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方向盤雷克薩斯-雷克薩斯NX
● 與時俱進的內飾,但空間......
坐進這臺車的第一時間,你很難把這套內飾和雷克薩斯的車關聯(lián)到一起,“雷車”工整、理性,甚至有些古板的風格在全新NX上變得很淡,取而代之的是更大的屏幕、更少的實體按鍵以及短小精干的電子擋桿。
設計層面少了一些個性,但使用層面上的便利性可真的是拉滿了,就拿駕駛位來說吧,人車交互是我接觸過的車型里數(shù)一數(shù)二的,HUD和方向盤熱敏多功能按鍵搭配,讓開車的人不用有細微低頭的動作,視線完全可以集中在正前方的路面上,大大降低了因分心導致意外的可能性。比較可惜的是,這臺試駕車是搭載上述功能最便宜的車型,40.58萬。
時代的大浪潮,不跟上總是不行,雷克薩斯好像終于想明白了這一點,中控屏尺寸大到不像這個品牌的產品,而即便是低配,屏幕也有9.8英寸。整個系統(tǒng)絕對的大廠出品,UI設計層級清晰簡便。細節(jié)上,不論在任何界面,屏幕最下方都顯示空調和座椅加熱/通風控制,不用呼出就能直接操作,而空調溫度以及多媒體音量兩個使用頻率最高的功能還有實體按鍵,考慮得太細了。
上一代NX的內飾設計很鋒利,確實很快就能抓住大家的眼球,不過仔細看的話,它的線條輪廓給人感覺有點愣愣的,沖擊力很容易“誤傷”大家,整個設計在耐看程度方面差了些。
全新NX的內飾設計主題是以駕駛者為中心,廠家介紹這叫做TAZUNA韁繩概念,坐進來馬上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整個內飾的造型就是給駕駛員一個大大的擁抱,線條什么的也很柔和,感覺很放松。
●內飾:雷克薩斯NX內飾用料更好,寶馬X1配置更豐富。
寶馬X1和2系旅行車同為UKL平臺上的產物,延續(xù)了2系旅行車的內飾設計風格,內飾風格簡潔明快,功能區(qū)劃分一目了然。紡錘式造型的沿用讓雷克薩斯NX的內飾更有侵略感。
從中控臺到方向盤,寶馬X1和雷克薩斯NX都使用了大面積的軟質材料。但是雷克薩斯NX卻在內飾用料方面更勝一籌,因為雷克薩斯NX在儀表臺下部、方向盤和中央扶手等位置所用材質更柔軟,座椅坐起來也是厚實舒服的感覺。更柔軟的用料讓人一坐進來就能感受到雷克薩斯NX所帶來的舒適愜意的氛圍。
兩車屏幕的位置都在中控臺上方,寶馬X1的中央顯示效果更細膩,界面設計更精致,而且系統(tǒng)的反應速度和流暢度也比雷克薩斯NX更好。
雷克薩斯NX導航功能3000元的選裝價格雖然不高,但是這個價位的車型還需要選裝GPS導航功能就顯得雷克薩斯有些吝嗇了。
雷克薩斯NX標配方向盤換擋撥片,而運動性標簽更明顯的寶馬X1沒有標配此功能,需要花費1500元進行選裝。
寶馬X1配備了自動防炫目內后視鏡,還可以花4400元選裝外后視鏡自動防炫目功能,而雷克薩斯NX沒有配備內/外后視鏡自動防眩目功能,更沒有給車主選裝的機會。
車型配置對比 | ||
項目/車型 | 寶馬X1 xDrive20Li 豪華型 | 雷克薩斯NX200t 全驅 鋒尚版 |
自動駐車 | - | ● |
懸架軟硬調節(jié) | ○(選裝價格:4600元) | - |
揚聲器品牌 | ○(選裝哈曼卡頓:4600元) | - |
全景天窗 | ● | - |
電動后備廂 | ● | - |
感應后備廂 | ● | - |
方向盤換擋撥片 | ○(選裝價格:1500元) | ● |
HUD抬頭數(shù)字顯示 | ● | - |
GPS 導航系統(tǒng) | ● | ○(選裝價格:3000元) |
內后視鏡自動防炫目 | ● | - |
外后視鏡自動防炫目 | ○(選裝價格:4400元) | - |
自動泊車入位 | ● | - |
車道偏離預警系統(tǒng) | ○(選裝價格:6800元) | - |
我們選擇的兩款車型在配置方面有較大差異。相比之下,新上市的寶馬X1配置比雷克薩斯NX更加豐富,并且還為車主提供了豐富的選配配置。
三款車內飾設計和人性化方面同樣風格迥異,路虎發(fā)現(xiàn)神行視覺上很簡潔,空調功能區(qū)和越野輔助功能區(qū)被獨立出來以方便操作,而其他功能都集中在中控臺頂部的液晶屏處。除此以外,這套棕色和黑色搭配的內飾顏色看起來很舒服,中控臺頂部材質為柔軟的搪塑材質,下部采用了皮革,旋鈕表面材質的手感以及轉動時的擋位感非常舒服,不過液晶屏由于距離駕駛員較遠,開車時想要操作需要往前探身去夠,不夠方便。
雷克薩斯NX的內飾設計和它的外形一樣復雜,中控臺密密麻麻布滿了按鈕,即使有Remote Touch系統(tǒng),但依然可以用實體按鍵來操作諸如音響、空調、駕駛模式等等,相比于觸摸,實體鍵的反饋更直觀準確,不過由于按鈕太密集,想記清楚每個功能所在位置需要時間。
林肯MKC的中控臺在選材方面與雷克薩斯NX類似,均是采用皮革包裹,中間填充一層薄薄的柔軟材質,讓手感不會特別生硬。按鍵加觸摸屏是林肯的車內娛樂和空調系統(tǒng)的操作方式,觸摸屏與駕駛員的距離比發(fā)現(xiàn)神行更近,使用時更便利,但液晶屏響應速度一般?照{控制區(qū)域為按鍵操控,按鍵個頭比對手小,另外空調出風方向以及方向盤加熱功能是在液晶屏中調節(jié)的,如果與其他按鈕設計成實體鍵,操作時會更快捷。
其他細節(jié)方面,發(fā)現(xiàn)神行車窗控制按鈕沒有放在門把手周圍,而是設計在了門板頂部,這個位置和第四代發(fā)現(xiàn)是一樣的,也是路虎的家族風格,但并不是多數(shù)車型的設計方式,所以初次駕駛時偶爾會摸錯。雷克薩斯NX的Remote Touch系統(tǒng)可以像鼠標那樣操作,習慣與否因人而異,我個人不太習慣,覺得定位的準確性一般,但身邊的雷克薩斯車主表示可以接受。MKC將擋位設計在了中控臺上,釋放了更多空間給前排中央通道,實用性更高,不過每次換擋時都需要用手去按,在狹窄空間停車時,頻繁上上下下時,這種操作有些繁瑣。
林肯和雷克薩斯會在儀表盤內顯示一些有意思的內容出來,比如雷克薩斯有渦輪增壓值和G值顯示。林肯則能夠實時顯示當前四個車輪的驅動力狀態(tài),這個功能路虎會在選擇駕駛模式時顯示。此外路虎和林肯都擁有車內氛圍燈,無聊的時候可以用來調節(jié)氣氛。
另外現(xiàn)如今智能手機已經是必備,開車時更多人也愿意通過車內音響來播放自己手機內的歌曲。在兼容性方面,以iPhone手機為例,三款車都能夠識別來自于手機自帶軟件“音樂”中的歌曲,但對于第三方軟件,諸如QQ音樂,路虎并不能識別,無論是先打開程序再連接,還是先連接再打開程序,都不能播放,其他兩款車可以讀取第三方程序中的音樂。
☆ 小結:
在選材用料方面,三款車都讓人滿意,不過人性化設計方面,路虎的觸摸屏離駕駛員偏遠,林肯的觸摸屏響應速度不夠快速,雷克薩斯則因為太多的按鈕讓人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從一些小設計來改善車內氛圍,是這三款車的共同點。對于音樂播放軟件的兼容,我覺得路虎還可以提升,林肯和雷克薩斯在這方面的實用性更好一些。另一方面,路虎車主肯定不需要為誰的手機該充電而發(fā)愁,而林肯車主也可以用后排的230V電源來辦公,雷克薩斯前排的兩個USB口還要分一個給手寫板使用,這樣一來,全車就只剩下一個USB接口了。
進入到車內,兩款車型的內飾設計風格與外觀設計大相徑庭。NX的內飾用不同材料搭配在一起,層次豐富。中控部分采用了大面積的皮革包裹,摸上去質感很好,展現(xiàn)出雷克薩斯一向的豪華做派。XC60設計風格大氣簡約,香檳色的中控裝飾板非常亮眼,偏向于駕駛員一側,便于操作。中控臺上方采用軟質材料包裹,手感較好。對于豪華品牌中型SUV來說,NX和XC60的內飾都達到了這個級別應有的水準,NX的檔次感和科技感更強一些,XC60更加簡潔明了。
兩款車型的方向盤直徑和粗細適中,握感比較扎實。NX所選用的皮質更加細膩些,造型上也更加動感。XC60的方向盤就稍顯平庸了。配備了無鑰匙啟動和換擋撥片的NX在配置上也領先于XC60。XC60的方向盤后方雖然是一個標識著啟動停止的按鈕,但是這并沒有什么用,依然要將鑰匙插入下方的槽中才可以啟動,不如NX便捷。
XC60畢竟上市時間較早,儀表盤樣式上自然不如近期才上市的NX精致。XC60儀表盤上的單色顯示屏不論效果還是內容都要遜色于NX儀表盤的彩色顯示屏。
兩款車型在多媒體配置方面十分相似,都采用了帶有7英寸屏幕的多媒體系統(tǒng),并配有藍牙、USB和AUX IN功能,導航都為選裝配置。NX的操作便捷度和顯示效果要優(yōu)于XC60,不過XC60在聲音效果上強于NX,更多的揚聲器功不可沒。
XC60配備了帶花粉過濾功能的雙區(qū)自動空調,NX僅為雙區(qū)自動空調,在這點上XC60搬回了一城。
雷克薩斯NX的中控臺造型非常立體,而且各種材質的搭配恰到好處,并且部分細節(jié)設計更是凸顯了它的精致。在雷克薩斯NX車型上,廠商給它配備了第三代Remote Touch系統(tǒng),最大的改變就是將原來的“鼠標式”操作改為了“觸摸板”式,并帶有震動回饋功能。
從實際使用來看,它的科技感與把玩性略有提升,但操作便利性卻打了一定折扣,特別是在開車時盲操作的難度大幅提升,因此我給到大家的建議是,在操作前先把車安全挺穩(wěn)。同時,針對中國消費者的特殊需求,廠商還額外配備了一塊手寫板,而且實際使用下來,它的識別度很不錯。只是目前這樣的設計給人感覺有點繁復,如果能將手寫功能集成在Remote Touch系統(tǒng)的觸摸板中,或許會更好。
內飾方面,F(xiàn) SPORT車型采用的是紅黑配色,并裝備有運動座椅。此外,該車在儀表盤中還增加了G值傳感器以及增壓表,進一步彰顯它的運動氣質。并且在懸架方面,也會做特殊調校。不過很可惜,我這次并沒能試駕到F SPORT車型,有關它的加速感受,或許要等到今年年底雷克薩斯NX正式在中國上市后,再與大家細聊了。
■ 內飾介紹:
內飾方面,NX的中控臺造型比傳統(tǒng)雷克薩斯轎車更注重在立體感和科技感上的塑造,同時用料保持了該品牌一貫的高水準,大量仿皮紋縫線與軟性皮革的采用,大幅提升了車內的豪華氛圍。
據(jù)雷克薩斯廠商人員介紹,中國規(guī)格車型或將全系都裝備有7英寸的彩色液晶顯示屏,控制這塊屏幕的是全新開發(fā)的觸控式多媒體操作系統(tǒng),它的使用方法類似于電腦的觸模板,并帶有震動回饋功能。不過實際使用下來我覺得它并沒有曾經雷克薩斯主打的Remote touch操作系統(tǒng)好用。此外,本次試駕的高配車型上(美規(guī))我們還見到了HUD抬頭顯示系統(tǒng),我們咨詢廠商工作人員,這配置會不會引入中國,對方并沒有給出明確答復。
在內飾方面,雷克薩斯NX在遵循年輕、運動化設計的同時,也特別關注內飾的用料、觸感以及對豪華氛圍的營造,可謂是在時尚與豪華間找平衡?偣こ處煴硎荆胱屇贻p消費者能把NX車型看做類似于高檔運動腕表、單車以及時裝一樣。在追求運動感和個性的同時,也能兼顧舒適性和實用性。
因此在中控臺風格上NX與傳統(tǒng)的雷克薩斯ES、GS(下文統(tǒng)一簡稱:ES、GS等)等車型采用的平鋪式布局不同,NX的中控臺造型更為立體,視覺層次感也更強。
在用料上,設計師通過對不同材質的拿捏,諸如實木飾板、金屬飾條以及皮革縫線的巧妙運用來提升車內的豪華感。中控臺黑色軟性材質部分,增加了目前比較流行的縫線,以營造出類似于真皮中控臺的感覺。中間則大面積采用手感細膩、柔軟的皮革包裹并配以雙縫線設計,進一步烘托了豪華氛圍。
運動化車型采用實木內飾,這對設計師而言是個非常大膽的舉措。因此在NX車型上,設計師為它選擇了原本只有LS車型上才裝備的Shimamoku烏木飾件,并對木紋的樣式進行嚴格挑選,配合雅馬哈品牌鋼琴所用的表面處理工藝,使其看著極富質感。以黑色為主基調的烏木飾條在襯托豪華氛圍的同時,又不至于讓人感覺老氣。
三輻式的方向盤造型小巧,亞光質感的銀色裝飾與白色縫線顯得很有運動氣質,并且還帶有與座椅記憶聯(lián)動的電動四向調節(jié)功能。
內飾設計上的用心,除了體現(xiàn)在整體布局上,細節(jié)自然也不能放過。NX的儀表盤設計就可以說是簡約而不簡單的代表。它的轉速表和時速表的外觀采用的是磨砂質感的仿金屬材質,儀表盤的表面則有著類似于黑膠唱片的環(huán)形紋理,以營造出別樣的質感。這些線條的寬度和深度都進行了微米級的精度把控,據(jù)悉這是雷克薩斯首次將這一設計理念運用在量產版車型上,如果市場反應好,日后有望在更多新車型上推廣。
中控臺的頂部是一個是7英寸的顯示屏,雖然尺寸不算特別大,但顯示的效果不錯,不但清晰度高而且屏幕表面對反光的抑制也非常到位,無論從哪個角度都能看得非常清楚。此外,這套人機交互系統(tǒng)的菜單界面也采用了平面化處理,看著比ES、GS等車型上的更簡約。值得一提的是,未來進入國內的NX全系車型標配7英寸屏,只是在功能上會有差異。
與這款屏幕相連的是一套觸控式多媒體信息控制系統(tǒng),這是雷克薩斯繼Remote Touch和旋鈕式操作設備后,全新開發(fā)的的第三套產品,駕駛者可以通過50x60mm的觸模板,利用手指的滑動和點擊來操作各項功能,并且?guī)в蟹醋饔昧仞,當光標靠近對應菜單時觸摸板會進行震動提示?紤]到一臺車的生命周期起碼15年甚至更長,這塊觸摸屏在設計時就考慮到了耐磨性的問題,經過工程團隊各種實驗,最后決定在其表面使用玻璃粉UV涂料,既保證了手感的順滑,又提升了耐磨度。
設計師想通過該系統(tǒng)給使用者營造出類似于操作智能手機的感覺,進而更合乎年輕人的使用習慣。不過從實際使用感受來說,我覺得這全新的觸控式多媒體信息控制系統(tǒng)用著并沒有原來的Remote Touch順手,它倆的差異就好比用鼠標和觸模板的區(qū)別。而且手寫輸入功能還沒有集成在觸模板上,令人遺憾。
空調控制面板的布局很傳統(tǒng),這并非設計師偷懶,而是主要考慮到操作的便利性。雷克薩斯總工程師加藤武明的意思就是,對于這類常用配置,好用遠比造型上的美輪美奐更重要,而且現(xiàn)在的這個布局其實也不難看。較多的實體按鍵更方便駕駛者在開車時進行盲操作。
面板上方安裝有一個圓形時鐘,這也是雷克薩斯在車內的經典設計,不過它旁邊的兩個調節(jié)小按鍵看著有點掉價,如果能設計為隱藏式或與行車電腦時間聯(lián)動的話,就會好很多。關于這個觀點,我也反映給了雷克薩斯相關人員,對方表示在日后新車型設計開發(fā)時會對此更加關注。不過目前這樣做的原因,還是有成本因素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