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yè)] 未來的汽車將不再是一個冷冰冰的交通工具,它甚至還能跟道路基礎設施,以及其他車輛進行“對話”,F在很多車企都在努力研發(fā)能夠讓汽車實現“對話”的技術,比如奧迪。2018年3月,奧迪交通信號燈系統(tǒng)(TLI)就進駐了美國華盛頓,當地6000個交叉路口都能夠和奧迪汽車進行通信,從而為駕駛者提供精確的紅綠燈倒計時信息。這項技術其實就是所謂的V2I,亦即車與道路基礎設施的互聯(lián)互通。
繼華盛頓之后,奧迪又有了將V2I技術拓展到新城市的目標。據外媒報道,近日,奧迪宣布將在德國開展V2I測試,并最終實現部署。奧迪計劃在今年夏季前,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城市所有十字路口總計數百個紅綠燈上安裝通信模塊,讓奧迪汽車能夠接收到紅綠燈的狀態(tài)信息。
奧迪其實是世界上最早將V2I技術投入應用的汽車廠家。其應用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16年,彼時奧迪A4也成為了第一輛實現車與外界環(huán)境通信的量產汽車。如果奧迪順利在德國推廣V2I技術,那么2020款的奧迪e-tron(參數|詢價)、A4、A7、A8、Q3、Q7等將會成為首批在歐洲能夠與基礎設施通信的車型。
奧迪利用V2I技術把紅綠燈狀態(tài)信息傳遞給車內駕駛員,為其提供了最佳速度建議,減少了停車次數。此舉能夠大幅優(yōu)化交通流量,減少交通事故的發(fā)生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碳排放。當然,“吃螃蟹”的并不只有奧迪一家。通用凱迪拉克也曾于2017年展開對V2I的測試,所實現的功能與奧迪類似,都是與信號燈進行信息通信。
如果V2I技術的應用僅局限于信號燈,那未免太過“大材小用”。未來,V2I技術的迭代功能可能包括車輛啟停功能、優(yōu)化導航路線以及其他預測服務等,它能夠帶來大交通的革命性變革。
自動駕駛的核心技術支撐就是V2I。當自動駕駛汽車能與道路基礎設施充分互聯(lián),就好比具備了全局感知能力,擁有了“上帝視角”,一舉解決了單車智能所難以突破的感知瓶頸。
緊隨奧迪、通用之后,中國品牌車企在這方面也有了快速的進步。吉利、廣汽、上汽、北汽等車企大多計劃于2020年上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量產支持V2X(車聯(lián)網,包括V2V、V2I等)的汽車。各主機廠著力推動V2I技術的研發(fā)和應用,也將大大加快他們在自動駕駛方面的進程。(文/汽車之家 鮑彬斌)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