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初步海選] 如今雖然SUV當道,MPV當紅,但是三廂轎車仍然在中國消費者心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所以市場基數依然龐大。三廂轎車“有頭有尾”的端莊形象是其先天優(yōu)勢,但是現在消費者對于緊湊型家用轎車的要求越來越高,端莊好看上檔次是最基礎的要求,動力、經濟性、空間、舒適性、科技配置等任何方面都不能有明顯短板才能贏得市場,因為用戶們“不將就”。今天為大家推薦四款15萬級別緊湊型三廂家轎,應該可以滿足各位的胃口。
上汽大眾朗逸
官方指導價:12.09-15.09萬元
朗逸是緊湊型家轎陣營中的常青樹,多年穩(wěn)居中國轎車銷量榜頭排,并且也是上汽大眾的銷量基石。亮眼的銷量戰(zhàn)績就是其良好市場口碑的有力印證。新款朗逸前不久剛剛上市,一款車型兩種外觀的產品布局,也讓朗逸這顆“老樹”煥發(fā)了新的活力,同時提供3種動力系統,7種車身顏色,用更多選擇來滿足更多個性化需求。
外觀設計的高端感是大眾家族的傳統藝能,新款朗逸在前臉上進行了優(yōu)化,但又保留了朗逸系列的經典元素,做到了新鮮但不陌生。仔細觀察,新款普通版朗逸的進氣格柵變得更有存在感,橫向鍍鉻飾條更寬,與帶透鏡的LED前大燈組形成整體設計,這也是最新款大眾車型統一的風格。星空版車型的前中網則更顯年輕動感,格柵圖案是點陣星空樣式,其他裝飾條還都進行了黑化處理,尾部增添了黑色小鴨尾擾流板,一下子就有了運動車型的味道。側面和尾部的變化不大,輪轂增添了新設計,尾燈擁有熏黑處理,燈光圖案做了優(yōu)化調整,排氣做了隱藏處理。
新款朗逸內飾的提升非常明顯。最吸引眼球的是12英寸懸浮式中控大屏,為車內的科技氛圍提升做出了巨大貢獻,車機的背景被設置成了黑色,這點十分聰明,看上去就是無邊框屏幕的感受,確實高級感滿滿。這款新車機搭載了最新MOS 3.X智慧車聯系統,可實時更新地圖,智慧預測導航,更有情感化的語音助理,還包括行車記錄儀等功能,更驚喜的是同時配備了無線CarPlay和無線CarLife功能,這對于手機重度用戶來說是最大的福音。另外,10.25英寸的全液晶儀表進行了界面優(yōu)化,看上去科技感更強。
新款朗逸的內飾質感也大大提高,中控面板取消了號稱指紋收集器的鋼琴烤漆材質,換用皮革面料加銀色裝飾條,同時門板也用皮質包裹,不僅摸起來舒服,看上去也上檔次。新設計的打孔皮質座椅美觀和舒適度都有很好地保障。對于星空版車型來說,上述內飾部分都采用了紅色縫線或紅色裝飾條來凸顯運動年輕感。同時,頂配車型主駕還擁有8向調節(jié)和加熱功能的電動座椅。在內飾上能看出上汽大眾的細心和對用戶需求的精準把控。
動力方面,新款朗逸一次性提供了3種完全不同的動力總成,這在當下是很少見的,除了1.5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6AT和1.4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7速雙離合變速箱外,新增了一款1.2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7速雙離合變速箱的動力總成,成為此次海選唯一的非CVT變速箱選手,并且渦輪增壓車型也可以加92號汽油,油價高漲的時代這是個好消息。更多的選擇滿足更多的人,這應該是上汽大眾想做的。
大眾的底盤是其強項,朗逸之所以能在轎車市場領先多年,跟其優(yōu)秀的駕乘品質有著直接關系,前麥弗遜后扭力梁是該級別車型的常規(guī)配方,但是朗逸卻取到了支撐性和舒適性的平衡點。同時,新款朗逸全系標配了AEB自動剎車輔助,除了最低配車型外,中配和高配分別搭載了定速巡航和全速自適應巡航功能,對于駕駛便利性提升非常明顯。
上汽通用別克威朗Pro
官方指導價:12.99-15.89萬元
全新威朗Pro去年9月正式上市,共推出了5款車型,其中普通版的威朗Pro有3款,主打運動的威朗Pro GS有2款。別克家族的設計自成一派,在年輕感和豪華感方面營造得很到位,尤其是GS系列車型,在動力性能上十分突出,贏得了不少年輕人的喜愛。
全新威朗Pro作為換代車型采用了官方稱之為“雕塑美學”的設計語言,貫穿式的“飛翼”前格柵與前大燈組相連,看上去十分時尚,而GS車型則采用了全面黑化的前格柵,體現了主打性能運動的風格。新一代威朗Pro相比上一代在車身尺寸上有所縮減,軸距保持不變,這種“反向”情況在換代車型中不多見。
內飾方面,全新威朗Pro進行了全新設計,采用了液晶儀表+中控屏幕懸浮式雙聯屏,兩塊屏幕尺寸均為10.25英寸。其中液晶儀表提供了兩種界面風格,增加了2D/3D地圖導航,非常有科技感。車機搭載了eConnect 3.0車聯系統,擁有語音交互、高德在線導航等功能,配備CarPlay和CarLife,但只支持有線連接。同時,空調系統只是單溫區(qū)用旋鈕控制的自動空調,與朗逸的雙溫區(qū)觸摸按鍵控制來說檔次感略遜一籌。
全新威朗Pro在內飾用料方面采用了多種材料混搭拼接的方式,形成了較強的層次感,在GS運動車型中也使用了紅色縫線進行點綴,整體品質感出眾。雖然整車尺寸縮小了,但是內部空間還是足夠日常使用。座椅配置方面威朗Pro最高只提供6向調節(jié)+座椅加熱,與朗逸有一定的差距。
動力全新威朗Pro的強項,新車全系搭載了第八代Ecotec1.5T四缸發(fā)動機,擁有本次推薦四款車型中最大的功率輸出為184Ps,匹配了模擬7擋的CVT變速箱。因為動力方面的優(yōu)勢也讓全新威朗Pro成為了很多年輕人關注的車型。
底盤方面,全新威朗Pro在后懸架采用了帶瓦特連桿的扭桿梁非獨立懸架,在動態(tài)駕駛上更有運動車型的風格。但是隨著車速的提高,車內的路噪會有明顯提升。另外沒有配備全速域定速巡航讓人有些遺憾。
東風本田思域
官方指導價:12.99-16.39萬元
2022款東風本田思域同時提供三廂和兩廂兩種車型,此次推薦的是三廂車型。本田思域本身是一款很有話題性的車型,去年9月換代的新款車型正式上市。相比上一代車型2022款本田思域在設計上收斂很多,顯得更成熟,但依然是同級非常有運動風格的選手。
新款本田思域在外觀設計風格上向其同門老大哥雅閣靠攏,少了一些鋒利多了一些沉穩(wěn)。新款思域的軸距進行了加長,達到2735mm,進而從側面看整車更顯修長,但是應有的運動感被保留,黑色的裝飾板以及后部的鴨尾擾流板和雙邊共雙出排氣,都更對年輕人口味。
在內飾方面,新款本田思域做了很大升級,但是相比其他的三款車型還是顯得非常簡約,懸浮式中控屏幕有些突兀地豎立在中控臺上,并沒有采用全面屏,在屏幕旁邊還設置了旋鈕和按鍵,所以中控屏幕的尺寸最大只有9英寸,低配車型為7英寸,但是車機功能還是很豐富齊全的,但只提供有線連接的CarLife,手機映射方面對蘋果手機用戶不太友好。10.2英寸的液晶儀表顯示很清晰,UI設計很漂亮,這對于本田車型來說實屬不易。
新款本田思域的內飾用料確實有明顯提升,大面積的軟性材料包裹,座椅采用了皮質和翻毛皮的拼接材質。同時,在乘坐空間上新款本田思域比上一代有所進步,應該是軸距增長的功勞,但也導致了后備廂空間被侵占。在頂配車型上,思域的主駕駛座椅沒有提供座椅加熱功能,對于4款車型中最貴的選手,這有些不應該。
身為“買發(fā)動機送車”的本田,新款思域依然搭載了1.5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分為高低功率兩個版本,最大功率分別是129馬力和182馬力,最大扭矩分別是180N·m和243N·m。全系標配CVT變速箱,粉絲期待的手動變速箱沒有提供。
底盤方面,本田思域的配置會更高一些,后懸架配備了多連桿式獨立懸架,但是調教方面卻是舒適取向。思域在駕駛輔助功能方面十分齊全,同樣擁有全速域自適應巡航,但讓人有些不解的是,頂配思域沒有配備前駐車雷達。
東風日產軒逸
官方指導價:11.9-14.49萬元
東風日產軒逸可謂是上汽大眾朗逸的老對手,在轎車細分市場銷量榜上你來我往交替成為銷冠,銷量印證實力,軒逸在各方面也展現出了老將的風范。2022款日產軒逸于去年9月上市,共推出了4款純燃油車型。
在外觀設計上,軒逸使出了與思域相同的招數,就是向自家大哥天籟靠攏,前臉采用了最新的V-Motion 2.0設計語言,讓整車在視覺上更顯寬大。在外觀細節(jié)方面,軒逸沒有采用過多復雜的元素,盡量保持簡潔,相比上一代車型氣質年輕了許多。
內飾方面,新款軒逸在設計上略顯保守,但是在色彩搭配上采用雙拼色,避免了老款的單調感,頂配車型中控屏幕尺寸僅為8英寸,是4款車型中最小的,在如今的市場中確實有些拿不出手,并且車機還沒有CarPlay和CarLife功能,功能拓展性上大打折扣,內部自帶功能也不算豐富,儀表也只是機械指針+小液晶屏的方式?萍几泻透呒壐袪I造上,日產軒逸確實顯得不足。
但在用料和做工方面軒逸的表現則無可挑剔,大面積的軟性材質包裹,舒適性得到了充足的保障。日產“大沙發(fā)”的美名在軒逸這里也被完美詮釋,菱形紋理的座椅進一步提升車廂的檔次感,并且十分的舒適,頂配車型主駕座椅與新朗逸一樣提供了8向調節(jié)但是沒有加熱功能,這一點軒逸沒有與對手拉齊有些意外。并且軒逸是這次海選中唯一一款不支持后排座椅放倒的車型,這限制了軒逸的載物空間拓展,實用性大大降低。
動力方面,軒逸搭載第三代HR16自然吸氣發(fā)動機,排量為1.6L,最大功率139馬力,峰值扭矩169N·m,動力夠用但算不上十分充沛,匹配了CVT變速箱,談不上太多駕駛激情,勝在燃油經濟性。
軒逸同樣采用了前麥弗遜后扭力梁的懸架形式,調教取向是以舒適性為主,濾震性能表現良好,在城市道路上駕駛非常平順,相比老款會更有韌性。新款軒逸同樣在頂配車型上提供了全速域自適應巡航功能,保證出行便利性。
總結:
今天推薦的四款車型都是緊湊型家轎市場的當紅車型,但是這些車型在做產品規(guī)劃時都有各自的考量,產品優(yōu)勢也不盡相同。別克威朗Pro擁有更強的動力,本田思域擁有高規(guī)格的底盤配置,日產軒逸舒適省油。新款大眾朗逸耍了個“小聰明”,大部件上提供了多種選擇,小的細節(jié)盡量高的配置,這樣滿足了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最終達成“啥都要 不將就”。當然,這四款車型都是同級的優(yōu)秀強者,總有一款能對你口味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