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能源] 如果要列舉2021年的熱詞,“碳達峰”與“碳中和”一定榜上有名,在相關話題的報道中“氫能”也是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詞語。似乎這些空洞的概念離我們的生活還很遙遠,但事實上,正是它們決定了我們日后能否愉快地“躺平”,而政府和企業(yè)也早已為之行動了起來。那么,什么是“碳中和”,實現(xiàn)“碳中和”為什么要發(fā)展“氫能”,這又將如何影響我們的出行和生活?接下來我們就結合第六屆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為您一一進行梳理。
●30秒快速了解全文:
1.碳排放問題會引發(fā)威脅人類生存的環(huán)境災難,這與你我都息息相關
2.清潔、能大規(guī)模儲存和運輸?shù)臍淠,是實現(xiàn)碳中和最理想的能源形式
3.商用車是目前氫能最被看好的應用場景,廠家也在嘗試開發(fā)乘用車產(chǎn)品
4.隨著一眾“卡脖子”技術被攻克,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有望“白菜價”
●要么碳中和,要么“世界末日”?
“碳達峰”和“碳中和”是削減碳排放過程中的兩個重要節(jié)點,你可以把它們理解成年中總結和年度總結的關系,都是服務于“降低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這一年度目標的達成。在這方面,我國也向世界承諾力爭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
那么,為什么要削減甚至中和碳排放,任由碳排放發(fā)生又將面臨怎樣的后果呢?對于全球氣候這樣關乎全人類生存的大問題,自然不是某個國家或者某個學者能夠負責的,在碳排放與氣候變化的關系、評估氣溫升高可能引發(fā)的后果等方面的研究上,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是目前最權威的機構。
更聳人聽聞的是,以目前各國宣布的碳減排目標測算,到2100年,全球氣溫變暖的幅度將不是2℃而是4℃以上,住在沿海城市的你,離“開窗看海、出門劃船”的日子真就不遠了。正因如此,降低碳排放量、直至實現(xiàn)碳中和,其實是關乎每個普通人生存乃至整個人類命運的大事,國家層面對于碳中和的重視也就不難理解了。
●不想“世界末日”,靠它就行?
也許你會有疑問,推廣利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發(fā)電不是更直接有效么,為什么還需要再繞到氫上去多走“冤枉路”呢,這樣大費周章又究竟為了什么?
但如果將可再生能源發(fā)電與氫能源結合,就會產(chǎn)生1+1>2的效果。以氫能的形式進行儲能,具備長時間、大規(guī)模、能有效運輸?shù)忍匦,足以應對季?jié)性變化帶來的儲能需求。這也是鋰電池儲能、抽水儲能電站儲能等形難以實現(xiàn)的。
這里還要糾正一個誤區(qū),在很多人看來,為推廣氫燃料電池車而花費大量資金搞氫能源產(chǎn)業(yè),就像是“為了這醋才包的這頓餃子”一般的小題大做。但這顯然搞錯了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反而是推動氫能源發(fā)展、改變我國能源結構、實現(xiàn)碳中和這樣的大計,需要以氫燃料電池車的推廣作為抓手。未來的氫能,也不會局限在交通運輸上,而是將逐漸輻射到工業(yè)、建筑等其他領域,甚至建成一個綠色的氫能社會。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