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摩托車] 近來和摩托車特別有緣,在2021年6月8日,我參加了新大洲本田的新機種發(fā)布會。除了帶來六款新車型,還提到了新大洲本田未來在中國的一些計劃,同時也進行了一些車型的試騎,仿佛讓我回到學生時代每天騎踏板通勤的時光。
這次除了媒體之外,還有各地的經(jīng)銷商一同前來,江蘇蘇州市太倉的新大洲本田太倉工廠。一開始,各個領導對外傳達新大洲本田的策略,在此同時,線上在線間的網(wǎng)友也通過新大洲本田京東官方在線間和新大洲本田百度官方在線間,觀看了本場新品發(fā)布會。
在一個半小時的在線帶貨活動中,共推出了3款新車:NS110L、CBF190TR、RX125以及剛上市不久的新國標電動車S07。兩位主播細致地為在線間的粉絲們講解了新車的特點以及限時特惠活動。期間主播妙語連珠,風趣幽默的介紹讓新車的亮相引來了眾多網(wǎng)友的點贊與互動。新大洲本田為了增加在線的互動性以及優(yōu)惠力度,在在線最后環(huán)節(jié),從眾多參與互動的網(wǎng)友中抽取了一位幸運粉絲,送出S07電動車一輛。將在線活動推向了高潮!
這次發(fā)布的六款車型(依出場順序)分別是Wave110T和Wave110S、CBF150U、CBF190TR、運動踏板RX125、小踏板車NS110L。這次的發(fā)布會除了新品介紹,還有短暫的試騎環(huán)節(jié),騎著這些踏板車讓我想起了以前騎車上學的時光。雖然騎過的車排量越來越大,但是小車的輕松感還是無可取代的,以下就是發(fā)布的車型簡介以及簡短的試騎心得。
● NS110L
本次發(fā)布會比較令人耳目一新的,大概就是這輛NS110L車型,靈活小巧是它的賣點,或多或少讓人想起年少時期的Dio 50(雖然它們的相似之處只有品牌)。735mm座墊高度,靈巧緊湊的車身,155cm身高的用戶也能半腳著地,而且坐墊還有防滑設計,展現(xiàn)出本田品牌的細膩。
以前在學校中常常可以看到騎摩托的女大學生,在停車位里面想把車撐起來卻怎么樣都撐不起來的場面,停車對于女性騎士來說是個噩夢(對于男同學來說可能是一個留下印象的機會)。而NS110L則讓女性車主從停車噩夢中解脫,特定加力桿和R圓弧設計,使駐車更省力,即使身材嬌小的女性也可以輕松完成駐車。
短評:除了上面介紹的配置,NS110L還有雙油門拉線(安全性較高)、獨立后擋泥板,廠家還宣稱它的車架強度足以負荷125c.c.級別的動力,是很有誠意的車型。
● CBF190TR
相信大家應該都對這款車非常熟悉了。略帶復古的造型讓它上街后十分吸引人目光。單缸風冷發(fā)動機排量為184ml,還搭載全LED燈具。這次展出的是新的配色,照片中是借用本田MotoGP廠隊賽車涂裝概念的TR93版本。在此也祝福馬奎茲能夠重回巔峰,再造神話(雖然個人覺得他不在的日子,MotoGP變得更精彩)。
短評:本車十分切合本田的新復古風潮,配色和做工都十分有水準,尤其是全LED燈具看起來檔次感十足。
● RX125
本車最大的改變就是前輪改為12英寸,輪胎尺寸為90/90-12.外形依舊延續(xù)RX125剛硬的線條,動感十足。
短評:RX125的配置不錯,Smar Key、CBS、前12英寸輪圈,外形更是它的賣點,順帶一提,這輛充滿動感的車型是出自一位女性之手。
● Wave110S和Wave110T
這兩款車可說是傳承了本田的“CUB精神”,無論在外觀、性能還是乘騎的便捷性上都是如此。兩款經(jīng)典彎梁車均采用了分體式前擋風板,雨天的時候就知道這個設計有多重要了。上翹的尾部線條,讓車身外形更加順暢協(xié)調(diào),動感犀利。
短評:東南亞地區(qū)非常流行這種彎梁車,通過惡路的能力比踏板更高,上下馬路牙子也比踏板方便,實用性滿分。而且它的坐墊下還有8L的儲物空間,雖然比不上踏板但是比擋車好上太多。廠家宣稱160cm的身高就能雙腳平踏地面,相信是一輛非常容易駕控的車輛。
● CBF150U
對此車有興趣的人,應該正處在事業(yè)的上升期。它雖然沒有華麗的外形,但是實用性絕對足夠。實用、實用、實用,是我對它的第一印象。12L的油箱造型讓我想到本田的CB1300SF。
短評:CBF150U共有3種顏色及小貨架和側(cè)翻大貨架等種配置,能夠滿足用戶日常帶人載貨需求。據(jù)悉,新大洲本田CBF150U還有一個易購的價格!相信它會是您事業(yè)中的得力助手。
● 試騎心得
發(fā)布會期間,新大洲本田精心組織搭建了試乘試駕區(qū)域,除了發(fā)布會上的NS110L和RX125,兩款車型提供試駕,另外還有CM300、CB300R和NSS350。每一輛車我都短暫了試騎了一下,雖然氣溫超過30°C,但是騎車帶來的愉悅感還是十分足夠的。以下是我的簡短心得:
● RX125-起步輕快
因為很久沒騎過200ml排量以下的踏板車,本來預期動力表現(xiàn)應該會讓人感到緩慢,不過實際試駕之后,我認為動力表現(xiàn)還算不錯,12英寸的輪圈只配置在前輪上,視覺效果不錯?赡芎芏嗳擞X得后輪應該一并改成12英寸,但是成本增加了,對動力也更加不利,座高還會更高。前12英寸后10英寸的配置,應該是兼顧視覺和實用的最好方案。
● NS110L-動力輸出接近125車型
雖然隨著速度的上升,你還是能察覺查了15ml的排量對加速仍有影響,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廠家考慮到女性車主,刻意將動力曲線調(diào)的比較柔和,但和之前試騎的RX125相比,并不會讓人有天與地的感覺,動力方面完全夠用,掉頭更是輕松靈活。
● CM300-輕松的騎乘感受、底座高帶來高度親和力
最近身邊很多人在問CM300的信息,可見其熱度之高。雖然此車并不是我感冒的類型,但是試騎之后讓我對它有些不一樣的看法,首先是它的坐姿比我想象中更加前傾,另外它的操控感非常靈活,原本以為拖曳距較長的車款操控起來會比較笨重,但事實并非如此。
● CB300R-更加運動的騎乘感受
如果CB300R早幾年上市,我就不考慮CBR300R了。它的動力明顯更加直接,在5、6000rpm時油門反應更加暴躁,剎車也比CM300或是CBR300R更好,前叉雖然有些軟,但是除了能保證舒適性,還能確保前輪不會突然失去抓地力。另外,本田這臺單缸發(fā)動機的運轉(zhuǎn)品質(zhì)和聲浪都屬單缸機中的佳作,有些人甚至第一時間沒能聽出它是一臺單缸機,對于振動的抑制也很不錯。
● NSS350-坐高偏高、低重心的操控感
踏板車的便利性非常之高,但是小排量踏板的動力只能說在市區(qū)里堪用,如果你所在的地方多山或是能上高速公路,排量較大的踏板可說是兼顧動力和便利之選。這款車的動力輸出反應很迅速,座高雖然高,但是讓人感覺重心很低,如果坐墊下的儲物空間能再大一些就更好了。
● 結論
本田身為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摩托車生產(chǎn)廠家,產(chǎn)品覆蓋層面非常廣泛,當年HY戰(zhàn)爭時,本田已經(jīng)展示過它們的能耐和火力了。雖然這次發(fā)布的新車款對于某些人來說可能不夠“新”,不過從發(fā)布之前,新大洲本田各個領導的發(fā)言,能看出未來新大洲本田將會更注重用戶的生活話體驗,而不僅僅只是將摩托車當作一種交通工具,相信未來新大洲本田會為各位用戶帶來更有趣的產(chǎn)品。(文/圖/攝 汽車之家 張立祥)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