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yè)] 如果從“輿情”的角度看,近期上市的吉利豪越(參數(shù)|詢價)應該是極富戲劇性的。發(fā)布之初,坊間頗多吐槽——整車比例不夠協(xié)調(diào),非獨立的懸架更是讓人大跌眼鏡,與人們心目中“吉利中型SUV”的預期有著不小的落差。
然而伴隨著價格的明朗,大家的態(tài)度似乎來了一個180°的大轉(zhuǎn)彎——討論的焦點開始轉(zhuǎn)向“豪越為何能如此低價”。
然而如果你弄清楚豪越的本質(zhì)和邏輯,就會發(fā)現(xiàn)無論之前還是之后,都大可不必“意外”。因為豪越并不算常規(guī)意義上的“中型SUV”。它更像是一個新物種,屬于吉利在產(chǎn)品研發(fā)層面的一個新嘗試。吉利的這種嘗試,以及最終的效果會如何,則很值得觀察和探討。
豪越的本質(zhì):嘉際的SUV版衍生品
豪越誕生于CV平臺。在吉利的平臺體系里,CV是MPV的專屬平臺,其首款產(chǎn)品是嘉際。為什么有的人覺得豪越的比例不夠完美?因為它骨子里仍然是MPV。當然,還有它的非獨立后懸架,理所當然的也會與嘉際一脈相承。
所以當你細心體會豪越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它開起來、用起來會更接近于MPV而不是SUV。例如官宣掛在嘴上的“大大大”,尤其是后備廂的規(guī)整和超預期的內(nèi)部寬度(人在里面可以對坐、甚至斜躺),這都與其“MPV背景”有關。相應的,它比標準的中型SUV通過性也會略低,底盤強度也不會那么“耐沖擊”(相比之下)。
雖然豪越的車身長度達到4835mm,顯著超越了嘉際的4706mm,但它們的寬度類似(豪越甚至還要窄9mm),軸距也差不多(僅長10mm)。換句話說,豪越本質(zhì)上,其實就是一款嘉際的SUV(外形)衍生品。
『嘉際』
這就很好解釋了豪越為什么能制定出這樣的“震撼低價”——它的定價邏輯,其實是可以與嘉際一致的。
豪越的邏輯:低價大空間,滿足特定群體的需求
很顯然,這是一輛很“特別”的車。它既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中型MPV”,也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中型SUV”。那么吉利為什么要開發(fā)這樣一款產(chǎn)品呢?
我們回想一下,人們?yōu)槭裁匆徺I一輛中型SUV?真的是為了通過性嗎?這里面,是不是存在相當?shù)谋壤,他們只是看中了中型SUV的外觀和大空間?
這部分群體的最優(yōu)選其實是MPV。然而由于中國市場的特殊性,相當一部分家庭還是習慣于將MPV歸于“商務車”、“面包車”的范疇而難以接受。因為這個“傳統(tǒng)認知”,他們寧可被動接受中型SUV的高價格,以及對應的高油耗和并不理想的內(nèi)部空間(相較于中型MPV)。至于SUV的底盤強度、高通過性等等,他們可能不是很在意,甚至永遠不會用到。
『豪越』
那么如果有一款車,它擁有MPV的(相對)低價格、更完美的空間布局,卻擁有SUV的外形,只不過底盤強度和通過性屬于“MPV水平”——這是不是恰好他們想要的呢?豪越就是這樣一款車。
或許你會疑問:這樣的需求大嗎?如果深究起來,市場上也并非沒有類似的先例。一線城市的消費者可能會想不起風光580這款車,但它在三四五線市場,卻一度相當火爆。
風光580的成功邏輯,就與豪越頗為相似——它定位為“七座中型SUV”,卻采用扭力梁的后懸架?臻g不小,價格不高,再加上還過得去的品質(zhì),曾一度成為某個細分領域的“黑馬”。
而此次的豪越,它比風光580做得還要極致。例如它的尺寸比風光580又大了一個等級,功能設計上也更MPV化(輪胎更小、更注重空間拓展等)。
也許你仍有疑問:再怎么說,畢竟其外形不如其他中型SUV看起來“霸氣”,這不會影響選擇嗎?豪越當然也想到了,于是它的殺手锏就是:價格——它的起售價甚至比博越最暢銷的款式更低。
事實上,即便我們知道了豪越的本質(zhì)是MPV,它的價格依然是給力的。這里有兩個參照物。
一個是自家的嘉際。今年以來嘉際的銷量已經(jīng)超過了宋MAX,說明其價格是獲得市場認可的。且不說豪越的SUV外觀。單以豪越的尺寸(比嘉際大),全新的內(nèi)飾來論,比嘉際貴10%應該是合理的。而實際情況是,豪越與嘉際的價格基本持平。
豪越&嘉際產(chǎn)品力比較 | ||
豪越1.8TD DCT豪華型 | 嘉際1.8TD DCT舒適型 | |
指導價 | 11.96萬元 | 11.98萬元 |
陡坡緩降 | ● | - |
駕駛座電動調(diào)節(jié) | ● | - |
LED近光燈 | ● | - |
LED遠光燈 | ● | - |
后視鏡電動折疊 | ● | - |
后視鏡加熱 | ● | - |
LED日行燈 | ● | - |
遠程啟動 | - | ● |
自動大燈 | - | ● |
雨量傳感器 | - | ● |
第三排座椅 | ○ | ● |
制表:汽車之家行業(yè)組;數(shù)據(jù)來源:汽車之家產(chǎn)品庫 備注:“○”為選裝 |
另一個是風光580Pro。無論從品牌、設計等各方面看,風光580與豪越應該都不算一個量級。更不用說豪越的尺寸更大,排量更大。常規(guī)理解,很難想象豪越會與風光580Pro等價,但事實真的如此。
豪越&風光580Pro產(chǎn)品力對比 | ||
豪越1.8TD DCT豪華型 | 風光580Pro 280TGDI CVT領航版 | |
指導價 | 11.96萬元 | 12.09萬元 |
長寬高(mm) | 4835×1900×1780 | 4715×1845×1715 |
軸距(mm) | 2815 | 2780 |
發(fā)動機 | 1.8T | 1.5T |
側(cè)氣囊 | ● | - |
360°全景影像 | - | ● |
遠程啟動 | - | ● |
自動大燈 | - | ● |
雨量傳感器 | - | ● |
第三排座椅 | ○ | ● |
制表:汽車之家行業(yè)組;數(shù)據(jù)來源:汽車之家產(chǎn)品庫 |
因此即便以嘉際、風光580的市場表現(xiàn)看,豪越的銷量預期都不會低。這就是豪越的產(chǎn)品邏輯。
豪越的價值:對于吉利品牌會有副作用?
“然而真的存在即合理嗎?難道說市場需要‘小面’,吉利也造‘小面’嗎?”這是我們聽到的一些極端言論。即,推出這樣一款價格與三四線品牌看齊的,更側(cè)重性價比的車,似乎與吉利這些年來的產(chǎn)品戰(zhàn)略相左。
誠然,吉利這些年來“品牌向上”的努力有目共睹。從博瑞開始,像帝豪GL、帝豪GS、博越、星越這些吉利新品,給人的印象都不是只靠性價比取勝,更多的是靠設計、品質(zhì)等。吉利的品牌形象也由此提升,徹底擺脫了之前“四個輪子+倆沙發(fā)”的低端形象。
現(xiàn)在豪越的產(chǎn)品策略,讓人感覺吉利在走“回頭路”。為了獲得市場,讓好不容易樹立起來的品牌形象受損,頗有點得不償失。乍一看,這些人的“操心”挺有道理,但事實上可能有些沒必要。
首先,豪越本質(zhì)上并不是所謂的“廉價大車”,而是一個“新物種”——有著SUV外形的MPV。只要你不用中型SUV的標準去衡量它,單看整車工藝、出色的內(nèi)飾設計與空間布局、相當不錯的公路駕駛特性,它依然可以視為一款“高素質(zhì)的吉利車”。
或者換個角度理解:如果此次吉利推出的是一款名為豪越的MPV,尺寸空間還是那么大,只不過外觀不像SUV,你還會把它看作“廉價大車”嗎?至于它有著SUV的外形,總歸不算罪過吧?
其次,退一步講,即便豪越真的屬于“廉價大車”,也并不意味著會給吉利品牌帶來副作用。別忘了,吉利當下銷量最好的車,是仍然很注重性價比,主要在三四線市場打拼的帝豪。更加注重性價比的遠景系列,目前也仍在吉利的產(chǎn)品體系中,而且還在不斷推新,比如遠景X6。
『遠景X6』
最后再從吉利集團的整體品牌規(guī)劃來看,它目前已經(jīng)擁有三個層級的品牌——沃爾沃、領克和吉利。這已經(jīng)足夠細分。尤其是伴隨著領克在市場上逐步站穩(wěn)腳跟,吉利反而可以擴大品牌的“覆蓋面”——否則一味地“向上走”,與領克形成交集,這樣真的好嗎?
相反,豪越的出現(xiàn)不僅可以為吉利提供銷量支撐、完善產(chǎn)品線,同時還能給業(yè)界一些啟示——中國市場的豐富程度,足以讓你發(fā)揮想象力。只要開發(fā)出市場需求的產(chǎn)品,就是合理的。
總結(jié):
豪越的“劇情反轉(zhuǎn)”,其實都源于它的特殊性——一款有著SUV外形的MPV。這種創(chuàng)新并無不妥,因為終端市場存在需求,而且量還不小。也正因為它的特殊性,它本質(zhì)上也不屬于“廉價大車”,并沒有真的與三四線品牌的車型同價位爭奪市場,當然也談不上有損吉利的品牌形象。
不過如果非要說問題,我們也覺得不是沒有。即基于豪越的特殊性,吉利在產(chǎn)品營銷上反而應該相對低姿態(tài)一點。
以豪越展現(xiàn)出的產(chǎn)品素質(zhì)與價格,它的競爭力是擺在那兒的。市場不會無效,最終的銷量回報也會水到渠成。既如此,如果在營銷上還要一味地高調(diào)引導,非要讓大家誤以為這是“吉利的漢蘭達”、“PK傳祺GS8”等等,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沒準真的會有損品牌形象,甚至妨礙吉利未來推出真正意義上的“中型SUV”。(文/汽車之家 行業(yè)評論員加鎖)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