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汽車人物] 江湖人稱“鋼鐵俠”的埃隆·馬斯克(Elon Reeve Musk)將在2023年3月1日公布“秘密宏圖”的第三個篇章。通過對前兩章的回顧,不難看出馬斯克似乎在按部就班的執(zhí)行著他的計劃或是履行他的諾言。這位科技狂人似乎也不是像他表現(xiàn)出來的那么想一出是一出,在馬斯克的成功道路上也并非我們想象中的一帆風順,“鋼鐵俠”的成長和成功背后都有哪些不為人知和鮮為人知的趣事呢?
“秘密宏圖”前兩章簡要回顧
2006年8月2日,馬斯克在他的博文中首次公布了“秘密宏圖”的四步計劃。1.造一輛電動跑車。2.用賺到的錢開發(fā)一款人們買得起的轎車。3.再用賺到的錢開發(fā)一款價格親民的轎車。4.進行上述三步的同時,提供可持續(xù)能源(太陽能電力);仡櫋懊孛芎陥D”第一章,結合特斯拉之后發(fā)布的產(chǎn)品,我們看到了Roadster電動跑車、首款轎車Model S(參數(shù)|詢價)、價格更低廉的Model 3和太陽燈電池板等產(chǎn)品。起初很多人認為馬斯克在畫餅,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馬斯克的四步計劃逐一實現(xiàn)。
2016年7月20日,馬斯克發(fā)表名為《秘密宏圖第二篇章》的博文,稱10年前的規(guī)劃已處于最終收尾階段,并解釋道其“秘密宏圖”的主要原因是為了讓人們看到特斯拉的愿景和規(guī)劃并非隨心所欲。特斯拉的最終目的是造大多數(shù)人都買得起的車,而非只為富人造車,主要是為了打消人們對特斯拉造跑車的異議。“秘密宏圖”第二章同樣分為四步:1.打造太陽能屋頂并整合儲能電池;2.擴展新能源汽車產(chǎn)品線至所有的主要細分市場(SUV、皮卡和載重卡車);3.開發(fā)安全性十倍于手動駕駛的無人駕駛技術,并通過大規(guī)模車隊實現(xiàn)快速迭代;4.讓車輛閑置時通過分享為你賺錢。回顧“秘密宏圖”第二章的計劃,我們看到了Powerwall和屋頂光伏技術以及Tesla Electric電力零售計劃,暢銷的新車型Model Y、電動卡車Semi和電動皮卡Cybertruck,自動駕駛技術已于2022年11月向北美付費用戶開放,但該技術仍在軟件更新中,而特斯拉“出租車”目前仍未落地。
不善社交的天才書呆子
1971年6月28日,埃隆·馬斯克出生在南非的一個上流社會家庭,父親埃羅爾(Errol)是一名機械和電氣工程師,母親梅耶(Maye)15歲成為模特,21歲就拿下了南非小姐選美大賽冠軍。婚后先后誕下老大“鋼鐵俠”、弟弟金巴爾(Kimbal)和妹妹托斯卡(Tosca)。不過童年時期的馬斯克一直活在父親對母親的家暴陰影中,當時南非的法律不允許女性隨意提出離婚,即便被暴力虐待也無法作為離婚的證據(jù)。直到南非在1979年通過了《不可挽回婚姻破裂法》,31歲的梅耶終于盼來了希望,離婚后一個人打五份工養(yǎng)活三個孩子。
母親的教育方式給了孩子們自由的成長空間,孩子們犯錯也不會受到很嚴厲的責罰,反而有時會讓母親覺得有趣,陪著著孩子們一起大笑。童年的馬斯克就表現(xiàn)出了驚人的學習能力,更是一名合格的書呆子,每天讀書10小時早已是家常便飯,一家人周末出門逛街馬斯克走丟了也不必擔心,去書店一定能找到他,這一點完全繼承了他母親的優(yōu)點;蛟S是因為太愛讀書,社交就成了他的短板,馬斯克小時候總會陷入發(fā)呆的狀態(tài),周圍人和他說話時他也沒有反應,正是因為這種古怪的行為也讓很多同齡人不喜歡和他相處,不過這也讓他更能沉浸在自己的科學幻想世界中。
父母離婚后,最初三個孩子與母親同住,隨后馬斯克和弟弟決定與父親一起生活?10歲時馬斯克第一次在商場接觸到計算機并沉迷其中,但和大多數(shù)同齡孩子不同的是,馬斯克并非沉迷電腦游戲。在他漫長的軟磨硬泡下,終于在12歲那年得到了人生第一臺個人電腦。隨機附送的BASIC匯編語言教學手冊原本要半年才能學完,但馬斯克經(jīng)過三天三夜的鉆研就把所有內(nèi)容都讀完了。迷上計算機的他設計了一款名為《Blastar》的游戲,母親將這款游戲給一些大學生演示時,他們都覺得不可思議,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怎么能設計出這種游戲?于是母親讓馬斯克把這款游戲投給雜志社試試,他照做并收到了雜志社寄來的500蘭特(當時約合500美元),這算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馬斯克14歲的時接觸到了影響他一生的書——《銀河系漫游指南》,在閱讀時他就曾嘗試著找到宇宙中屬于自己的位置。隨著時間的推移,馬斯克也萌生過創(chuàng)業(yè)的想法,他帶著弟弟和幾個表兄弟打算開一家游戲廳,但在辦理營業(yè)許可時發(fā)現(xiàn)必須由成年人來簽署法律文件,而幾個家長們都不愿意簽字,試想如果游戲廳開成了,可能特斯拉就是一家游戲公司了,肯定有一部叫《火星移民》的作品……盡管與家人們在一起時很活躍,但他在學校和同學們的相處并不是很和諧。馬斯克在接受一次采訪中坦言自己也曾遭遇校園霸凌,經(jīng)常遍體鱗傷的他甚至險些被打死,不過也讓他下定決心做一個成功的人,讓那些小混混看看到底誰厲害。
17歲的馬斯克向母親提出搬到加拿大生活,因為南非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遠不如美國發(fā)達,但移民美國難度不小,移居加拿大顯然是最可行的。順利拿到加拿大簽證,帶著母親給的2000美元支票,馬斯克獨自一人踏上了加拿大求學之路。在加拿大打了兩年零工后,馬斯克在1989年入學安大略省金斯頓皇后大學,之所以會選擇這所大學,僅僅是因為他覺得皇后大學的女孩們更漂亮些(渣男基因從那時就已顯現(xiàn)),在那里他遇到了日后第一任妻子賈斯丁·威爾遜(Justine Wilson)。
1992年獲得獎學金后,馬斯克到了常春藤名校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沃頓商學院求學,著手研究他感興趣的太陽能和火箭領域,先后拿下了經(jīng)濟學和物理學兩個學位。1993年,馬斯克和弟弟湊夠1400美元買了一輛1978年生產(chǎn)的寶馬320i(E21),然后開啟了一段橫跨美國的自駕之旅。兄弟倆一路談天說地,不斷進行頭腦風暴,做著他們的美國夢。1994年底,馬斯克撰寫了一篇名為《太陽能的重要性》的論文,教授給他的論文打了98分,論文中有關于太陽能發(fā)電站的應用,在十多年后就成為了現(xiàn)實。
一臺電腦和3000美元闖出來的千萬富翁
1995年,24歲的馬斯克考入斯坦福大學打算繼續(xù)深造攻讀博士學位,但只讀了兩天就退學了,原因是入學前的馬斯克接觸到了互聯(lián)網(wǎng),意識到互聯(lián)網(wǎng)將會以很快的速度發(fā)展并給全世界帶來巨大的影響。學業(yè)的事先放一放,得立刻投入到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中!馬斯克先是給一家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投去了簡歷,但卻被無情拒絕。他心想“你們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于是馬斯克就帶著一臺電腦和僅有的3000美元開始了創(chuàng)業(yè)之路。
得知哥哥要創(chuàng)業(yè),弟弟Kimbal也入伙了。他和弟弟在硅谷建立了名為Global Link的黃頁網(wǎng)站,這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后來更名為Zip2。起初父親資助了兩個兒子2.8萬美元,租用辦公室、獲得軟件許可和購買設備后,經(jīng)費已所剩無幾了。公司成立后的前三個月,兄弟倆在辦公室里省吃儉用寫代碼,身上有味兒了就去基督教青年匯洗澡。在沒有任何創(chuàng)業(yè)經(jīng)驗的前提下,兄弟倆就這么摸著石頭過河式的邊學邊創(chuàng)業(yè)。馬斯克曾說服一個年輕的韓國工程師來Zip2做實習生,有一天,這個實習生開著馬斯克破舊的寶馬320i來上班,一個車輪在行駛途中掉了下來,車軸在路面劃出一道深深的凹槽。接下來他們換了另一輛同樣破舊的車,并噴上波爾卡圓點來點綴車身。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