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車史上的今天] 福特T型車的誕生也開創(chuàng)了全新的汽車生產(chǎn)方式,流水線作業(yè)提高產(chǎn)量的同時,更有效降低了成本。今天我們聊的并不是福特T型車,之所以會聊到它,是因為它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銷量,但這也僅僅是為了給今天的主角做鋪墊……
隨著全球汽車產(chǎn)業(yè)的迅速崛起,歐美發(fā)達國家?guī)缀醵加懈髯缘膰褴,比如福特T型車就是美國的國民車、法國有雪鐵龍2CV、意大利有菲亞特500,而德國的國民車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沒錯,大眾甲殼蟲!什么車最長壽?甲殼蟲唄!生產(chǎn)周期超過65年,產(chǎn)量達2150萬輛,至今仍有不少初代甲殼蟲活躍在世界各地,它更是成為跨界潮物,不少雜志和影視作品中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1933年1月底,希特勒宣布就任德國總理,他上臺后第一次公開露面就是在當年2月舉辦的柏林車展上,希特勒也是在那時起萌生了制造“國民車”的想法。該項目一經(jīng)公布,保時捷設計公司終于等到了期盼已久的契機,希特勒出訪捷克時曾乘坐過Tatra轎車并對其贊賞有加,希特勒將自己對國民車的構(gòu)想告訴費迪南德·保時捷博士,這也直接影響了其日后對國民車的設計思路。
保時捷博士最終完成了希特勒對國民車提出的硬指標;能提供兩個成年人和三個兒童的乘坐空間、最高時速可達100km/h、平均油耗不高于每百公里7升和售價需在1000馬克以下。經(jīng)過幾年的研發(fā)、改進工作以及百萬公里的嚴格路試,國民車最終定型并準備投入量產(chǎn),1938年4月20日,保時捷博士在希特勒生日宴會上親自向他展示了國民車的模型。
1939年8月15日,第一輛量產(chǎn)KdF-Wagen正式駛下生產(chǎn)線,其名稱中的KdF為Kraft durch Freund(當時德國勞工陣線下屬度假組織的名稱)縮寫,譯為快樂就是力量,而非我們所熟知的Beetle。最初該車售價990帝國馬克,但并不接受現(xiàn)金支付,有意購車者需要購買面值5馬克的購車券并貼在“KdF-Wagen存折”上。
Tatra公司曾向大眾提出十項侵權(quán)訴訟,保時捷博士曾打算支付專利費向Tatra和解,但卻遭到了希特勒的阻止,希特勒承諾要親自“解決問題”。這項訴訟因德軍侵略捷克斯洛伐克而終止。1939年柏林車展上,希特勒下令將Tatra T57和T97逐出展臺。二戰(zhàn)爆發(fā)前,德國勞工銀行通過這種分期預付款的方式吸納了2.78億帝國馬克的存款,但原本應該交付民眾的KdF-Wagen卻變成了6.5萬輛軍車,Tatra的訴訟也直到二戰(zhàn)結(jié)束后才得到賠償……65歲高齡的老甲殼蟲的故事數(shù)不勝數(shù),今天先告一段落。(圖/文:汽車之家 李昊鵬)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