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 1953年1月17日,在紐約華爾道夫酒店的大堂前,一輛噴吐著藍色火焰的“怪獸”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這臺擁有直列6缸發(fā)動機的EX-122展示車(C1),正式拉開了科爾維特(參數(shù)|詢價)在跑車歷史上的序章。在這60多年的征程中,旅途雖不順利,但事實證明它經(jīng)受住了考驗。時間到了2019年,在昨天也就是7月19日上午,代號C8的全新一代科爾維特(2020款Stingray)正式發(fā)布,新車與歷代車型最大的區(qū)別就是采用了中置發(fā)動機的動力形式,同時大量來自航空的理念輸入到外觀的設計中來,第一眼印象,全新一代科爾維特依然是經(jīng)典的美國味道,狂野大氣、不拘小節(jié)。
◆中置后驅-科爾維特教父的偉大夢想
自成立以來,雪佛蘭科爾維特在量產(chǎn)車型形式上,從未偏離過三個核心屬性:前置布置的發(fā)動機,后輪驅動,輕量化車身(玻璃纖維復合材料)。但事實上,科爾維特從來不是一個甘于平凡的品牌,不安分的基因從誕生之初就印刻在骨子里。
這臺車依然由Zora Arkus-Duntov先生進行開發(fā),Zora Arkus-Duntov在通用的米爾福德試驗場親自駕駛,2.8s完成了百公里加速,最高時速超過300km/h,當Zora Arkus-Duntov滿懷希望的準備用這臺車參加勒芒24小時耐力賽時,通用高層因為成本問題再次否決了這臺車。
你可以想象每次精心準備的作品被否決的滋味嗎?對于一般人來說可能早就無法忍受這種打擊,但對于一個傳奇來說,這些顯然沒有打擊到他,耐心和持之以恒這兩種高貴的品質始終伴隨著Zora Arkus-Duntov。
之后的幾年一直到1975年退休,這位傳奇人物一直在開發(fā)中置發(fā)動機的科爾維特包括1968年的XP-880 Astro II、1970年的XP-882,這些車型每款都取得了巨大的轟動,但可惜的是都胎死腹中,最終因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沒有量產(chǎn)。
這臺車的空阻系數(shù)達到了0.325,鷗翼門設計,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在370Ps左右。這臺車最終由于轉子發(fā)動機的不穩(wěn)定性而落馬,而主推轉子發(fā)動機的,當時通用汽車總裁愛德科爾(Ed Cole)也不得不放棄了轉子發(fā)動機,不穩(wěn)定的技術顯然無法說服董事會批準這臺車的量產(chǎn)。最終,在1975年1月,Zora Arkus-Duntov先生正式退休,直到退休他都沒能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但科爾維特的工程師們并沒有忘記他們的“教父”。
◆不談情懷,為什么選擇中置?
拋開情懷,科爾維特從發(fā)動機前置到后置其實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實際上從1975年科爾維特教父Zora Arkus-Duntov先生退休,科爾維特的工程師們并沒有放棄中置發(fā)動機跑車的研究,比如1986年的Chevrolet Corvette Indy或者1990年的CERV-III。但問題是,當時的科爾維特并沒有充分的理由去更改成熟的前置發(fā)動機車身架構,因為當時的供應體系十分成熟,成本也能得到有效控制。
科爾維特的工程師們意識到現(xiàn)有汽車架構已經(jīng)開始制約這臺車性能的發(fā)揮,他們需要能承受更高極限的車身架構。
“教父”早就把答案藏到了科爾維特的歷史中,中置發(fā)動機顯然是最好的解決方案。有著賽車手身份的Zora Arkus-Duntov先生一直認為中置發(fā)動機才是科爾維特最佳的動力驅動方案,前置發(fā)動機的跑車在急加速時重心會后移,前輪附著力就會下降,動力會表現(xiàn)不佳,同時還需要負責轉向并需要承擔一部分變速箱的重量,大大影響操控。
『此圖僅為示意』
科爾維特最終選擇中置布置最重要的原因就在這里,因為科爾維特的發(fā)動機排量很大,如果想要得到更強大的動力,通常需要增加發(fā)動機的相關技術應用,這些會增加發(fā)動機質量和體積,如果依然采用前置的方式,那么就會像AMG GT那樣有一個長長的“鼻子”,這對于操控來說并不友好,甚至對視線也有影響。中置的方式就可以避免這一點,而且放在距離后軸近的地方,還能給后面的輪胎帶來更多的下壓力。
因為安裝位置較低,因此重心也會很低,以此實現(xiàn)更好的操控,除此之外,這臺發(fā)動機對潤滑系和冷卻系進行了大量升級。發(fā)動機采用了三個機油泵,同時首次使用了干式油底殼系統(tǒng)。
整套的潤滑系統(tǒng)主要應對賽道駕駛,因為在賽道中需要始終保持一個較高轉速,而高轉速也需要更好的潤滑效果,因此機油也需要始終保持較高油壓避免發(fā)動機動力下降,LT2的潤滑系統(tǒng)經(jīng)過設計后,可以始終保持高油壓狀態(tài),同時可以確保在各個方向側向加速度超過1G時,發(fā)動機依然有好的動力表現(xiàn)。
選擇中置布局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因素——設計。沒錯,因為發(fā)動機中置后,車頭的設計可以不用考慮發(fā)動機的因素,對于十分注重設計的科爾維特來說,就像是解開了最終的封印。設計師可以賦予它各種情調(diào)的外觀。
◆全新一代科爾維特還有那些科技點?
聊了這么多的歷史背景、為什么開發(fā)中置動力,下面我們再來看看這臺Stingray還有哪些有意思的點。
首先我能想到的就是材料,或者說輕量化更扣題。前面我提到過,科爾維特從誕生初就喜歡采用玻璃纖維復合材料,全新的Stingray依然如此。
除此之外,剎車加入了eBoost制動器,除了提高剎車的精確度更重要的是后期可調(diào)性更大,這對于賽道駕駛更為便利。前唇也加入了跟保時捷911類似的升降功能,而它的速度更快,2.8s就能完成提升動作,大約能升高40mm,這樣在顛簸路面,或者地庫、減速帶等路況也能完好通過。
變速箱方面,這臺2020款Stingray是科爾維特歷史上首次沒有提供手動擋的車型。它目前提供了雪佛蘭的8擋雙離合變速箱,工程師認為這臺雙離合變速箱完全可以提供手動換擋的感覺,同時自動模式下?lián)Q擋也非常迅速。
而二擋到六擋則把齒比設計的非常密集,以此確保發(fā)動機始終在峰值功率附近工作,七擋八擋工程師認為使用較少,因此將齒比設計的較小,主要為長途旅行準備。
雖然是臺機械桿十足的跑車,但拋開外面,看內(nèi)在的話,它的電子架構依然出色。通用幾乎拿出了自己在電子架構方面最好的東西。
總的來說,除了內(nèi)飾的功能按鍵有點反人類設計,其他的一切看起來都十分美好,而這些美好似乎也淡化了內(nèi)飾的奇特,畢竟它是一臺讓你開的跑車,不是嗎?
科爾維特一直都是美國經(jīng)典設計、美國精神的代名詞,在我看來,2020款Stingray依然如此。感恩通用、感恩科爾維特,LT還在,一切都還是汽車發(fā)明時最本源、最美好的樣子。(圖/文 汽車之家 冷曉陽)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