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汽車深刻意識到了發(fā)展自主品牌轎車的重要性,目前基本形成了東風風神發(fā)展轎車,東風風行和鄭州東風發(fā)展MPV和SUV,東風小康發(fā)展微車。但顯然還是有些各自為政的混亂。
『Tai-concept概念車』
作為嫡系的東風風神自去年上海車展發(fā)布首款量產(chǎn)自主品牌轎車S30開始,已經(jīng)快速形成了三廂S30,兩廂H30和跨界車型H30-Cross的一系列車型組合,無論從資金還是技術上都顯然比其他幾只東風自主車型部隊更具實力。
2009年上海車展上,除了量產(chǎn)版的S30三廂轎車,還有一款A00級的純電動概念車I-car,以及一款被東風成為D級車平臺的概念車Tai-concept,三款車型分別被賦予了極具中國韻味的名稱:“敏”、“智”、“泰”。
『名為“泰”的商務轎車外形申報圖』
接下來的廣州車展和今年的北京車展,Tai-concept概念車都頻頻亮相,直到近日一組關于這款名為“泰”的商務轎車的外形申報圖再次曝光,再度引起了我們對于東風這款自主轎車的關注。從Tai-concept的外形尺寸來看,雖然名為東風D級車型,但4800mm左右的車身長度,以及車內(nèi)的多功能方向盤,多媒體影音導航系統(tǒng),自動恒溫空調,后排空調出風口,都與目前市場主流的B級商務車型處在同一水平上。之前又有消息傳出,東風在30系列車型之后,將推出B級尺寸的轎車,排量定位2.0-2.4L左右。那么極有可能Tai-concept將作為原型車很快實現(xiàn)量產(chǎn)。
觀察Tai-concept的外形設計,似乎和S30、H30等并沒有太多聯(lián)系,也沒有形成自己家族風格的臉譜化設計。Tai-concept整體車身顯得瘦高而臃腫,復雜的腰線有些形似伊蘭特悅動,高挑的尾部又有些豐田皇冠的身材,雖然概念車奪人眼球,但并稱不上驚艷動人。或許在量產(chǎn)之后會在外形上有較大的改動。
『中控區(qū)』
從自主品牌轎車的發(fā)展來看,進入具有代表性的B級商務轎車市場,對于品牌影響力的提升和產(chǎn)品利潤的提升無疑都有重要的意義,自主品牌選擇從低到高的切入,也逐漸形成了共識。但隨著自主品牌陣營的壯大,競爭之勢也愈演愈烈,起步已經(jīng)算完的東風風神也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畢竟相比其他三大而言,甚至其他二線汽車集團,東風的自主品牌轎車都是拿不出手的。
『內(nèi)飾后排』
上汽整合羅孚消化后,已經(jīng)完全形成了自己強大的新車開發(fā)實力,后續(xù)吸收的南京名爵也享受到了上汽新車平臺研發(fā)的碩果。一汽紅旗雖然萎靡不振,但奔騰品牌B70、B50車型得益于馬自達的成熟技術,也早已站穩(wěn)了腳跟,后續(xù)還有B30等車型接踵而至。后來的長安在自主品牌轎車發(fā)展之路上也風生水起,從悅翔、奔奔mini車型開始,表現(xiàn)出了明顯的上升勢頭。廣汽、北汽等實力強大的地方軍也欲借助阿爾法羅密歐、薩博的成熟技術以高姿態(tài)切入自主品牌轎車市場。市場方面就更別提奇瑞、吉利、比亞迪這也通過打拼廝殺站穩(wěn)腳跟的重要力量了。
而目前內(nèi)部各子公司自主車型都還處在各自為戰(zhàn)階段的東風,將幾大力量充分整合起來,似乎對于集團公司而言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