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快評] 作為幫助雷克薩斯打響知名度的第一款產(chǎn)品,LS的初代車型LS 400自上世紀90年代起就曾引入大陸銷售,其不僅是中國消費者的老朋友,更是不少車迷朋友幼年時對豪華車的理解范本。然而近年來,得益于對中國市場的準確把握和極強的產(chǎn)品力,德系三強“BBA”在豪華大型車細分市場上越發(fā)強勢,以巨大的銷量領先幅度坐擁前三名的寶座。而2016年終端銷量僅有兩位數(shù)的LS,也在逐漸被市場“拋棄”……
然而就在2018年1月11日,雷克薩斯在第五代LS車型全球首發(fā)剛滿一年的時間節(jié)點上,將這款豪華大型車引入到了中國市場。這一次,雷克薩斯想通了,他們不再在LS上一味追求略顯老土的穩(wěn)重感,用充滿銳利線條的全新設計理念幫助新LS完成了蛻變。并且,隨著新3.5L動力的加入,首次放棄V8發(fā)動機的新LS價格也不再高高在上,起售價一躍從149萬元降低到了不足90萬元……那么這次,有了這么多改變的新雷克薩斯LS能夠“翻身”了嗎?
● 『突破』是全新LS的關鍵詞
★ 外觀顛覆以往車型的穩(wěn)重老成
『第一代LS/第四代末期LS』
第一至三代雷克薩斯LS車型的生命周期基本維持在6-7年,而2006年面世的第四代LS在經(jīng)歷了兩次中期改款后,將生命周期拉長到了12年(2006-2017)。以2017年的眼光來看,第四代LS在設計上已經(jīng)比較落后了,但不用擔心,全新第五代LS讓設計成為了自己的一大優(yōu)勢(附:點此穿越至90年代初,查看1993款第一代LS400實拍)。
紡錘形前格柵是新設計語言的關鍵元素,新LS自然也不會丟掉。格柵內(nèi)部細密的中網(wǎng)共形成了5000多個立面,使得整個中網(wǎng)在不同角度光線下都能夠熠熠生輝。另外,造型異常銳利的“Z”字形矩陣式LED大燈也是標配項目,保證了全系車型都能擁有相同基礎的顏值,不會出現(xiàn)其它車型低配版本“氣勢不足”的尷尬情況。
雖說造型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無法用統(tǒng)一的標準來衡量,但我們不得不承認新LS在設計上做出了很大的突破。相比之前四代車型相對方正得多的傳統(tǒng)三廂造型而言,新LS的整體輪廓要更柔潤,順暢的車頂和C柱線條、上揚的側(cè)窗邊框,透露著華麗;而燈組、腰線、飾條等處的線條則要更加鋒利?偨Y(jié)來說,新LS的外觀柔中帶剛,而在F SPORT套件的加持下,車輛整體營造的運動氣息也更加濃郁,符合當下消費者逐漸年輕化的審美眼光……換句話說就是:新LS一舉突破了“老成”的既有印象,比起三位更講究氣派感的德系對手,新LS有了更加與眾不同的東方美感。
★ 內(nèi)飾的奢華不僅是用料的堆疊,更是傳統(tǒng)藝術的融入
新LS的內(nèi)飾設計在同級別車型中也是非常出挑的,相比德系對手相對傳統(tǒng)的中控布局,新LS或許在科技感或整體奢華氛圍的營造上略遜一籌,但設計感十足的中控臺和精致的細節(jié)才是值得把玩和考究的亮點所在,比如副駕駛前方內(nèi)凹進中控臺的、以凌光切子為靈感的裝飾圖案,它就像一套移動微縮景觀,為左側(cè)的12.3英寸中控大屏提供襯托,如同勞斯萊斯新一代幻影中控臺中央內(nèi)部“藝境藏珍”裝飾的簡化版本。
此外,新LS 500h頂配車型還在門板上提供了利用日本傳統(tǒng)工藝切子制成的玻璃飾板,以及靈感源于日本傳統(tǒng)折紙藝術的鶴羽折布,用獨具匠心這個詞來描述這塊門板或許是最恰當?shù)男稳萘,它也將新LS內(nèi)飾的調(diào)性切換到了另一個層級。
★ 主動安全配置/自適應巡航等全系標配
新LS全系車型的配置區(qū)分點主要在座椅功能調(diào)節(jié)、后排舒適性配置、內(nèi)外主題+配色以及音響方面,而在安全層面的配置上,新LS做到了全系標配前后側(cè)氣囊/氣簾、膝部氣囊、胎壓監(jiān)測、并線輔助、車道偏離預警、主動制動系統(tǒng)、全景攝像頭、自適應巡航等,而三位德系對手都沒有做到如此的完善。
★ 29年來首度放棄V8,全新3.5L系列V6發(fā)動機保證動力,稅費更低
自1989年誕生以來,雷克薩斯LS在初代(LS 400)、二代(LS 400)、三代(LS 430),以及四代(LS 460/LS 500h)車型上,無一例外全部搭載的是排量4.0升以上的自然吸氣V8發(fā)動機。然而,第五代LS突破了這個傳統(tǒng)。
在全新LS 350、LS 500h上,其分別搭載了3.5升V6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和由3.5升V6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和電動機組成的混動系統(tǒng),前者匹配正常的10AT變速箱,而后者則創(chuàng)新性地提供了一套由行星齒輪式E-CVT和4AT變速箱共同構(gòu)成的模擬10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在性能表現(xiàn)方面,二者的官方0-100km/h加速時間分別為6.5秒和5.4秒,完全不輸給同等價位的S級、7系及A8L。
以全新3.5L發(fā)動機為核心的兩套全新動力系統(tǒng),不僅為新LS帶來了更低的油耗和更強的動力表現(xiàn),因為排量的降低,其也令新車擁有了更低級別的稅費等級(以消費稅為例,稅率由40%降低至25%)。也正是因此,新LS的起售價和頂配售價相比上代車型分別有著60萬元和110萬元的降低,而由此帶來的性價比提升,想必也無需多言了。
★ 4年或10萬公里(LS 350)/6年或15萬公里(LS 500h)免費保修保養(yǎng)
與其它雷克薩斯車型一樣,新LS繼承了一貫的免費保修保養(yǎng)政策,具體內(nèi)容與上代車型保持一致,其中LS 350可享受4年或10萬公里免費保修保養(yǎng),而LS 500h則可以享受6年或15萬公里的免費保修保養(yǎng)。因此,不僅價格有大幅度的降低,新LS在后期養(yǎng)護上也將為消費者節(jié)約一筆可觀的開支。
● 新LS的槽點同樣不能忽略
☆ 后排空間同級不出彩
作為一輛行政級大型車,新LS的后排空間表現(xiàn)本應與“局促”二字無關,然而在此前的體驗文章中我們卻得到了相反的情況:身高172cm的體驗者在前排就坐,調(diào)整座椅至最低并處于合適坐姿后來到后排落座,發(fā)現(xiàn)較短的坐墊長度并沒有為腿長的乘客預留充分的空間。
而在將座椅調(diào)至“老板”喜歡的半躺狀態(tài)后,體驗者的腳部就已經(jīng)嵌入前排座椅下方了,所以這款車的實際空間并沒有達到我們心中大型車應有的表現(xiàn),相比S級、7系等車型確實要遜色一些。
當然,也許大型車正確的“打開方式”應該是老板躺在右后座椅、同時把向前折疊的副駕座椅椅背當腳托來用的,但是到這兒問題又來了:并不是每個配置的新LS后排都能躺的,因為6款車型配備了三種區(qū)分度比較高的第二排座椅配置,而這則是它的第二個槽點,請您接著往下看。
☆ 后排座椅可調(diào)并非標配,高低配之間配置差異較大
新LS的6款車型標配前后座椅加熱、前排座椅通風、前排座椅記憶。在此基礎上,6款車型提供了三種不同級別的后排座椅配置:
1、卓越版/F SPORT版:后排座椅不可調(diào)
2、豪華版:增加前排座椅按摩,后排座椅18向電動可調(diào),帶頭枕4向電動調(diào)節(jié)、腰部支撐及座椅記憶;
3、行政版:右后座椅22向電動可調(diào),帶頭枕4向電動調(diào)節(jié)、腰部支撐、座椅記憶及腿部支撐;左后座椅18向電動可調(diào),帶頭枕4向電動調(diào)節(jié)、腰部支撐及座椅記憶。另外后排還提供座椅按摩功能。
競爭對手方面,2018款奔馳S級標配第二排座椅電動調(diào)節(jié);而寶馬7系和奧迪A8L車系中,僅指導價在90萬元以下的三款入門車型未將此配置列為標配(A8L部分車型需選裝)。作為一款豪華大型車,新LS在中低配車型上配備固定式后排座椅的設定也使得一部分消費者感到了不滿。
試想,一位商務人士看中了配置已經(jīng)很完善的雷克薩斯LS 500h卓越版(95.80萬元)用于出行,同時注重乘坐舒適性的他希望自己可以在旅途的奔波中在后排以半躺的姿勢辦公或休息……但可惜的是,為了可以調(diào)節(jié)的后排座椅,他需要加16萬去買一輛LS 500h豪華版(111.80萬元);即便退而求其次選擇動力總成弱一級的LS 350豪華版(103.80萬元),他也仍需要再加5萬元。其實,雷克薩斯如果能將后排電動調(diào)節(jié)座椅列為新LS的選裝配置,想必對于那些以商務接待、出行用途為主,但對其它奢華級配置需求不高的消費者來說,會顯得更合適一些。
☆ 部分經(jīng)銷商存在加價行為,但可能不會持續(xù)太久
不同的供需關系催生了經(jīng)銷商的不同市場行為,車供過于求即是優(yōu)惠,車供不應求則是排隊。而加價則是供不應求的供需關系下不怎么受歡迎的合理插隊。雖然理性來看,加價也是正常的經(jīng)銷商市場行為,但它必然會影響消費者的心情和購車體驗;而對于那些平價訂車、希望正常排隊提車的準車主們而言,提車日期也很可能會因為少數(shù)商家的唯利是圖而一拖再拖。目前,部分地區(qū)的雷克薩斯經(jīng)銷商已經(jīng)開始對新LS實行了加價或變相加價銷售,加價幅度根據(jù)門店或車型的不同,大約為6-20萬元不等,其中包括加錢購買裝飾的形式。
然而以新LS來說,想要在大型車細分市場中撼動奔馳S級、奧迪A8L和寶馬7系三強霸主地位,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價位相近的情況下,德系三強除邁巴赫S級外目前都有著不同幅度的市場優(yōu)惠。因此,部分經(jīng)銷商的加價行為預計不會持續(xù)太久。如果想入手新LS的您遇到了經(jīng)銷商加價行為且自認無法接受的話,建議您多轉(zhuǎn)幾家店看看,因為就目前來看,大多數(shù)經(jīng)銷商還是處在平價訂車的狀態(tài)。
● 總結(jié)
★ 試圖營造駕駛樂趣卻忽略了后排空間,后者將會制約最終銷量表現(xiàn)
看完上述的Pros & Cons后,不知道細心的您有沒有發(fā)現(xiàn),相比于BBA三位德系霸主更純粹的商務化定位,其實新晉的全新一代LS更加顧及到的是前排乘客、或者干脆說是駕駛員的感受。后排的空間壓榨和配置堆疊并不是它特別追求的(至少不是非行政版車型追求的)。無論是在研發(fā)階段追求整車重心與駕駛員身體重心達到吻合的GA-L后驅(qū)平臺,還是標配換擋撥片/駕駛模式選擇/LSS+智能安全系統(tǒng),亦或是部分車型配備的全彩抬頭顯示、可變轉(zhuǎn)向比、四輪轉(zhuǎn)向等,都表明新LS非常注重駕駛員的體驗。新LS的定位不再是傳統(tǒng)的商務大型車,它不僅看起來更年輕,同時也開始注意起年輕消費者對于駕駛樂趣的要求。
但是,對于后排空間的不過分追求,讓新LS在面對對手時也缺少了一份底氣。對于大部分選車需求相對傳統(tǒng)的豪華品牌大型車消費者來說,后排空間的弱勢其實是一個難以彌補的缺憾,而這也將會成為制約新LS市場表現(xiàn)的一大因素,我們從論壇網(wǎng)友的言論中也不難發(fā)現(xiàn)這一點。
★ 品牌調(diào)性和影響力同樣是不可忽略的弱勢,但明顯的改觀正在進行中
雖然雷克薩斯在華的知名度并不算弱,但相比奔馳、寶馬和奧迪等主流豪華品牌,營銷和品牌傳播也同樣是雷克薩斯還需進一步努力的地方。當人們提到奔馳時,大多數(shù)人可能立刻能在腦海里描繪出一個優(yōu)雅、有地位感的豪華車形象,而寶馬的關鍵詞是操控、運動,奧迪則可能是前衛(wèi)科技,而雷克薩斯呢?恐怕之前雷克薩斯在人們心中的性格還沒有那么明確,相對固定、易于傳播的好印象也還沒有在群眾心中形成。
不過在近年來,雷克薩斯正在逐漸重視這一點,嘗試改變許多消費者印象中“高級版豐田”的形象。之前的雷克薩斯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或許是其稱霸全部汽車品牌的高可靠性與耐久性,以及不輸于BBA的豪華感和靜謐性;而在近年來,雷克薩斯逐漸學會了講故事和找“噱頭”,嘗試勇于把一直以來用心造車的過程和成果用營銷傳播的形式講述給外界,以“匠心”、“新豪華藝術”等一類“高”關鍵詞為體現(xiàn),從而讓更多消費者深入了解并喜歡上雷克薩斯品牌。
在這樣的努力之下,近年來雷克薩斯在華的銷量成績穩(wěn)步上升,2014-2017年的銷售數(shù)字分別為7.61萬輛、8.57萬輛、10.92萬輛和13.29萬輛,連年創(chuàng)下新高,而原因除了車型產(chǎn)品力的提升外,營銷上花掉的心思也是不能忽略的。
★ “一雪前恥”不成問題,但插足BBA并不現(xiàn)實
打破常規(guī)的新LS,擁有著更年輕、更有“沖勁兒”的外觀、充滿藝術氣息和精致感的內(nèi)飾,它所秉承的“新豪華藝術”讓其在細分市場當中顯得格外獨特;與此同時,新LS產(chǎn)品力的全面升級還體現(xiàn)在配置表現(xiàn)與換裝新動力系統(tǒng)等多個層面。俗話說,拋開價格談產(chǎn)品力就是“耍流氓”,所以60-110萬元的價格下調(diào)幅度也令新LS的全面進化沒有白費。
總體來看,相較于上代LS末期車型悲劇般的在華銷量表現(xiàn),新LS在市場上“一雪前恥”可以說是完全不成問題的。不過如果想要在國內(nèi)大型車細分市場“插足”BBA三強地位的話,可能并不現(xiàn)實。(文/汽車之家 刁昊)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