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聞] 11月8日,上汽大眾首款ID.車型在其位于上海安亭的新能源工廠正式下線。這個工廠是大眾MEB平臺專屬工廠,其這將會在2020年10月正式投產(chǎn),未來將會生產(chǎn)大眾、奧迪多個品牌的產(chǎn)品。官方表示,這款新車將會在2020年下半年正式亮相。此外,ID.3未來也會在該工廠投產(chǎn)。
『上汽大眾首款ID.車型』
● 新車特點
此次上汽大眾下線的ID.車與10月31日晚的大眾品牌活動上發(fā)布的ID.初見十分相似,這兩款車都基于ID. CROZZ概念車打造。其中,ID.初見是德國工廠打造的車型,不排除未來引入一汽-大眾投產(chǎn)的可能,畢竟兄弟上陣是大眾在國內(nèi)一直以來的戰(zhàn)略。官方也表示,未來這款車的正式命名、與初見的關系和差異、未來兩款車如何布局,會在此后的發(fā)布會上對外公布。
『上汽大眾首款ID.車型』
『ID.初見』
上汽大眾ID.車型未來也會有它的正式命名,其前臉設計相比于ID.初見有多處細節(jié)的調整。比如前大燈輪廓改變,燈組線條向后延伸,更加復雜。前臉部分,象征著未來的貫穿式燈帶進一步延伸到了大燈內(nèi)部,這與ID.初見也完全不同。此外,這款新車在前包圍部分也有調整。
『上汽大眾首款ID.車型』
側面部分,上汽大眾ID.車型與ID.初見基本保持一致,僅僅是換裝了新造型的輪圈。該車的整車線條十分動感,與很多大眾現(xiàn)有車型風格不太一樣。在尾部,這款車的改變就更大一些,使用了全新樣式的貫穿式尾燈,后包圍的造型也更加傳統(tǒng)。
● 市場分析
一直以來,傳統(tǒng)車企對純電動車的布局速度都相對較慢,而大眾則用快速的行動展示了自己在新領域的野心。前幾天的大眾品牌之夜上,ID.3、ID.初見紛紛亮相,再加上今天上汽大眾ID.車型的下線,再次讓我們看到了大眾速度。明年,這款上汽大眾ID.車型將會投放市場,無論是對于這幾年風風火火的造車新勢力,還是對于眾多老品牌們,狼又來了。
● 工廠介紹
位于安亭的上汽大眾新能源工廠是其在國內(nèi)布局的首個純電動汽車工廠,也是大眾汽車集團全球首個專為MEB純電動車型生產(chǎn)而全新設計建造的汽車工廠。新工廠基于專為電動汽車打造的MEB純電動車平臺進行生產(chǎn),可以支持包含奧迪在內(nèi)的多個品牌。項目總投入170億元,規(guī)劃年產(chǎn)能30萬輛。工廠總建筑面積約61萬平方米,具備沖壓、車身、涂裝、總裝和電池裝配車間,擁有車體分配中心、自動化立體高架庫、試車道等設施。
● 大眾的新能源規(guī)劃
根據(jù)官方公布的規(guī)劃,大眾在2023年之前將會投資300億歐元用于汽車的電動化,2030年其在歐洲與中國生產(chǎn)的汽車中電動車占比將超過40%。支撐大眾電動化未來的,是MEB和PPE兩個電動平臺。
大眾電動平臺規(guī)劃 | ||
平臺 | MEB | PPE |
開發(fā) | 大眾 | 奧迪與保時捷聯(lián)合 |
支持品牌 | 大眾、斯柯達、西雅特、奧迪等 | 奧迪、保時捷、賓利等 |
定位 | 低、中端市場 | 高端市場 |
車型 | 多個級別的轎車、SUV、廂貨等 | 高端轎車、SUV、跑車 |
車型推出時間 | 2019年起 | 預計2021年起 |
其中MEB平臺由大眾開發(fā),將會供應給大眾、斯柯達、西雅特、奧迪等品牌,平臺的共享能夠帶來更高的生產(chǎn)效率和更短的生產(chǎn)時間,也能帶來更低的原材料成本和分銷成本。根據(jù)規(guī)劃,在2022年之前,大眾將會在歐洲、美國、中國共建設8個MEB工廠,中國擁有安亭和佛山兩個工廠,分屬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而PPE平臺則由奧迪和保時捷聯(lián)合開發(fā),會支撐起奧迪高端車型、賓利和保時捷的電動化發(fā)展,模塊化生產(chǎn)與規(guī)模效應也能降低30%左右的開發(fā)成本,而且其他品牌未來也將分享PPE平臺架構。
● 總結
中國市場對于大眾集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隨著新能源政策退坡,產(chǎn)品本身綜合實力成為了影響銷量的核心因素。在這個時間節(jié)點下,大眾快速將未來全新電動家族ID.進行國產(chǎn),足可見其對于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大眾的品牌溢價能力加上全新開發(fā)理念的產(chǎn)品讓ID.系列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當然,未來具體市場表現(xiàn)如何,還要看最終的定價、產(chǎn)品的口碑以及后續(xù)的售后表現(xiàn)。(文/汽車之家 唐朝)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