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方向盤奧迪(進口)-奧迪A3(進口)
中控方向盤
■ 內飾增加電動按鍵和混動狀態(tài)顯示
內飾也是遵循和外觀一樣的設計理念,盡量不改變原來的造型,以e-tron標志來表明身份,進入車內如果不細看是不會發(fā)現(xiàn)這些改變的,尤其是在后排,更是不容易察覺到這些標志,也反映出設計者希望大家以平常心,像對待普通車型一樣來駕乘這款車。
內飾方面,奧迪的做工品質和設計一直都是各大品牌競相模仿的典范,而寶馬118i的這套內飾相比其上一代車型來說,同樣受到了消費者的高度認可。進一步體驗后,我們認為奧迪A3的中控臺在造型更偏家居風格,做工細節(jié)、材質處理等方面的感觀品質要明顯強于寶馬118i。反觀后者,其中控臺設計則更偏重于營造濃烈的車內駕駛氣氛,使人身處車內更易產生駕駛欲望,但是在細節(jié)設計和做工方面則相對粗枝大葉。
奧迪A3的方向盤皮革很細膩,按鍵的功能很豐富,回饋質感也很棒;寶馬118i的皮革則較為粗糙,但握感更粗實,紅色縫線也更討人喜歡。至于手感方面則純粹看個人喜好,比如我的同事李店斌和盛元珺就偏向118i,我則更喜歡奧迪A3的方向盤。
儀表盤的造型上兩款車還是延續(xù)了自身品牌的傳統(tǒng),奧迪A3的儀表盤和其他奧迪車型一樣富有科技感,紅線區(qū)域直沖8000rpm,中間的大號彩色LCD信息也很豐富;相比之下,寶馬118i則極盡簡潔,力求讓駕駛者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駕駛本身。
娛樂系統(tǒng)面板上,奧迪A3配備了可升降式的LCD屏幕+MMI人機交互系統(tǒng),很顯檔次,并且整個面板給人的感覺就是精致易用。和奧迪A3相比,寶馬118i也配備了iDrive系統(tǒng),不過液晶屏幕不能夠升降,音響和雙區(qū)恒溫空調面板的易用性和奧迪A3不分伯仲。
除此之外,奧迪A3沒有配備一鍵啟動功能,而寶馬118i則比奧迪A3多了一鍵啟動、自動啟停、主動限速以及駕駛模式選項。
A3的內飾也以做工精細見長,中控臺頂部以及門板大面積使用軟材質,其它內飾部位裝配得也很牢固,除了門板儲物格外圍的模具結合縫略顯明顯,其它地方都難以讓人挑出毛病。此外我們測試的這款車在一些很細節(jié)的部分都采用了軟質材料,很上檔次。
可以說,在高端緊湊型轎車陣營里,A3絕對有一技之長。嚴謹?shù)墓に囈约皟?yōu)良的用料做工都是這個級別中它做得數(shù)一數(shù)二的地方,尤其是出風口這個小零件大有玄機,通過很簡單的動作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出風方式,或溫和或直接。
在做工和內飾豪華感的營造上,A3這次干得很漂亮,特別是選材甚至有超越在此方面造詣頗深的奔馳。當然,低配車型并不像我們測試的這款40TFSI豪華型那樣在用料上武裝到牙齒,不過從做工來看,A3的整體水平著實不低。
全新奧迪A3的內飾采用了“Less is more”(少就是多)的設計理念,中控臺整體給人的感覺簡潔、明了。中控臺以一根晶瑩剔透的飾條進行上下功能區(qū)的分割,上部有一個7英寸的彩色電動升降顯示屏和4個圓形出風口。至于中控臺造型,兩廂和三廂完全一樣。
『上圖為GIF動畫,加載可能需要一些時間,請等待』
7英寸的彩色電動升降屏厚度僅有11mm,比iPhone 5s手機厚不了多少,雖然800x600的分辨率不算特別高,但實際顯示效果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畫面清晰,更重要的是該屏幕對反光的抑制處理得很好,就算是在強光下使用,依舊能看得清清楚楚。
奧迪的MMI系統(tǒng),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了,在A3上,旋鈕周邊的按鍵做了進一步的整合,與A4L/A6L上的系統(tǒng)相比,它取消了原本獨立的收音機、電話、導航以及多媒體功能按鍵,將其變?yōu)榱藘蓚金屬的小撥桿,同時圓形旋鈕的面積加以放大,中間為手寫輸入板。不過就實際體驗效果來說,中文手寫的識別度還有待提高,諸如“上中西路”、“中山北路”這類筆畫比較少的字,它識別起來沒什么問題,但復雜一些的如“西藏南路”、“漕溪北路”、“肇嘉浜路”這些筆畫較多的字,就有點難為它了。此外,該車上我們還見到了奧迪connet互聯(lián)科技功能,但很可惜它并未開通,等到日后有機會我們在為大家做詳細體驗。(什么是奧迪connect互聯(lián)科技,請點擊看這里)
圓形出風口是車內設計的一大亮點,首先是在整體風格上與老款奧迪A3進行了統(tǒng)一,突出年輕、運動化的理念,更重要的是每個圓形出風口由31個零件組成,做工極為精致,手感出色。外圈可轉動90°的金屬圓環(huán)是用于調節(jié)風量,轉到限位處時還能聽到清脆的“嘀咯”聲。中間的拉桿除了可以用于調節(jié)出風角度外,還能前后拉動,讓出風口的氣流在“直吹”和“散射”間切換,該功能猶如家中淋雨花灑,讓空調風吹得更柔和,提高舒適性,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還能避免吹感冒。
在空調出風口的下方是諸如駕駛模式選項、雙跳等、車身穩(wěn)定系統(tǒng)開關以及屏幕升降等功能的按鍵,再下方為雙區(qū)恒溫空調的控制面板。對于奧迪車,它的空調旋鈕和按鍵的手感一直讓我留下了不錯的印象,無論是按鍵還是旋鈕操作時都能聽到清脆的“嘀咯”聲,給人感覺很有檔次感,同時也易于駕駛者在開車時的盲操作。
相關車型:奧迪A3(進口) 2014款 Sedan
當然,帶來驚喜的不僅僅有外觀,內飾方面變化最明顯的就是整個中控臺的簡潔程度,四個圓形出風口點綴著幾條橫線便構成了整個中控臺的百分之八十。
方向盤是我一直比較在意的部分,時時刻刻和你在交流的東西。包括握感、尺寸、上手程度。奧迪A3 Sedan的方向盤各個項目都令我很滿意,快捷鍵用起來順手,手感細膩,挑剔的客戶還可以選裝S-Line的平底運動型方向盤。
精致的內飾也是全新A3 Sedan的一大亮點,坐進去的一剎那讓我回憶起了幾年前拆開iPhone包裝盒的感覺,軟質的中控臺包裹,加上整齊漂亮的棕色針腳,整個駕駛艙都會令人愛不釋手。最亮眼的配置還要屬于全新的MMI,它只有11毫米厚,像插在那里的iPad mini,通過中控旋鈕及周圍按鍵可以控制整個系統(tǒng)。這套全新系統(tǒng)的核心是一塊1.2G的雙核處理器(未來還有望提升到1.4G的四核處理器),搭配高速圖形顯卡,可以營造更為漂亮的三維效果。
另外在全新A3 Sedan的MMI系統(tǒng)里還增加了一條學名叫“奧迪 Connect”的功能,這套功能匯聚了多重信息娛樂技術,使車輛實時與互聯(lián)網連接,看天氣、交通信息、最近的停車場、加油站、航班信息、城市信息、WIFI熱點等等都能實現(xiàn)。聽起來好像很強大的樣子,但國產以后還能否保留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裝配質量方面的問題就不用擔心了,原裝進口車沒有半點兒異響,用嚴絲合縫來形容并不過分,絕對可以滿足國內挑剔的消費者。這車2014年國產,所以一汽-大眾奧迪咱們給點力吧。
相關車型:奧迪A3(進口) 2014款 Sedan
相關車型:奧迪A3(進口) 2013款 TDI
中控臺設計比老款車型簡潔了許多,簡化到了只剩下空調控制和幾個控制功能按鍵,音響機頭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統(tǒng)一化的奧迪MMI系統(tǒng),除了空調系統(tǒng),剩下的功能都集合到了上方可收縮的顯示屏中。
● 中控內飾:換擋撥片好用,檔把造型精美
第一眼看上去中控內飾似乎也沒有太大驚喜,不過我們也已經習慣了奧迪的一成不變或者說是一貫優(yōu)秀。不過實際使用之后還是能發(fā)現(xiàn)一些新穎的設計,下面就讓我們從對駕駛員最重要的方向盤說起吧。
奧迪的方向盤一向都有不錯的表現(xiàn),主打運動的A3更是不能例外。打孔真皮方向盤的大小、粗細都非常合手,給人很強的駕駛欲望和沖動。不過全系沒有方向盤多媒體控制讓人不爽,這可是輛價值30萬的緊湊型車啊。
隱藏在方向盤后面的換擋撥片讓人愛不釋手,要知道它可是全系標準配置,真想說句:這還差不多。換擋采用左減右加的方式,撥片的手感細膩,操作后回彈的速度也很快,由于撥片是安裝在方向盤上而非轉向柱,所以在打方向時你依然可以進行換擋控制,想超車時左手扣兩下?lián)芷,動力一下就會源源不斷?/P>
A3的出風口風量調節(jié)很有意思,不要以為出風口外圈的銀邊只是普通的裝飾,它其實正是出風口的操作旋鈕,向左轉變大,向右轉變小直至關閉。我們在A4L上可以顯示中文歌名的自刻MP3盤到了A3上依然可讀,只是中文名稱顯示為亂碼。
另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設計是空調的溫度控制旋鈕,它的樣式雖然很像手動調節(jié),但實際上我們體驗的A3可是雙區(qū)自動空調。每次向左或向右擰只能改變0.5攝氏度,所以要是調節(jié)溫度較大就要多擰住一會,當然這樣的情況應該不會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