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yè)] 4月22日,理想汽車官方宣布降價,2024款理想L7(參數(shù)|詢價)、理想L8、理想L9以及理想MEGA四款車型采用全新的價格體系,降幅1.8萬-3萬元,同時對已提車的用戶提供現(xiàn)金回饋。
就在幾天前的4月18日,售價24.98-27.98萬元的理想L6正式上市。理想官方表示,理想L6定單已經突破1萬輛。
有消息人士透露,此次價格調整后,理想Pro車型已經覆蓋了原有的Air車型價格,同時L6熱銷,也能提供CDC懸架滿足需求。因此,L7/L8將不會再推出Air車型。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從年初至今,國內已經有30多家車企加入到價格戰(zhàn)中,降價幅度從幾千到幾萬元不等,價格戰(zhàn)的形式不再局限于直接降價,也包括贈送權益、保值回購等。
4月1日剛剛宣布漲價的特斯拉,也于近日宣布全系降價1.4萬元。隨著理想汽車加入官宣降價的隊伍,新一輪價格戰(zhàn)或將開啟。
無懼成本壓力?
“跌跌不休”的價格戰(zhàn)帶來了更大的成本壓力,考驗著車企的經營能力。公開報道顯示,在持續(xù)一年多的車市價格戰(zhàn)中,大多數(shù)汽車廠商只能選擇以價換量,由于降價幅度遠高于成本降幅,個別廠商甚至“賠本賺吆喝”。
今年2月,理想發(fā)布2023全年財報,憑借1238.5億元的營收,成為中國第一家年營收破千億的新勢力車企。此外,理想全年凈利潤達到118.1億元,截至2023年末,現(xiàn)金流儲備達到1036.7億元。
百億的凈利潤讓理想成為繼特斯拉、比亞迪之后全球第三家實現(xiàn)盈利的新能源汽車企業(yè)。參考特斯拉與比亞迪這兩家頭部新能源車企,通過垂直整合的生產策略,能夠在電池、電機等關鍵部件的成本上實現(xiàn)有效控制。隨著銷量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單位生產成本又在不斷降低。
自今年3月開始,比亞迪和特斯拉掀起了新一輪的“降價潮”。3月1日,比亞迪推出比亞迪宋Pro DM-i榮耀版,起售價10.98萬元。同一天,特斯拉針對Model 3和Model Y車型宣布了多個重磅優(yōu)惠。當頭部車企開始降價,其他車企主動或被動卷入到價格戰(zhàn)中。
以2023財報數(shù)據(jù)做估算,去年交付 37.6 萬輛車的理想大約實現(xiàn)單車毛利 10485 美元,是同期特斯拉的1.41 倍。也就是說,除了營收躋身千億俱樂部,理想已經成為最會賺錢的車企之一。手握千億現(xiàn)金流的理想,自然也有“說降就降”的底氣。
跟進價格戰(zhàn),以價換量?
3月21日,在理想首款純電產品——純電MPV理想MEGA上市20天后,理想汽車董事長、CEO李想發(fā)布公告坦言,MEGA存在節(jié)奏誤判,并且全員過分關注銷量和競爭問題。在此之前,MEGA因為網上的P圖口碑翻車,一上市就遭遇滑鐵盧。
“MEGA和高壓純電,必須經歷一個理想ONE和增程電動相似的從0到1階段。但是,理想內部錯誤將MEGA的0至1階段商業(yè)驗證期當成從1到10的高速發(fā)展期進行運營!崩钕氡硎,接下來,公司將聚焦核心用戶群及高端純電消費能力強的城市。
『理想MEGA』
與此同時,理想下調了一季度交付量目標,指出由于銷售訂單不及預期,公司預計2024年第一季度車輛交付量為76000至78000輛,更新了此前發(fā)布的100000至103000輛交付量預期。
此外,理想還下調了2024全年銷量目標,從年初的80萬輛下調到56-64萬輛。要知道2023年理想的銷量是38萬輛,也就是說2024年的目標從翻倍調整為了增長50-60%,可以說調整幅度不小。
降價之后,才是挑戰(zhàn)
近兩年的終端銷量數(shù)據(jù)顯示,自進入2024年,理想汽車整體銷量增長明顯放緩,與2023年的一路高歌截然不同。對比競品問界M7的終端銷量,自2023年11月開始,問界M7銷量反超理想L系列車型。
『理想與問界銷量走勢』
回顧過去一年多的價格戰(zhàn)不難發(fā)現(xiàn),降價對銷量的提振作用不言而喻。2023年至今,特斯拉多次降價以刺激需求,在全球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價格戰(zhàn)。而以價換量的結果是,特斯拉2023年全年交付量同比增長38%至181萬輛,超額完成目標,但公司盈利能力受挫,去年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近44%。在價格戰(zhàn)的背景下,銷量與盈利似乎是天平的兩端,難以兼得。
復盤理想過去的成功,理想L系列,以“奶爸車”的屬性,以更大的車身尺寸、更好的車內感知質量、更長的續(xù)航,打動了許多6座車需求者,尤其是二胎家庭。不同于小鵬和蔚來,理想選擇了增程式,避開了2020-2022年整個電車市場存在的充電難、充電慢、動力電池成本過高等制約問題。
『理想ONE』
有業(yè)內人士在與汽車之家的交流中透露,在小鵬、蔚來等新勢力同行純電突破非常艱難的情況下,理想的增程式解決了純電用戶的續(xù)航焦慮。與此同時,理想L系列通過大規(guī)模共用零部件,來獲取更低的開發(fā)成本,當銷量提升很容易形成規(guī)模效應,這也是理想為什么能這么快盈利的原因之一。
同樣會賺錢的特斯拉已經證明了,降價對銷量的提升作用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低。
“沒有企業(yè)能因為產品定位一直贏下去,MEGA就暴露了理想在純電路線上的吃力!鄙鲜鰳I(yè)內人士評價道,理想要謹防L系列成功帶來的路徑依賴。(文/汽車之家 張凌霄)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