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的爆竹聲此起彼伏,給人以歡樂的氣氛。然而在發(fā)動機中放爆竹的話,顯然不是那么讓人滿意。提到爆震,也許所有人見到這兩個字都會心生厭惡之情。本篇會盡可能的解讀在汽油發(fā)動機上,爆震產生的原理、導致爆震的因素、對發(fā)動機的危害、和解決的方法。
汽油與空氣的混合氣進入氣缸之后,活塞會將其壓縮,氣缸內溫度和壓力升高后,混合氣密度和分子分子運動速度也隨之提高,混合氣會更容易、更快的燃燒,從而獲得更好的動力性和經濟性。氣缸在下止點時的最大體積與氣缸在上止點時最小體積之比,即為壓縮比,通常情況下,相同排量的發(fā)動機,壓縮比越高,其動力性和經濟性越好(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的壓縮比偏低,特性我們會在以后著重介紹)。
在壓縮之后,混合氣在氣缸內點燃,正常情況下,其火焰是由點火中心開始,以一個球面為前鋒,帶著高溫高壓氣體向四周擴散,最終沖向活塞,并使之向下做功,火焰?zhèn)鞑ニ俣葹?0-80m/s,所以從點火到油氣完全燃燒,要經過點火期(火花塞跳火)、滯燃期(火核形成并以鋒面開始傳播)、速燃期(大部分混合氣燃燒,速燃期結束時缸內壓力最大)、和后燃期(殘余混合氣燃燒,對汽油機來說意義不大)這幾個階段。而就是因為點火期和滯燃期,混合氣沒有很好的燃燒,才讓發(fā)動機有了一個數(shù)值:點火提前角。
騎過自行車的朋友都知道,在腳蹬通過最高點之后過一點點,我們再向下踩,這樣騎車最有勁兒,而對于活塞和曲軸來說也是如此,通常認為在上止點后曲軸10°左右的相位時(工況不同,其數(shù)值也會有所變化),缸內出現(xiàn)最大壓力值并推動活塞向下做工,此時性能最佳。
但我們剛才講到,混合氣燃燒需要一個過程,如果在上止點時才點燃混合氣就來不及了,所以我們要搶先點火,讓點火期和滯燃期盡早開始,使速燃期結束之時,曲軸在10°相位附近,這就是所謂的點火提前角。點火提前角在合理范圍值內,越提前,越能壓榨出發(fā)動機的動力。假設混合氣燃燒至速燃期結束,時間為0.001秒,那么在發(fā)動機轉速為3000轉時,曲軸在旋轉18°的時間內,燃燒可達壓力最大值。這時的點火提前角就應為8°。而隨著轉速的提升,點火提前角也隨之提升。
配氣相位圖,請注意點火時刻出現(xiàn)在上止點之前
通過這兩條補充知識,我們了解到兩點:壓縮比越高,混合氣壓縮越充分,燃燒速度越快;點火提前角越提前,發(fā)動機做功越積極。所以現(xiàn)代發(fā)動機的往往將壓縮比設置很高(10:1以上),點火提前角在高負荷時也調教的較為靠前。然而物極必反,當燃燒做功處于不恰當?shù)臅r機,就會帶來了一系列的麻煩,爆震。
爆震的種類
實際上,我們經常說的爆震過于廣義,爆震這個詞被各種文獻、媒體和修車師傅用濫,點火過早、表面點火、狹義的爆震、敲缸、叫桿等等,都稱之為爆震。為了區(qū)別并便于解釋,小編姑且擅自把正統(tǒng)意義上的狹義爆震在此篇稱之為“爆燃”。而濫用了的“爆震”,繼續(xù)代表廣泛的定義。
爆震,發(fā)動機一種不正常的工作狀態(tài),泛指發(fā)動機氣缸由于非正常點火造成的突發(fā)的非長時間持續(xù)的震動,用戶可明顯的感覺到發(fā)動機聲響異常和震動,并削弱發(fā)動機輸出功率,升高溫度,增加油耗,對發(fā)動機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
爆燃,燃料的一種燃燒形式,是燃料與助燃劑混合后以亞音速的爆炸式燃燒,在發(fā)動機里通常指燃油與空氣混合后,在高溫高壓的環(huán)境下,以極大速率自行燃燒,特點是溫度和壓力升高速度極快,有一定破壞力。狹義上的爆震,定義等同于爆燃。
爆震的特點是不需火花塞介入,混合氣仍可被點燃或自行燃燒,表現(xiàn)形式大體分為兩種:表面點火和爆燃。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點火過早現(xiàn)象,雖然還算不上爆震,但很多時候,點火過早會作為原因,造成表面點火和爆燃。有了這樣的區(qū)分,解讀起來也方便許多了。
點火過早,顧名思義,點火角過于提前,最大壓力值也明顯提前的出現(xiàn)在適合“發(fā)力”的曲軸10°相位之前,甚至0°之前,由于活塞沒等找好位置,高壓氣體就往下做功,發(fā)動機功率自然就會有所損失,損失了的動能轉化為內能使氣缸的升溫。而來不及轉移的高溫,和提早出現(xiàn)的高壓,會造成“質變”的爆震——表面點火和爆燃。
表面點火通常發(fā)生在火花塞跳火之前,當汽缸溫度過高來不及冷卻時,缸內積碳或火花塞處等明顯突出的位置在壓縮沖程時會出現(xiàn)明顯熱點,當溫度超過混合氣燃點時,早于火花塞點燃混合氣,和點火過早相比,這等同于把點火角度再提前若干,當最大壓力值出現(xiàn)在活塞運行至上止點以前,相當于這個氣缸此時有著“反轉”的傾向,可想而知,活塞和連桿以及曲軸在承受著多大的痛苦!
而爆燃,通常出現(xiàn)在火花塞點火或表面點火以后,當火焰向下和向外擴展時,部分未點燃的混合氣,在擴張的火焰帶來的高溫高壓之下,來了個反抗——類似柴油機點燃形式的自燃,多個著火點同時燃燒,前文我們說過,汽油燃燒速度非常快,以這種方式燃燒那是非常威猛的,在爆燃時,混合氣壓力高,密度很大,因而火焰燃燒極快,速度可達1000m/s,迅速燃燒并膨脹產生的沖擊波敲打著氣缸和活塞,并和前方正常燃燒傳播的火鋒迎頭撞在一起,這就是我們聽到的敲缸聲和感受到的震動。由火花塞點火引起的爆震相對較輕,而因表面點火引起的爆震則更為嚴重。據(jù)分析,嚴重爆燃時,發(fā)動機的損耗是正常運轉時的三十倍之多!而且因為爆燃的燃燒速度非?欤矔䦟⒆畲髩毫χ德晕⑻崆。
舉個生動但不太恰當?shù)睦樱鳛檎H紵c爆燃的對比:
我們都拍過籃球,當籃球“砰砰”的砸向地面時,我們可以把籃球看做點燃的混合氣,把地面看成活塞,這就是一個常規(guī)的點火做功的過程,而爆燃時的情況比喻起來可能有些瘋狂,這相當于地面有片大號火藥紙,當我們把籃球拍向地面時會將其砸爆……其聲響和破壞效果顯而易見了。
這幾種非正常點火情況,經常交錯在一起,也同樣引起發(fā)動機的震動和聲響,所以這幾種情況經常被混淆。如果對其作出區(qū)分的話,點火過早時發(fā)動機抖動,轉速下降,聲音不明顯突出,所以也稱不上爆震,危害程度較。槐砻纥c火時發(fā)動機振動,有明顯敲缸聲,聲音沉悶,危害程度較大;爆燃時發(fā)動機振動強烈,敲缸聲似尖銳的金屬敲擊聲,非常有害!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