橋)
擴展閱讀——
又一臺精品 搶先實拍邁凱倫650S Spider
//m.bjhplwc.com/advice/201406/820670.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