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資訊] 相信大部分朋友對MG(名爵)這個品牌的認識,是從MG被收購開始的,而這個品牌為人們所接受則是從上汽接手MG并推出MG6以后。可能很多朋友只知道MG是一個來自英國的品牌,卻不知道MG從生產第一輛車到現在已經有90年的歷史。更不會知道這個來自英國并擁有悠久歷史的品牌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叱詫歐洲各類大型賽事。由于一些經歷編輯曾長時間接觸過MG汽車,對MG所表現出來的運動性非常欣賞,而同時MG汽車將英國人的優(yōu)雅和激情完美的結合更是讓人著迷。下面編輯將會在下面的文章中為大家簡述這個擁有卓越運動基因的品牌歷史。
作為工業(yè)革命發(fā)源地的英國,英國人對機械的癡迷使得在英國誕生了很多推動世界變革的發(fā)明。英國著名發(fā)明家詹姆斯·瓦特對蒸汽機的改進,徹底的使歐洲從手工勞動生產向機械生產的轉變,推出了人類社會文明的發(fā)展。而MG品牌就是在工業(yè)化高速發(fā)展的時期出現的。如果說德國大眾汽車的初衷是為了制造人人都能負擔的汽車,那么MG的初衷就是制造人人都能擁有的運動型汽車。
MG的全稱為Morris Garages(中文:莫里斯車廠),這是英國人威廉·莫里斯創(chuàng)立銷售汽車的一個車行。1877年莫里斯出生于英國的伍斯特。3歲時,他就隨家人來到牛津。15歲時,便離開了學校。19世紀的中晚期,自行車作為一種便捷有效的交通工具風靡歐洲,當時流行前輪大、后輪小,前輪驅動的自行車,人在騎這種自行車的時候會坐得非常高,英國人對這種自行車非常喜愛。直到現在,仍然沿用著這種自行車設計。
『威廉·莫里斯全家福,右起第二個為威廉·莫里斯』
在當時背景的影響下,牛津的周圍出現了多家大小不一的自行車工廠。所以莫里斯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修理自行車。年輕的莫里斯對工作勤懇認真,但是有著遠大理想的他并不滿足于現狀,他想成為汽車工業(yè)家。一個偶然的機會,莫里斯接觸了汽車,憑借著對機械的天然感受力和執(zhí)著的熱愛。這個思想活躍的英國人靠著家里給的4英鎊起家,從此開始了他的汽車之旅。
『MG早期工廠照片』
1910年威廉·莫里斯在英國牛津建立了Morris Garage,33歲的威廉·莫里斯成為牛津的首位汽車銷售商,同時也是牛津最大的經銷商。通過原始的積累,7年之后,也就是1920年,莫里斯終于實現了做一個汽車工業(yè)家的夢想——第一輛莫里斯汽車在小鎮(zhèn)考利(Cowley)被制造出來。這一刻起,威廉·莫里斯實現了做一個汽車工業(yè)家的夢想,Morris Garage也開始從汽車銷售轉為汽車生產。
1922年,另一個對MG的發(fā)展有深遠影響的人加入了MG,這就是塞西·金伯爾。金伯曾先后在好幾家汽車公司工作過,他是一名狂熱的車迷,尤其熱衷于跑車,并且相當有設計天賦,他設計出很多優(yōu)美的的車身造型。
當時英國的汽車市場在跑車方面幾乎是空白,金伯就是在這種汽車市場上看到了這樣一種機會。所以他很大膽地修改了莫里斯汽車,將一個普通的莫里斯考利底盤降低并且與明顯屬于運動線條的兩座的輕便車身相匹配。從那時開始,MG便以其獨特外形、性能優(yōu)良、運動風格、強勁動力聞名于世。從此之后,它便一直詮釋著“英式運動”的含義。
● 1924-1928 14(28)/14(40)/18(80)
1924年3月MG生產出了它的第一個系列產品14/28。“14”代表了當時英國概念的馬力級別,而“28”則代表了其自身的實際輸出功率。當時的英國正受到新藝術設計風格的影響,主張以簡單的立體幾何形式來體現立體主義精神。MG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創(chuàng)新性的采用了“牛鼻子”的設計風格,形成特殊的車身造型,讓整個車身看起來極具張力和吸引力。
『MG 14(28)』
另外,為了標明這款新車不只是對莫里斯汽車的修改,金伯運用了英國圣公教會天穹的極具張力、堅定、穩(wěn)固的八角形形狀來作為MG的標志,從而使得原先橢圓形的MORRIS車標讓位于八角形車標。這個車標一直延續(xù)到現在,也見證了MG的發(fā)展歷程。
當時英國的跑車市場一片空白,金伯憑著自己對汽車的熱情與汽車設計上的天賦,抓住了公司發(fā)展的無限機遇,帶領著他的同事們對這款車型進行全面而細致的改進。他們拉平簧片,這樣可以調低底盤。調整方向盤的傾斜度,使車開起來更加動感。同時提供不同半徑的輪轂,因為選擇不同的輪轂可使車看起來更有流線型。而一輛敞篷車僅350英鎊的價格更使得14/28的需求量急增。MG憑借14/28獨特的魅力、動感的造型在競爭中處于優(yōu)勢的地位。
『MG 14(40)』
1926年末,MG完成了從“牛鼻子”到“平鼻子”的轉換,平置式散熱器汽車最終成為眾所周知的14/40車型。它擁有新的底盤結構——寬而短的軸距,并且比原來的略重一些。發(fā)動機的實際輸出功率為35馬力,最高的速度則達到了96km/h。可以預想到的,這款車型在那個時期是非常走俏的。
1928年,MG推出了新車型18/80 SIX。18/80 SIX是MG第一款擁有垂直進氣隔柵的汽車,在其后的20多年里,英國汽車都使用這樣的外型設計,自此MG開始樹立起自己獨特的外形風格。同時它也是MG第一款采用六缸發(fā)動機的汽車。發(fā)動機排量為2468cc,發(fā)動機蓋和配氣機構均采用單頂置凸輪軸,并且配置了標準的三檔變速箱,至于制動系統則利用連桿和繩索進行操作。由于使用了較強的氣缸體和雙SU汽化器,功率可達到60馬力。而在道路測試中,該款車的實際輸出功率則能輕松達到80馬力。這樣的動力在當時,可以讓它的駕駛者在英國的鄉(xiāng)間小道上暢快體驗一番飆車的樂趣。
『18/80 SIX』
● 1928-1932 M-Type Midget
同樣是1928年,MG還推出了M-Type Midget,這款車的速度可以達到64km/h。而價格卻只需要175英鎊。車子一上市便受到極大歡迎,在以后長達半個世紀的歲月里它的地位都不曾被撼動。這種微型車底盤的軸距約為1981mm,輪距約為1067mm,并配有沃爾斯利新設計的四缸發(fā)動機。M-Type Midget在動力單元的前方垂直裝置了發(fā)電機和頂置凸輪軸配氣機構。
『MG M Midget』
1930年,MG在Midget M的基礎上制造了一款雙十二版的Midget。這個名稱來源于布魯克蘭(Brooklands)“雙十二”賽車比賽。同年,雙十二版的Midget在這項賽事中一鳴驚人,勇奪團隊獎的桂冠。這是MG早期所獲得一個最重要的獎項,令MG名聲大震。
● 1932-1934 J1/J2 Midget
1932年,MG推出了J型Midget車型,代替了M Type Midget車型,這是當時最新的一款跑車,車速快,外形優(yōu)美。這款車型的大部分組件都是從原先的車型中延續(xù)的,同時工程師對部分零部件進行了創(chuàng)新。J型車是MG第一輛采用軸距為86英寸(大約1184毫米)底盤結構的車型。輪胎尺寸為42英寸(大約1067毫米),采用了并不是太合適的直徑為8英寸用拉索操縱的鼓式制動器。它的四檔變速器是從其他的Midget和Magna車型演變的。
『J1 Midget』
『J2 Midget』
J型車的高轉速四缸發(fā)動機讓J型車的最大功率達到了36馬力,幾乎大于所有采用六缸發(fā)動機的Midget和Magna車型。它的誕生宣布著采用氣門橫流式氣缸蓋和雙SU化油器的時刻已經到來。
● 1934-1936 K3 Magnette/NA Magnette
1932年-1934年開始設計的K3 Magnette車型就是MG早期出產的汽車中激情與速度的典型代表。它的軸距為2393mm,并采用了約為330mm的鼓式制動器。并搭載了單頂置凸輪軸六缸發(fā)動機,同時提高了發(fā)動機的功率。K3 Magnette車型的排量減少到了1087cc,被列入容量為1100cc的等級系列之中。這款汽車在橢圓形賽車跑道上的速度輕松達到了168km/h,最高速度甚至能達到176km/h。這在1930年早期生產的排量為1100cc的汽車當中,幾乎沒有一輛車可以做到。小排量卻有著如此的速度,讓MG的車迷一想起都會感到熱血沸騰。
1933年K3車型在英國的零售價格為795英鎊,是同一級別的J2車型的四倍,銷售也有所限制。但是這并不重要,因為制造K3車型的目的就是為了汽車比賽。雖然由于價格的原因銷售狀況并不理想。但是塞西爾·金伯已經從開發(fā)汽車的過程和失敗經歷中找到了可以令跑車成功的方法。
『K3 Magnette』
1934年剛一出廠它就在法國勒芒24小時比賽中獲得第四名。此后K3 Magnette車型贏得了無數的比賽,多次打破世界速度紀錄,被車迷們親切的稱為“競賽怪獸”。毫不夸張得說K3 Magnette車型的速度歷史就是20世紀30年代汽車比賽紀錄史。它堪稱MG在英國汽車歷史上顯著的成就。
同年春天,MG推出兩款新車型。一款是PA Midget,它代替了受大眾歡迎的J2車型;另一款車型是NA Magnette。這兩款車型使用了MG新研制的四缸和六缸發(fā)動機,同時兩款車的車身更為寬大,裝備更完善,整車重量也稍有增加。
『PA Midget』
實際上,NA Magnette車型采用了加長軸距和輪距。這款車型的軸距是MG歷史上首次達到96英寸(約2438mm),也是第一次采用45英寸(約1143mm)的輪距。并采用了更加堅固的底盤,以提高車身行駛的穩(wěn)定性。而PA Midget車型則采用了鼓式制動器,新款Bishop凸輪轉向器。
『NA Magnette』
動力方面,NA Magnette車型,擁有1271cc排量的發(fā)動機,交流式汽缸蓋,而且一直采用了雙半拖式汽化器,一對精制的排氣歧管。汽缸蓋和汽缸體都是重新鑄造的。
二十世紀30年代末,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戰(zhàn)爭的陰云籠罩著整個歐洲大陸。MG同英國其他的汽車生產商一樣,在二戰(zhàn)中也轉為了軍工生產,主要生產飛機發(fā)動機。這一階段為MG累積了豐富的發(fā)動機技術,為以后攀向顛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1933年到1939年,MG的年銷量從5000輛很快提高到了11,000輛,凈利潤從7500英鎊猛增到20萬英鎊。這段日子成為MG最難忘的歲月,也是MG最為輝煌的時代。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