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yè)] 在車輛發(fā)生正面碰撞時,由于駕駛員的膝部與中控臺下方的距離較短,因此膝部是最易造成損傷甚至骨折的部位。盡管像奔馳GLC、豐田雷凌(參數(shù)|詢價)、保時捷Panamera等車型全系標配了膝部安全氣囊,但在目前的汽車市場中,大多數(shù)車型依然只配備了主、副駕駛安全氣囊和側氣囊等。
日前,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xié)會(IIHS)發(fā)布的一項研究表明,膝部安全氣囊的配置率持續(xù)增高。有人認為,車輛采用的安全氣囊越多,對車內(nèi)人員的安全防護性能就越高,然而在一些事故中,膝部安全氣囊不僅無法降低交通事故造成的安全風險,反倒提升了成員被傷害的風險。
據(jù)悉,膝部安全氣囊通常配置于儀表盤的下方,當遭遇碰撞事故后,安全氣囊會自動彈出,目的是減輕駕駛員腿部所受的傷害,形成碰撞緩沖區(qū)域,也有助于緩解駕駛員胸腹部受到的沖擊力。為確認膝部安全氣囊能否提升車輛的安全性,IIHS研究人員檢查了碰撞測試數(shù)據(jù)和真實事故的相關信息。
首先,研究人員從IIHS車輛評級項目中收集了400多起正面碰撞測試的傷害數(shù)據(jù),確認配置膝部安全氣囊后的車輛在發(fā)生碰撞時,能否有效減輕車內(nèi)人員膝部的傷害程度。該團隊隨后從美國14個州的碰撞事故報告中搜索數(shù)據(jù),比對配置膝部安全氣囊與未配置膝部安全氣囊的同款車型的碰撞數(shù)據(jù)。
在IIHS的駕駛側25%和40%重疊率正面偏置碰撞中,膝部安全氣囊對測試假人的保護效果并不突出,尤其是在40%重疊率正面偏置碰撞中,膝部安全氣囊?guī)缀鯚o法起到降低傷害的作用。在進行真實世界事故的數(shù)據(jù)分析后,膝部安全氣囊也僅僅將受傷風險降低了0.5個百分點,即從7.9%降至7.4%。
IIHS高精研究工程師Becky Mueller指出,目前他們已提出多個不同的設計方案,為用戶大腿、小腿提供保護,替代膝部安全氣囊,畢竟其他方案的有效性并不亞于膝部安全氣囊。當前,許多車企安裝膝部安全氣囊是為了讓車輛通過美國聯(lián)邦政府提出的“未系安全帶的測試人偶”強制性安全測試,而在IIHS車輛評級測試中,測試人偶通常通過安全帶固定于車座上。(編譯/汽車之家 譯龍 閻明煒)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