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精彩汽車生活] XX國家人開什么車,這類文章之前我和同事已經(jīng)寫過一些了,比如王勐的《蒙古篇》和我的《日本篇》。前一陣兩位定居馬來西亞的朋友邀我到吉隆坡和怡保游玩,我就順便拍了些圖,咱們來看看像馬來西亞這樣一個在汽車方面沒有什么大作為的國家,街上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
●自主及合資品牌汽車
眾所周知馬來西亞算不上一個汽車大國,不過即便如此,他們近幾年每年的汽車銷量都在50-60萬輛左右,在整體經(jīng)濟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其中貢獻最大的品牌有兩個:寶騰(Proton)和Perodua。寶騰是馬來西亞的自主品牌,Perodua是馬來西亞與日本豐田、大發(fā)合作創(chuàng)立的合資汽車品牌。
寶騰汽車曾經(jīng)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都是在做日系的貼牌車,幾乎這個品牌的每一款車都能在日系品牌中找到一個原型,比如這輛Inspira和這輛Perdana,就是三菱藍瑟和本田雅閣的貼牌。其中比較有意思的是Perdana,貼牌雅閣的是它的第二代車型,而它的第一代車型在馬來西亞街頭更多見,它的原型是第七代三菱戈藍……
除了這些本在中國就有,我們一眼能認出來的以外,還有很多車我們看著不熟,但其實也是日系車掛寶騰標志的變身, 比如圖中這兩輛寶騰Saga,它是寶騰建立以后生產(chǎn)的第一款車,它的原型是1983年款的三菱藍瑟Fiore。說到這里順帶一句:寶騰建立時,三菱汽車和三菱公司各持有15%的股份。
這款Wira應該算是最常見的寶騰了,它的原型車是第四代三菱Mirage。2009年停產(chǎn)后,接替它位置的有兩款車:寶騰Persona和寶騰Gen-2。這款Gen-2是不是看起來也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其實它就是曾經(jīng)在國內(nèi)曇花一現(xiàn)的蓮花L3,當時寶騰與其技術伙伴Lotus合作研發(fā)了該車的平臺和發(fā)動機。Gen-2在馬來西亞是出租車中的主力軍。
另外寶騰汽車除了在馬來西亞本國銷售以外,也向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出口,因此即便是寶騰的同一款車也會有不同的名字。比如圖中這輛寶騰Waja,它在英國銷售的版本名為寶騰Impian。
除了寶騰,Perodua品牌在馬來西亞街頭也占了非常大的比重,而它旗下的這款兩廂小車Myvi絕對是霸屏級別的選手了,我甚至無法用一款車在國內(nèi)的保有量來比喻它。Myvi是大發(fā)Boon和豐田Passo的貼牌車,于2005年開始生產(chǎn),從那以后,Myvi在馬來西亞汽車銷量冠軍的寶座上一坐就是四年。
●進口車
雖然自主和合資品牌賣得不錯,可單靠它倆撐起整個馬來西亞還是差點意思。于是在馬來西亞街頭還有各種的進口車,其中最多見的就是日系,其次是德系。
東南亞神車——豐田海拉克斯當然不能缺席,皮卡中將近一半是它!另外,但凡有美國品牌,基本都是福特的皮卡,很少能看見美系乘用車,看來馬來西亞人也是活的比較細膩的,粗獷的車還是留著干粗活兒用吧!
很多車系其實在國內(nèi)也有,只不過在馬來西亞的名字和國內(nèi)不同,比如這個日產(chǎn)Almera其實就是我們熟知的日產(chǎn)陽光。另外還有一些非常眼熟的車型懸掛著完全不認識的車標,這些是當?shù)赝ㄟ^CKD方式引進的車型,其車標便是裝配商的Logo。比如這臺現(xiàn)代Santa Fe車頭懸掛的就是其裝配廠商Inokom的標志。
在馬來西亞的幾天我還真遇見了兩次中國品牌汽車,感覺比一些小眾的意大利車還少見。不過如今各大中國品牌愈發(fā)強大,特別是吉利又收購了寶騰,之后在馬來西亞見到中國車將不再是一個意外的事。
●改裝車
雖說本土品牌沒造出什么名譽全球的好車,但是馬來西亞人民對汽車的理解可一點兒不差,沒有完全把這東西當成代步工具。在馬來西亞街頭經(jīng)?梢钥吹礁难b車,其中很多就是以寶騰或者Perodua這些國產(chǎn)車為基礎改的。有些車改的能炸街,也有些僅僅就是換個輪圈,加個尾翼等等。
總之,馬來西亞的汽車文化比我來之前想象的要強很多,后來我在查資料時候才知道,這個國家如今汽車工業(yè)雖然沒有中國發(fā)達,但早在20世紀20年代殖民時期就已經(jīng)開始作為福特對外銷售的港口,后來又代工裝配福特T型車,可以說在汽車工業(yè)方面還是有著很久的歷史的。
●老車和很多東南亞國家一樣,國外二手車進口也是馬來西亞汽車的一大來源,這些老車里最多的就是奔馳,其次是日系,或許是因為這兩個都比較皮實耐用吧!甚至有些老奔馳還在作為出租車使用。
日系品牌的老車也非常常見,和新車一樣,也是本田更多。寶馬主要是老款3系和5系,7系少見,估計維護成本太高。捷豹、路虎、沃爾沃等歐洲品牌的老車偶爾也能看到。
馬來西亞政府對車輛的限制不多,15年以下無需驗車,15年以上一年一次。這樣一來大街上就從不缺乏經(jīng)典車。然而有利有弊,這也導致了有些老車的車況著實不太好,經(jīng)常能看到缺個燈或者少個保險杠之類的車在街上跑。
在怡保市的霹靂州蘇丹阿茲蘭沙展覽館中收藏著幾輛蘇丹阿茲蘭沙生前乘坐過的車輛,包括三兩勞斯萊斯:銀影、銀刺和皇家加長版的銀靈,一輛奔馳S級(W126)和一輛保時捷911敞篷版Turbo Look(930),我清楚地記得當時同行的德國朋友指著這臺奔馳S級跟我說:“只要你保養(yǎng)得好,這車能開50萬英里,這才叫奔馳!”
●豪華車
盡管汽車在馬來西亞的普及度已經(jīng)很高了,馬來西亞在東南亞國家里經(jīng)濟實力也不算差的,但此次我在吉隆坡和怡寶游玩過程中,看到的豪華車可以說屈指可數(shù)。當然我沒有專程到金融街地庫或者高端會所門口蹲點,不過從大街上的能見度來看,和中國一線城市比還是差得太遠了。話說回來,能跟中國比豪華車數(shù)量的國家還真沒幾個……
結(jié)語:雖然自己沒造出什么厲害車,僅有的兩個品牌也大部分是照搬別人家的成果,但是馬來西亞整體的汽車氛圍卻很不錯。即使在首都的大街上很難看到豪華車,可普通百姓的普通小車卻多多少少有些改裝,我覺得這恰恰反應出了在這個地方,汽車不只是代步工具,玩兒車也不只是有錢人的專利,一個城市或者國家的汽車文化成熟與否,就體現(xiàn)在這些細節(jié)之中。(文/圖/攝 汽車之家 郭松)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