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車系歷史] 路虎RANGE ROVER(為稱呼方便,下文均稱為“攬勝”)是英國越野車品牌路虎最典型的SUV代表,從1970年第一代車型正式問世到如今已更新到第四代,可以說見證著英國汽車這些年來的發(fā)展歷史和“車”生軌跡。作為首批獨家參觀捷豹路虎英國Solihull(索利哈爾)工廠紀念館的中國媒體,我們在這里不僅探尋到了路虎攬勝車系的起源,更是看到了第一代車型如何從工程師和設計師的一個個念想逐步變成現(xiàn)實的過程。接下來各位請跟隨我的腳步,一起展開探訪之旅。
● 路虎的誕生:為英國的重建事業(yè)作出努力。
二戰(zhàn)后,整個英國百廢待興,英國汽車品牌Rover(即羅孚,為敘述方便,下文均稱呼為“羅孚”)也重啟了民用汽車的制造工作。不過當時羅孚品牌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仍以轎車為主,而處在重建期的英國更需要一款更有實用性的汽車。1947年,羅孚公司的工程主管莫里斯·維爾克斯在海灘上勾勒出了一輛越野車的輪廓造型,并將其命名為“LAND ROVER(路虎)”,寓意是可用于農(nóng)耕的羅孚汽車,隨后路虎汽車便正式誕生。
從1948至1960年間,由于只有一款車型Series I(第一代1948-1957)和Series I(第二代1958-1970),所以當時路虎僅僅只是這款車的名稱,并未成為一個真正的品牌。這款名為路虎的越野車憑借結構簡單、結實耐用等特點廣受英國消費者歡迎,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的發(fā)展,它逐漸演變成后來的90/110系列以及Defender(衛(wèi)士)車系。
● 攬勝車系的起源:為更高端的用車需求而生。
到了60年代,隨著英國經(jīng)濟的蓬勃發(fā)展,英國人過上了富裕的小康生活,不少人手頭開始逐漸有了閑錢,休閑娛樂活動日趨頻繁,他們希望能購買一臺更高端、更體面的車型應付日常使用。其實早在1951年,羅孚工程師Gordon Bashford就曾看到了這種趨勢開發(fā)一款更舒適的越野車。有一次當他乘坐羅孚P4轎車時就發(fā)現(xiàn)這款轎車乘坐十分舒適,用來作為新越野車的開發(fā)基礎再合適不過了。不過由于種種原因最終擱置了下來,直到1966年,開發(fā)全新越野車的想法才正式被提上議事日程,并付諸實施。
● 前期造型設計:參考60-70年代的流行趨勢,線條設計走簡潔路線。
攬勝要設計成什么樣子才能被消費者所接受呢?在紀念館內(nèi)我們看到了許多與路虎并不相關的物件,諸如衛(wèi)星電視、照相機等。工作人員稱,這些物件都是那個年代很流行的物品,它們的造型設計決定了當時的潮流方向,攬勝設計之初的不少靈感都來源于這些產(chǎn)品。吸收了當時各種流行元素后,一張張造型效果圖便陸續(xù)出爐。
● 命名過程:期間兩次更名,初期還用“VELAR”之名掩蓋身份。
開發(fā)之初這款新車一直被內(nèi)部稱為100-inch Station Wagon,從稱呼上就不難看出,這是一款底盤軸距為100英寸的車型。接下來開始正式命名時首先確定的名稱為“ROAD ROVER”,意思是在道路上行駛的ROVER車型,表現(xiàn)出與LAND ROVER更注重越野的個性有所區(qū)別。但是后來團隊發(fā)現(xiàn)“ROAD ROVER”念起來并不好聽,可能會影響其未來發(fā)展,于是將ROAD(道路)改為RANGE(范圍),定名“RANGE ROVER”,意為行駛范圍更大的ROVER車型。
名字是定了,但開發(fā)團隊仍然有所擔心,畢竟是一款全新車型,市場反響如何心里沒底,于是乎他們特意注冊了一個新商標“VELAR”,該詞來源于意大利語"velare",意思是掩蓋,后來的測試階段團隊一直用VELAR來稱呼它,并看看市場的反應如何。
讓團隊欣喜的是市場對這款車相當感興趣,于是他們也沒必要繼續(xù)掩蓋什么了,將新車與正式命名“RANGE ROVER”推向市場。至此VELAR便被路虎隱藏了起來,直到47年后的2017年,路虎又將全新車型冠以“VELAR”之名,成為攬勝家族的第四位成員——攬勝星脈。
● 油泥模型讓攬勝初露端倪:前后風擋傾斜度大,雙門雙排座設計。
時尚好看是這款新車的重要指標,因此在造型設計上必須下狠功夫。憑借繪圖師們的共同努力,第一代攬勝的面目也漸漸明晰。與路虎Series I/II相比,攬勝前后風擋傾斜度更大,初期車身結構采用雙門雙排座的設計,設計風格走的是簡潔的風格,這種設計精神來源于造型設計師David Bache。
● 制作1:1油泥模型:設計團隊共耗費800個小時才完成。
完成小比例的模型制作后,接下來就要開始建造一個與真車一樣大小的油泥模型,這里用“建造”而非制作是因為建造1:1模型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完成這樣一臺車需耗費整個造型團隊800個小時,若按照每天工作8小時,外加4小時加班計算,完成這個模型需要耗費2個多月的時間。
從紀念館內(nèi)的油泥模型上,除了整體造型外,我們還看到了兩種風格的前臉造型,最后采納的造型由完整的圓形大燈、尺寸更大的進氣格柵組成,發(fā)動機蓋外緣也并未作上凸處理,相比另一種方案更簡潔,剛好符合David Bache所說的簡潔精神。
● 如何實現(xiàn)更好的舒適性:采用全新的螺旋彈簧減振結構。
造型開發(fā)只是研發(fā)過程中的一塊,坐起來舒服與否、機械設備是否可靠則需要由工程團隊來完善。攬勝整個工程團隊主要由9位主管負責,每個人都有各自擅長的領域。研發(fā)過程中的第一個成品是一臺測試底盤,“該底盤”搭載了一臺3.0升六缸發(fā)動機,中央只有一個座位,并且還安裝了防滾架,看起來就好似一臺卡丁車。
提高舒適性是攬勝研發(fā)的重要指標,為此研發(fā)團隊為攬勝配備的是液壓減振器和螺旋彈簧,與當時的路虎Series II全部采用鋼板彈簧的做法相比,這種結構確實能帶來更好的舒適性,另外考慮到攬勝體型更大更重,所以攬勝還采用了四輪盤式剎車,底盤大梁也由原來四片鋼板焊接而成變?yōu)榱藘善珻型鋼板焊接而成。
完成對底盤的測試后,原型車的制造工作便開始了。從1967-1969年的3年間,一共制作了7臺原型車,和底盤一樣同樣用于各類測試。最初有兩臺原型車由于很多細節(jié)造型還未敲定,所以從外觀上看有很多部件是從其他車型上“借”來的,不過后期的原型車基本接近量產(chǎn)狀態(tài)。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經(jīng)典是如何造就的 解讀路虎攬勝歷史』
● 首批試制車下線:先期生產(chǎn)的新車登記上牌后即開展測試工作。
1969年,接近商品車的攬勝正式下線,此時車上所有細節(jié)設計都已處于最終狀態(tài),與正式量產(chǎn)車型相差無幾。首批車型下線后陸續(xù)開始登記車牌,車牌號YVB151H——YVB177H,隨后它們也開始進入忙碌的測試工作中。
● 跨領域開展合作:合作方包括ZENITH(真力時)、服飾品牌DAKS等等。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攬勝逐漸被英國高層所接受,就連英國女有時候也會乘坐攬勝出訪或檢閱部隊。慢慢的,攬勝開始與越來越多其他領域的高端品牌合作,推出各類限量版精品,其中較為人熟知的有腕表品牌ZENITH(真力時)、服飾品牌DAKS等等。
● 特殊車輛研發(fā)與老爺車修復業(yè)務:滿足用戶更獨特的需求。
考慮到路虎高端用戶以及老爺車車主的需求,路虎又另外開設了特殊車輛研發(fā)部門和老爺車修復部門,前者的工作是為路虎用戶提供專屬定制服務、從色彩搭配、內(nèi)飾選料等方面都將盡可能滿足消費者需求。另外所有高端定制車型還會打上“SV”專屬車標,彰顯獨特個性。
而老爺車修復中心則主要為老爺車愛好者提供服務,考慮到有些零部件可能無法找到,修復中心還會對某些部件進行重新制作,據(jù)透露修復一臺車的費用至少需要約13.5萬英鎊,中心修復的首臺黃色攬勝即將于8月份交付用戶,其修復總價達到15萬英鎊。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恢復原樣 路虎工程師聊攬勝重生項目』
● 攬勝家族的演變:
參觀完路虎紀念館之后,相信您對攬勝家族的起源已經(jīng)有了初步了解,從工程師Gordon Bashford的一個念想,到隨后造型和技術團隊的共同努力,終于將第一代攬勝正式推向市場,開創(chuàng)了長達47年的發(fā)展歷程。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攬勝家族的整個發(fā)展過程。
□ 第一代攬勝(1970-1996):持續(xù)生產(chǎn)27年,配置日趨豐富。
第一代攬勝從1970年起一直生產(chǎn)到1996年才結束,在1981年之前,攬勝只提供兩門版車型,到1981年后才開始生產(chǎn)四門版車型。起初的攬勝在設計和配置上并不顯得特別高檔,不過隨著時間的推進,路虎為這款車逐漸增加了舒適性配置,諸如轉(zhuǎn)向助力、地毯、空調(diào)、皮革座椅等。
第一代攬勝為非承載式車身,并配備有全時四驅(qū)系統(tǒng)和四輪盤式剎車,動力選擇非常豐富,最早搭載的是一臺改進自別克的V8汽油發(fā)動機,到了1984年變?yōu)橐豢顜в懈邏簢娪拖到y(tǒng)的V8發(fā)動機,最大功率從原先的97千瓦提升到116千瓦,1990年又新增了一臺3.5升V8汽油機。1988年起,攬勝開始搭載一臺有意大利VM公司提供的2.4升柴油發(fā)動機。
攬勝車系雖然很受歡迎,不過其東家羅孚在這些年里的日子過得并不如意。上世紀80年代,羅孚、利蘭等幾個英國汽車品牌合并組成奧斯丁·羅孚集團(ARG),1986年更名為羅孚集團(Rover Group),其中的利蘭汽車被拆分為卡車和客車部,分別被荷蘭達夫和沃爾沃收購了。2000年,集團又更名為MG羅孚集團,集團維持到2005年破產(chǎn)了,可謂是多災多難。當然其中不斷的變更也為路虎車型的改進升級帶來了機會。
□ 第二代攬勝(1995-2002):融入寶馬基因,設計現(xiàn)代且豪華。
1994年,英國羅孚汽車被當時的東家英國宇航公司(BAE)以8億英鎊的價格賣給了寶馬,旗下的路虎品牌自然也將帶上寶馬的基因。1995年,第二代攬勝正式推向市場,該車提供三款發(fā)動機,分別是羅孚自己的4.0升、4.8升V8汽油發(fā)動機以及來自寶馬的2.5升六缸柴油發(fā)動機。與第一代攬勝相比,第二代配置更豐富,裝潢也更現(xiàn)代、豪華。
雖然寶馬獲得了路虎這個響當當?shù)呐谱,但是整個羅孚品牌算是坑了寶馬了,到1998年底,羅孚為寶馬帶來的虧損高達30億美元,寶馬一看這不行啊,燒不起了,于是在2000年3月,寶馬將羅孚和路虎兩個品牌拆分,將路虎以30億歐元的價格賣給了福特,而羅孚品牌則已10英鎊的價格象征性地被英國私人投資商鳳凰集團收購回英國,最后又千回百轉(zhuǎn)最終演變成了現(xiàn)在上汽集團旗下的MG和榮威品牌。
● 第三代攬勝(2002-2012):進入福特時代,歷經(jīng)兩次改款。
● 第四代攬勝(2012-至今):再次推出加長版。
第四代攬勝上市前,路虎與捷豹又被納入印度塔塔集團的麾下。這一代攬勝最早亮相于2012年的巴黎國際車展,當年即在中國上市。第四代車型在國內(nèi)有3.0T和5.0T兩款動力系統(tǒng),目前除3.0T入門款為標準軸距,其余國內(nèi)發(fā)售的3.0T和5.0T車型均為加長版。歐洲市場上發(fā)售的攬勝還有柴油版和柴油混動版可供選擇。
開發(fā)攬勝的初衷是為了在豪華越野車市場打開一片天地,但隨著路虎家族成員的不斷壯大,加上競爭對手的不斷涌現(xiàn),攬勝的定位越來越高,成為旗艦車型、提高品牌形象自然是它的主要任務。當然在中端乃至入門SUV市場,路虎則通過攬勝家族的另外三位成員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它們分別是攬勝運動版、攬勝極光以及攬勝星脈。
● 第一代攬勝運動版(2005-2013):源于Stormer概念車。
2004年,路虎在北美車展上發(fā)布了一款全新概念車Stormer,雙門雙排座的布局以及傾斜度較大的前后風擋兩個典型元素不禁讓人聯(lián)想起60年代末初代攬勝誕生時的情景。原本以為Stormer是未來第四代攬勝的雛形,未曾想到路虎為攬勝家族帶來了以為新成員:攬勝運動版。
● 第二代攬勝運動版(2013-至今):性能最強車型SVR最大功率可達551馬力。
2013年第二代攬勝運動版正式問世,直到第二代車型發(fā)布,運動版也仍然采用四門SUV的形式,再加上碩大的身形以及中大型SUV的市場定位,運動版仍然是一款主打高端市場、定位介于發(fā)現(xiàn)和攬勝之間的車型,與攬勝的差異則主要體現(xiàn)在“氣質(zhì)”上,相比之下攬勝造型設計更顯沉穩(wěn)、敦實,而運動版雖然采用了幾乎完全相同的家族化設計,但通過線條的勾勒,運動氣質(zhì)確實更為突出。
● 攬勝極光(2011-至今):第一款實現(xiàn)國產(chǎn)的路虎車型。
2008年,一款精致小巧的雙門概念車LRX正式發(fā)布,這就是后來攬勝家族的第三位成員EVOQUE(極光)的原型。走親民路線的極光2011年正式發(fā)售時,攬勝極光先期提供雙門五座、四門五座兩種車身結構,初期在中國發(fā)售的車型均為進口車。到了2014年,捷豹路虎與奇瑞汽車合資在江蘇省常熟市建立了首家汽車制造工廠,攬勝極光也成為了第一款實現(xiàn)國產(chǎn)的路虎車型。
● 攬勝星脈(2017至今):以VELAR(星脈)之名傳承經(jīng)典。
第四位乘員攬勝星脈(VELAR)的誕生多少有些神秘感,前文提到早在第一代攬勝問世之初為了掩人耳目,便以“VELAR”一詞掩蓋“RANGE ROVER”的真實身份,但隨后由于攬勝的人氣日趨漸高,VELAR也漸漸退出了舞臺。2017年,路虎將新車型命名為“VELAR”或許是為了傳承當年的那種創(chuàng)新精神,亦有可能是希望掩蓋住新車的某種特質(zhì)。
VELAR(星脈)是一款主打時尚、前衛(wèi)的車型,它與捷豹F-PACE共享捷豹iQ平臺。該車在中國市場將被命名為攬勝星脈,并提供P250(2.0T低功率)、P300(2.0T高功率)以及P380(3.0 V6機械增壓)三種動力版本共8款新車,而海外市場還有三款柴油發(fā)動機供選擇,動力組合豐富,所以發(fā)動機均匹配ZF提供的8速自動變速箱 (8HP45) 。
● 文章總結:
攬勝源于英國人對更高生活品質(zhì)的追求,發(fā)展至今已是第四代車型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攬勝的定位逐漸提升,并與諸多高端品牌合作,逐漸成為豪華越野車的代表。攬勝的發(fā)展可以說也是路虎品牌的發(fā)展簡史,從最早的羅孚集團再到后來的歷經(jīng)寶馬、福特以及塔塔幾位東家,“生涯”雖然坎坷,但是不僅站穩(wěn)了腳跟,還通過攬勝極光、攬勝運動版以及攬勝星脈實現(xiàn)其他價位SUV市場的競爭,努力有目共睹。
攬勝的腳步并未停止,此前有海外媒體曝光新款攬勝偽裝車已經(jīng)開始路測,新車采用了與攬勝星脈相似的全液晶中控臺、LED大燈等裝備,科技感十足,我們也期待攬勝家族能夠持續(xù)帶來讓人驚艷的車型。(文/圖 汽車之家 朱力神)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別樣作畫 沙灘上的巨型路虎輪廓草圖』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今昔對比不忘初心 路虎各代車型宣傳片』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