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事故解析] 就在昨天,我們剛剛報道了在成都市發(fā)生的一起“離奇打人事件”,一名男司機在驕子立交橋下,將另一名車內(nèi)女司機拖出駕駛室后實施暴打,導(dǎo)致女司機全身多處受傷,后經(jīng)過成都錦江公安初步調(diào)查,男司機的行為已涉嫌尋釁滋事罪于5月4日凌晨被警方刑事拘留。審訊中,男司機對自己的行為感到非常后悔,稱是一時沖動造成了對女司機及家人的傷害。
然而,男司機打人事件并沒有因此淡出人們的視野。昨日下午,一段打人男子車內(nèi)行車記錄儀拍下的視頻在微博上率先曝光,記錄了從兩車相遇到男司機打人的全過程。隨著這段視頻的曝光,也讓該事件再次升溫,而關(guān)于女司機被打原因,一時間也由最開始的支持弱者變成了“眾說紛紜”。到底當(dāng)時發(fā)生了什么?《先前事件回顧點擊這里》
● 事件進展
男司機涉尋釁滋事被拘
昨日下午,錦江公安通報案情:5月3日下午2點10分,男司機駕駛紅色大眾轎車行駛至三環(huán)路航天立交至嬌子立交橋間的主道時,遇上女司機駕駛的現(xiàn)代車變道。男司機認為女司機的變道阻礙了他的正常行駛,遂駕車在嬌子立交橋下將女司機逼停,拖下車后毆打。
警方初步調(diào)查后認定,男司機隨意攔截女司機車輛,實施毆打,并阻礙了交通要道,涉嫌尋釁滋事,于4日凌晨2點對其實施刑拘。事發(fā)后,圍觀市民試圖阻礙男司機離開,男司機自以為市民要對其毆打,于是使用螺絲刀揮舞,造成一名出租車司機的面部和頭部兩處皮外傷。
● 男司機行車記錄儀:毆打前兩車相互“別”
● 先前打人視頻回顧
后續(xù)視頻解析:
以上就是該起事件的全部視頻內(nèi)容,通過兩段視頻,相信大家已經(jīng)對該起事件的來龍去脈有了更客觀的了解,下面我們就一起從男司機車上的行車記錄儀內(nèi)容來聊聊這件事兒的起因:
男司機的車載記錄儀記錄了事發(fā)前后的整個經(jīng)過,昨日,錦江公安對外公布了這段視頻。3日下午2點12分,男司機駕車行駛在三環(huán)路靠右的主車道上,前方10米,女司機的車就在男司機左側(cè)的另一根主車道上。在離出口大約五六米處,女司機的車打起右轉(zhuǎn)燈,隨后右轉(zhuǎn)變道向三圣鄉(xiāng)出口駛出。
男司機緊急剎車,并長按喇叭,在跟隨女司機的車進入出口處時,再次按了一聲喇叭。進入輔道后,男司機猛踩油門,趕上女司機,抱怨說,“開不來嗦!边跟了一句臟話。同時,迅速連并兩條車道,迫使右側(cè)女司機的車駛到了非機動車道上。
男司機加速行駛了100多米后,開始向右邊的非機動車道上靠。這時,女司機超至男司機前方并剎了一下車,男司機立即左轉(zhuǎn)避開,并試圖再次超越女司機車輛。當(dāng)兩車再次并排時,女司機從駕駛室中探出頭,向男司機說著什么,男司機提高聲調(diào)回應(yīng):“開不來嗦”,跟了一句臟話。當(dāng)兩車繼續(xù)行駛了約50米后,同在車內(nèi)的男司機妻子突然說了一句:“還要來。俊迸緳C則說:“算了算了,再甩就弄她……”
可沒走多遠,行至嬌子立交橋下時,雙方的爭吵再次展開。男司機的妻子對著窗外大喊:“你吼啥子吼?”隨后該男子減速,情緒激動地說:“來來來,來來來,停到邊上……”隨后,男司機將女司機車輛逼停至路口。
男司機下車后,他的孩子哭起來,喊了幾聲“媽媽”,男司機妻子一邊安撫著孩子“不怕不怕”,一邊打著電話。隨后,她對窗外的女司機大聲說:講道理?你別了我好多下?!隨后,男子強行打開女司機車門,一頓暴揍就這么開始了。
打人男司機致歉:“沖動釀成大錯”
事發(fā)以后,男司機被帶往成龍路派出所,在接受審訊時,他低下了頭:“是我的一時沖動釀成了大錯,不但對受害人的家庭造成了傷害,也破壞了自己的家庭,F(xiàn)在,我本來應(yīng)該和家人在一起,但沖動帶來了懲罰,我的父母、老婆、小孩都無法再照顧了。雖說是為了自己的孩子,但動了手后才追悔莫及,不知道這樣的行為會對受害人和她的家庭帶來什么樣的后果。希望以我為戒,讓所有司機警醒,開車上路,不要因一時沖動釀成大錯,忍一時風(fēng)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尊重道法,用法律公正公平解決,否則帶來的是對自己和他人最大的傷害”。
男司機妻子說:“丈夫的行為是非常不負責(zé)任的,對家庭和社會都造成了惡劣的影響,我向公眾和受害人家屬道歉,希望受害人和社會都能給丈夫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對不起,真的對不起!
被打女司機:“發(fā)生的一切不再解釋”
對于被打經(jīng)過,女司機說:“當(dāng)時我下航天立交后,可能轉(zhuǎn)彎的時候有點擋住后面車子的路,后面紅色車子就沖上來,和我并排開!彼f,紅色車后座坐著一名抱著孩子的女人,搖下車窗一直罵她,“我聽不清她在罵什么,我就說,到底咋個了,你們好好說嘛。”
兩輛車從航天立交一直并排行駛到嬌子立交,紅色車子就把她逼停,可讓她萬萬沒想到的是,車上男子走下來就拉她車門進行毆打,“我伸手擋,還求饒,但他不理我,一直打我。”
5月4日晚,華西都市報記者再次來到醫(yī)院,對于發(fā)生的一切,女司機稱“不想做更多解釋,所有事實照片上都有!彼募胰朔Q,男司機一直沒聯(lián)系過他們,沒打過電話,沒支付任何醫(yī)藥費,對于男司機的道歉,他們堅決不會接受。
編輯觀點
● “難以判定的結(jié)果”
是該怪打人者非理智處理,沒遵守法制原則,還是怪女司機一個巴掌拍不響?我想在看這篇文章的網(wǎng)友們肯定各執(zhí)一詞,雖然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女司機明顯不是她之前所說的那般無辜,而是和男司機互開斗氣車,最終激怒男司機打人。如果從法律的角度看,即使雙方在路上互相較勁,互有對錯,但男子下車就打人,這肯定是“違法在先”的。否則他能被刑拘么?
可以我們再來看看女司機,從之前她對記者口述的內(nèi)容來看,她明顯沒有實事求是,在整個視頻過程中,女司機“違規(guī)在先”,雖然男子在隨后的過程中也和她主動較上了勁,互相別車,但之后女司機的“突然一別”則明顯是故意而為之,也正是這“一別”,才引發(fā)了男子車內(nèi)家人情緒的變化,最終影響到該男子,在隨后的互罵中引發(fā)了“開戰(zhàn)”。女司機固然有錯,從一開始的無意到后面的有意斗氣。但男司機打人同樣不對,妥善解決此事的方法有很多,以暴制暴絕不值得提倡。
● 女司機就該打?
從之前的文章評論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多數(shù)網(wǎng)友由開始的譴責(zé)男司機變成了女司機該打,咱們先不談信息不對等導(dǎo)致的結(jié)果,就從這件事的最終結(jié)論看,我個人覺得也未必就是女司機該打,畢竟如今已是法治社會,“內(nèi)因”固然存在,但動手打人在先本身就是不對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兩個人因為爭執(zhí)而在街上破口大罵,罵著罵著忽然一方給另一方一個大嘴巴,從而引發(fā)兩個人互毆,你說是最先罵人的人該打,還是先動手的人不對?
● 沖動是魔鬼!
最后,咱們來看看這件事的核心點:“情緒引爆”,因為女司機的違規(guī)行駛,激怒了該名男子,而在隨后雙方的互別中,雖然男方也存在報復(fù)行為,但女司機第二次的忽然“殺入”還是引爆了該名男子的情緒底線,因為女司機的行為“傷害”了男子的妻兒。
一般來講,“家人”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是一個最為在意和庇護的對象,而女司機的報復(fù)行為則直接引發(fā)了家人情緒的波動,連鎖反應(yīng),男子最終因此爆發(fā),情緒失控、下車打人。
所以說,在路上行駛,對于情緒的控制還是首要任務(wù),不管對方是不是“別了”你,是無意的還是故意的,可以下車理論,或者讓交警來處理,但絕對不可以暴制暴,還是那句話,現(xiàn)在是法治社會,縱使你再有理,也會因為你的一巴掌上去,“變成沒理”,這個道理我相信大家都懂。
“一片叫好聲的背后”
讓人不解的是,在面對“有視頻有真相”時,居然還有很多網(wǎng)友無視暴行甚至為之叫好。有的說“這樣的女司機就該教訓(xùn)一下,打得好”,有的說“打打讓她長點記性也好,她活該”;更有甚者,叫囂“女人就不應(yīng)該拿駕照,開車上路就是危險因素,就應(yīng)該被打”?吹竭@些是非不分、良莠不辨的評論,實在讓人不寒而栗。不排除某些女司機確實開車技術(shù)欠佳,但所謂“馬路殺手”真的全是女司機嗎?胡亂變線、強行超車、闖黃燈、爆粗口……凡此種種,自認技術(shù)一流的男司機們哪一樣少做了?
為暴打女司機叫好,不僅是為暴行鼓掌,也不僅是性別歧視,更是戾氣彌漫的典型體現(xiàn)。只為一點點小事,就不惜把對方往死里打,旁邊還有一群叫好的看客,你能想象這是一個多么恐怖的畫面么?為什么如此簡單的是非判斷,卻不能讓圍觀者達成基本的共識?崇尚暴力解決問題的人,怎么可能真正將交通規(guī)則、法律法規(guī)放在眼里?天天批評別人不文明駕駛,要求民主法治,自己卻在為如此隨意的暴行叫好,在這樣的雙重標準下,所謂文明無非是強者給弱者定下的規(guī)矩而已。
對任何城市來說,患上“路怒癥”的人越多,道路交通必然越發(fā)擁擠,不必要的紛爭、吵鬧乃至社會戾氣必然膨脹。為此,一方面當(dāng)然要通過加強管理規(guī)范文明駕駛,另一方面更要嚴懲那些動輒濫用暴力者。一個人的暴戾,既肇端于這個社會,又加害于這個社會;而要改變社會的暴戾彌漫,每個圍觀者都要反躬自省。
小結(jié):
事件到此,我相信終于可以告一段落了,打人男子也進行了道歉,而之前被同情的女司機也被網(wǎng)友們罵成了“活該”,我們很難說兩者究竟誰對誰錯,但是有一點是明確的:在路上行駛,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可意氣用事,采取理智的方法處理才是高人,一時沖動造成的后果你未必承擔(dān)的起,不要讓自己從有理變成理虧。
其次,夏天馬上就來臨了,天干物燥,炎熱的天氣多少會影響開車人的心情,在路上開車一定要注意禮讓,別互相斗氣、互相較勁,對誰,都沒什么好處。最后,我們所有人引以為戒吧。(文/汽車之家 任博 消息來源:華西新聞、中青報)
更多閱讀:
做有素質(zhì)的司機 6種招人厭駕駛行為分析
//m.bjhplwc.com/use/201309/604879.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