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賽事] 2011賽季F1第四站土耳其大獎賽,將于5月8日在伊斯坦布爾賽道舉行。今年是土耳其連續(xù)第7次舉辦F1,同時也可能是F1最后一次在這里比賽,而承辦費用過高是土耳其放棄繼續(xù)承辦F1的主要原因。不過,今年的比賽并不會受到影響,而且在新輪胎新規(guī)則下的土耳其大獎賽勢必會更加精彩。
伊斯坦布爾賽道介紹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賽道是F1中少數(shù)幾條沿逆時針方向設計的賽道。賽道單圈長度5.378公里,由6個低速彎和8個高速彎組成。比賽將進行58圈,全程共計309.396公里。法拉利車手馬薩是土耳其大獎賽最成功的車手,在過去的6年中他三次摘得桿位并奪得冠軍,而其余的三個冠軍則被萊科寧、巴頓和漢密爾頓分享。伊斯坦布爾賽道最大的特點是極大的高低落差,因此相當挑戰(zhàn)車手的駕駛技巧,同時對賽車的平衡性要求也非常高。
硬胎+軟胎配方
本賽季F1的輪胎供應商由普利司通變?yōu)楸赌土,在前三站(澳大利亞、馬來西亞、中國)比賽中,倍耐力提供了硬胎和軟胎兩種配方供各車隊使用。而本周末的比賽輪胎并沒有變化,硬胎和軟胎將再次成為土耳其站的首選用胎。不同的是,在本周五的兩次自由練習賽中,倍耐力將讓所有車隊測試一下改進后的硬胎。這款新胎的磨損率將降低,在比賽中使用的時間將延長,但是新胎預熱時間會增加,抓地力也會稍微減弱。如果新胎實戰(zhàn)測試的結果與預期的一致,車隊將有望在西班牙站中使用新胎。
保護輪胎是關鍵
伊斯坦布爾賽道對輪胎性能的考驗很大,高速彎和顛簸的路面將會對賽車及輪胎產(chǎn)生較強的沖擊力。尤其是在8號彎處,這里又快又顛簸,對于輪胎的磨損程度是整個賽道上最大的地方。此外,這條賽道的抓地力很低,這意味著賽車將有很多側滑。盡可能減少輪胎的磨損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對前輪。因此,我們將會看到車手們在比賽中為了保護輪胎而一直不斷努力。
進站次數(shù)將增加
由于倍耐力F1輪胎的特性是磨損率更高,因此進站策略將成為本場比賽的一個重要看點。此外,土耳其的高溫對倍耐力輪胎的考驗也將是比賽中的一大變數(shù),因此排位賽與正賽的戰(zhàn)術選擇將顯得尤為重要。土耳其大獎賽上最高的進站次數(shù)發(fā)生在2005年舉行的首屆比賽。當時總共有48次進站,平均每位車手進站2.4次。今年各車隊在輪胎策略上可能會打破常規(guī),我們或許會看到很多賽車都會有三次進站。
KERS系統(tǒng)將是超車武器
伊斯坦布爾賽道是一條KERS系統(tǒng)能夠帶來巨大優(yōu)勢的賽道,在低速彎之后緊跟著很長距離的直道,因此這里有很多可以使用KERS的地方,尤其是在10號彎出彎之后以及最后一個彎出彎之后。目前紅牛的賽車仍是賽道上最快的,不過他們此前一直受到KERS系統(tǒng)的困擾。最新消息顯示,困擾紅牛多時的KERS問題已經(jīng)得到解決。
精彩比賽即將打響,誰將成為土耳其站最后一位分站冠軍,讓我們共同期待。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