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摩托車] 在國產摩托車大力推出新產品時,進口品牌在國內開始注重兩輪車的安全駕駛技巧,我們熟知的幾家摩托大廠每年都在全國舉辦不同等級的駕駛培訓,這次我參加了本田(中國)舉辦的大排量摩托車基礎駕駛技巧培訓,請來的日本老師一絲不茍教學態(tài)度讓我感受頗深,希望本篇文章能夠幫助到各位摩托車愛好者。
整個駕駛培訓由淺漸深,主要針對大排量摩托車更適用,不過擁有500cc以下小排量車型的摩友也別擔心(因為本田大貿摩托車最小排量只有500cc車型),這些基礎駕駛技巧,同樣適用于所有車型。
車輛介紹:
分給我的是一輛本田CB650F,在國內來講這是一款中等排量相對最貴的,但又是進口四缸發(fā)動機摩托車里價格相對最低的車型,廠商指導價97200,水冷直列四缸649cc發(fā)動機,聲音渾厚好聽,這讓我停車怠速時總忍不住轟幾下油門。整車配置一般沒有過多電子安全裝備,前320mm雙剎車盤(后240mm)配合日清剎車卡鉗(帶ABS)效果出色,機械拉線式離合器手感輕巧,車輛操作靈活,加速順暢,整體除了車把稍有些偏低之外,幾乎沒啥可挑,對了,進口到國內后最大功率被閹割(海外66千瓦90馬力,國內56千瓦76馬力)。
另外,這次與廣州本地本田車友一同參加駕駛培訓,大家使用的全部都是自己座駕,有CB500X、CBR500R、非雙(CRF100L)等國內本田熱門摩托車,無論任何車型均適用于本次基礎駕駛培訓。
教練簡介:
氏家幸作,48歲,不僅擔任本田(日本)摩托車安駕教練,在日本還為警察機構培訓兩輪技巧。通過本次為期一天的學習,深刻感受到日本教練對基本駕駛技巧的重視,現場教學很有耐心,態(tài)度認真。雖然本次只是初級駕駛技巧課程,但這位日本教練仍可以進行中、高等級的騎行培訓。
第一節(jié)課:準備工作
一般參加活動,在場所有參與者都會很興奮的希望盡快駕駛車輛,不過這次不同,長距離騎行被安排在第二天,而培訓課程開始,第一步是要做好準備工作,教練帶領大家進行全身活動,把身體舒展開了才能更靈活的操控車輛。再者,教練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習慣,就是建議每次上下車不要使用邊撐,自行扶好車輛后完成上下車動作,目的是為了適應、利用摩托車自身中心平衡點,加深對車輛的了解。
第二節(jié)課:起步停車
我相信肯定有人會說起步停車都不會的話還騎什么車呀!這倒是不假,但往往在路上通過起步或停車就能很明顯看出駕駛者是否新手,因為大部分摩托車都是手(腳)動變速箱,新手起步時很容易暴露油離配合順暢程度,而停車時又容易左晃右歪的,新手熟練掌握大排量摩托車起步停車,可以提高騎行自信心。訓練方法是在一定長度的直線上擺上間距較近的樁桶,每到一個就剎車停下,反復多次聯系。
當學員們完全熟練用前后剎車停車,再練習單獨使用前剎或后剎車將車輛停止,完全掌握每一個制動停車方式。
第三節(jié)課:車輛加減速
熟練起步停車后,接下來開始練習加速減速環(huán)節(jié),別看如此簡單的駕駛動作,這對騎車姿勢也是尤為重要。此環(huán)節(jié)我就發(fā)現自己騎車時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加速剎車重心轉移,正確的應該是加速時上身前傾,剎車時身體靠后,平衡、抵消車輛加減速帶來的重心轉移,多年錯誤騎行導致我相反騎行動作有些難糾正,需時刻提醒自己,反復練習后變成習慣動作才行。
教練提醒練習時盡量把車剎到最慢,但不要完全停住,不要使用離合器,掌握一擋臨界點,加速均勻不能過猛,盡量讓車輛順暢行駛,避免給大油門。這項練習也是為了下午的繞樁項目做鋪墊。
第四節(jié)課:緊急制動
汽車很多時候發(fā)生小事故都是因為新手不敢大力使用剎車,對于摩托車新手來講更是一件恐怖的事情,因為兩個輪子特性,如果沒有ABS車輛很容易在緊急剎車時發(fā)生側滑,后果那是相當嚴重。在教練的正確指導下和封閉場地內練習,可以放心大膽去嘗試騎行時緊急制動,教練要求大家加速到50km/h盡量保證制動到最短距離,但不要剎到啟動ABS。
很多人都知道,通常摩托車前后制動比例在7:3,如果你經常習慣大部分只使用前剎車,那么請改掉這個習慣,畢竟前后剎車同時使用才能保證最短的剎車距離,不要等到緊急關頭才想起用后剎,那時恐怕已經晚了,記住習慣成自然。多次練習后大家會充分了解到究竟使多大力度可以安全急停,在日常騎行中減少意外發(fā)生。
第五節(jié)課:S形繞樁
很多人畏懼大排量摩托車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車重較大,正常直線騎行可能沒什么問題,但一旦遇到低速行駛加轉向的話,缺乏經驗和車感的騎士可能就會緊張慌亂,所以當大家熟悉了加速、剎車和重心轉移后,S型繞樁練習便是一項重要的進階項目,教練要求需要進行一段直線完成加減速動作后,以最小入彎角度進行繞樁。
別小看加速前傾減速后移的駕駛動作,在短暫的直線行駛中很難熟練完成,之后還要迅速轉彎,所以在場的每個人幾乎都在進行連續(xù)5次以上的練習后才逐漸進入狀態(tài)。這個項目不僅考驗駕駛者身體協(xié)調能力,還會熟練掌控低速駕駛進行調頭彎的技巧,需要注意的是轉向時目光不要盯著眼前,而是看著要去往的地方。
第六節(jié)課:直線繞樁
在此環(huán)節(jié)開始之前,氏家教練跟我們說,在日本考取摩托車駕照時,直線繞樁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5個樁桶每個間隔4.5米,需順暢騎行完成繞樁(5秒鐘通過)。開始之前我并不認為這個環(huán)節(jié)難度有多大,而且教練把樁桶間的距離加長到每個間隔7米(總共10個樁桶),但教練還是要求在繞樁過程中使用前面學過的加減速配合細微的重心轉移來完成直線繞樁。
實際體驗中,一上來按照緊湊的加減速方法完全找不到節(jié)奏,由于技術不夠熟練,到后來只能怠速溜車通過繞樁,最后每個人練習多達10次以上才慢慢掌握正確駕駛繞樁節(jié)奏。之后有學員提出縮短樁桶間距離,最好能達到日本駕校標準,最終教練衡量后,調整了后5個樁桶,每個間距5米,結果實際上車練習,很多人幾乎無法做到加減速通過,剛開始能保持不碰樁桶就很不錯了,后來速度有所提升,不過如果按照標準4.5米5秒通過的標準,恐怕在場學員還要苦練一番。
第七節(jié)課:綜合繞樁
根據大家一天所學的駕駛技巧,教練把場地變成一半之前繞樁一半S型繞樁,我們每個人先進行頻率較高的直線繞樁環(huán)節(jié),然后再完成加減速控車S型繞樁,此時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掌握學到的控車技巧,最后一個訓練環(huán)節(jié)自然駕輕就熟,大概來回連續(xù)30次練習才結束這個環(huán)節(jié),下來后每個人駕駛信心明顯提升,雖然在場地騎了一天已經非常疲憊,但對車輛掌控絕對連升多級,真正做到心中有譜。
最后:
結束所有練習項目,教練講到還有一個趣味競技小比賽,本來我以為要比賽所有學過的項目,正鼓足勇氣準備上車一搏,結果教練說比賽的項目是看誰最慢通過一塊停車位的距離,教練先做演示,腳沾地或壓到左右兩邊的線都視為結束,最終他以23秒多的時間完成,然而我們所有學員沒有超過10秒鐘的。
結語:
比賽結束后我心中不禁感嘆此次培訓完全不會讓人有爭強斗勝的騎車心態(tài),一切都以安全為主。此前我也參加過其他摩托車品牌的駕駛培訓,當然對騎行技術也有很大幫助,不過這次本田安駕培訓倒是讓我很意外,所有培訓項目都是最基礎的駕駛技巧,經過整整練習一天后,大大提升騎行信心,就好像該品牌造車理念一樣,它不一定是最快的,但很有可能是你騎過最穩(wěn)、最順的摩托車。(圖/文 汽車之家 朱旭冉)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