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初步海選] 不知從何時開始,緊湊型SUV逐漸成為了大多數國人購車時的首選,慢慢的,緊湊型SUV市場成為了各車企的必爭之地,無論中國品牌還是常見的海外品牌,旗下都會有緊湊型SUV產品。今天我們就選了四款海外品牌的緊湊型SUV推薦給大家,它們中有上市時間不太長的福特領界,剛改款的現代ix35,還有久經沙場的日產逍客和起亞智跑。這四款車除了車身尺寸接近外,它們的另一個共同點是指導價在15萬元上下,不會帶來過高的經濟壓力。
●福特領界(廠商指導價10.98-16.48萬元)
在這次選擇的四款SUV中,福特領界是其中“年齡”最小的,2019年1月才正式上市。不過從銷量來看,領界自上市后的銷售表現一直以來都不錯,在銳際上市之前基本算是福特SUV中的銷量擔當。雖然今年被銳際搶去了頭把交椅,但領界和銳際之間的銷量差距并不大。
今年5月,2020款福特領界S正式上市,作為領界的年度改款車型,領界S在設計層面的變化并不大,對中網進行了微調,增加了一絲運動的氣質。相比老款車型,領界S還對全系車型進行了精簡,目前在售共5款不同配置的車型,頂配車型搭載有48V輕混系統(tǒng)。
車尾造型本身并無太多槽點,唯一不太喜歡的就是它使用了排氣裝飾,而并非真正的雙邊共兩出排氣,但現在這么做的車型實在太多,相信很多朋友早就習慣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領界的車尾和江鈴馭勝S330幾乎沒有區(qū)別,雖然資源共享這種思路無可厚非,何況又是自己的中國合資品牌呢,但不能否認的是設計師確實在這方面不夠上心。
車身尺寸對比 | ||||
車型 | 長(mm) | 寬(mm) | 高(mm) | 軸距(mm) |
福特領界 | 4580 | 1936 | 1674 | 2716 |
起亞智跑 | 4460 | 1850 | 1695 | 2640 |
日產逍客 | 4401 | 1837 | 1593/1611(旗艦版) | 2646 |
現代ix35 | 4500 | 1850 | 1715/1710(舒適版) | 2640 |
領界S對車機系統(tǒng)進行了優(yōu)化,搭載騰訊TAI汽車智能系統(tǒng),配合騰訊語音引擎,對語音和語義識別率高達97%,自帶車載微信功能,集成了微信語音、接收好友位置等常見的微信功能;還提供源自于微信小程序的車載小場景應用。另外,新系統(tǒng)通過騰訊地圖集結功能,駕乘者可發(fā)起集結、接收集結、更改集結目的地并實時查看集結好友位置共享。
領界的車身尺寸是這次選擇的四款車里最大的,所以車內乘坐空間比較充裕,以身高180cm的體驗者來看,其前排頭部空間剩余1拳,后排的頭部和腿部空間也都不小。座椅的舒適性也同樣重要,領界座椅的填充物很軟,坐上去有明顯的下陷感,有點像沙發(fā)座的感覺,不過“包裹性”這個詞就和它無緣了,以家用車的定位來看,這種設定還是值得認可的。
領界的后備廂論尺寸和規(guī)整程度都挑不出什么毛病,后排座椅支持比例放倒,放倒后會和后備廂地板形成一個斜坡,但是對日常使用幾乎沒什么影響。
新款的領界S繼續(xù)全系搭載四缸1.5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40Ps,最大扭矩225N·m,頂配車型還加入了48V輕混系統(tǒng)。與發(fā)動機匹配的變速箱則有手動變速箱和CVT變速箱可選,手動變速箱自然只會出現在入門的精領型上。
低速行駛時深踩油門,領界會線性地給你提速,待轉速超過2000rpm時明顯感覺到發(fā)動機發(fā)力,整個提速過程較為平順,畢竟江鈴福特推出的這款緊湊型SUV更多是為了走量,平順舒適性和省油才是它要具備的。
領界共有兩種駕駛模式可選,分別是默認的普通模式和SPORT(運動)模式,在不同的駕駛模式下,動力系統(tǒng)的動態(tài)表現與油門響應靈敏度會有比較明顯的差別。普通模式的油門響應雖然遲緩一些,但動力輸出較為平順,駕駛感受屬于輕松自在的風格。
礙于發(fā)動機自身排量及動力的限制,隨著車速的提升,你會發(fā)現領界的中段提速能力比較一般,而后段提速甚至還稍顯吃力,當車速超過80km/h以后,即使再深踩油門提速,變速箱也會以拉高發(fā)動機轉速的來響應,但此時它的動力輸出已經變得平淡似水。由此看來,用這臺動力數據中規(guī)中矩的1.5T發(fā)動機來帶動近1.6噸的領界還是有點“小馬拉大車”的感覺,因此建議各位對領界動力表現的期望不要太高,屬于夠用的水平。
車型推薦:
指導價格居中的EcoBoost 145 CVT鉑領型是我們相對推薦的車型,因為很多配置都是從鉑領型開始有所配備,比如LED大燈、無鑰匙進入/啟動、電動天窗、倒車影像、10.1英寸中控屏、自動空調、皮質座椅、前排側氣囊等等,所以比精領型高出的這1萬元指導價還是很劃得來的。指導價再高一點的尊領型也值得推薦,配置更加全面,有里也有面兒,具體怎么選可根據購車預算來決定。
●起亞智跑(廠商指導價11.99-14.89萬元)
接下來的起亞智跑,是在緊湊型SUV市場中征戰(zhàn)多年的“老兵”了。目前在售的智跑于2018年4月上市,在海外品牌和不錯性價比的加持下,近一段時間起亞智跑的銷量表現還算不錯,也在緊湊型SUV銷量前十的位置上左右徘徊。如今全新起亞智跑Ace已于今年廣州車展發(fā)布,預計2021年5月上市。
相信此前看過起亞智跑Ace的朋友,現在再看現款智跑,只能說現款車型的設計太過樸實無華了,沒有夸張的前臉設計、沒有晃眼的LED大燈、沒有“后浪”們流行的橫貫式尾燈,整車設計偏保守取向,在新車讓人眼花繚亂的中國車市,現款智跑很難抓住消費者的眼球。
車身尺寸對比 | ||||
車型 | 長(mm) | 寬(mm) | 高(mm) | 軸距(mm) |
福特領界 | 4580 | 1936 | 1674 | 2716 |
起亞智跑 | 4460 | 1850 | 1695 | 2640 |
日產逍客 | 4401 | 1837 | 1593/1611(旗艦版) | 2646 |
現代ix35 | 4500 | 1850 | 1715/1710(舒適版) | 2640 |
智跑的內飾設計采用平直的線條、對稱式的中控布局,營造出一種沉穩(wěn)的風格。作為一款家用緊湊型SUV,智跑的內飾用料就沒有太大驚喜,整個中控臺上部都是由硬塑料和仿木紋飾板組成,車門門板上也就只有經常觸摸到的門把手是用紅色皮革包裹。
智跑1.4T車型全系標配8英寸觸控液晶屏,這樣的尺寸放在今天來看已然算不上大,也就是足夠的水平。360°全景影像則是1.4T頂配車型(DCT智享豪華舒適款)的標準配置。至于中控旋鈕以及按鍵的手感都達到這個級別車型該有的水平,手感雖然沒有棘輪那般清脆,但都算得上緊致,按鍵阻尼令人滿意。
1.4T全系車型還標配了百度CarLife和Apple CarPlay手機互聯映射,這兩項配置算是進一步增強了車機系統(tǒng)的實用性,隨著現代人對手機的依賴越來越重,將手機屏幕映射到中控屏上也不失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除此之外,智跑的車機系統(tǒng)還支持百度地圖實時導航、百度DuerOS語音交互系統(tǒng)(支持導航、在線音樂、查詢天氣、開啟空調和打電話等語音命令)、收音機以及藍牙音樂等。
除了低配車型以外,其余車型均配備可開啟式全景天窗,該天窗支持滑動和傾斜打開,實用性有保證。從我們測量的數據來看,透光面積和可打開的面積同樣可觀,分別達到了0.86㎡和0.31㎡。
在此次選擇的四款車型中,智跑的車身尺寸算是中等水平,乘坐空間表現能達到消費者的常規(guī)預期。以身高為175cm的體驗者為例,無論是坐在前排,還是坐在后排,都能獲得不錯的空間余量。另外,智跑的細節(jié)同樣值得肯定,像前排頭枕除了支持上下調節(jié)以外,還支持前后調節(jié)。
在常規(guī)狀態(tài)下,智跑后備廂容積在緊湊型SUV中屬于中規(guī)中矩的表現,就算不放倒后排座椅靠背也能放得下20英寸、24英寸以及28英寸三個行李箱;而后排座椅靠背放倒后能形成純平的平面,翻開底部的蓋板后發(fā)現底下還有不少的儲物空間,適合放些相對隱私的物品。至于后備廂的缺點在于它沒有配備遮物簾,并且后備廂內也沒有為遮物簾預留的安裝位置。
現款智跑提供三種動力組合供消費者選擇,其中1.4T發(fā)動機+7速雙離合變速箱是主打動力組合,1.4T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40Ps,最大扭矩242N·m;此外還有2.0L發(fā)動機+6速手動變速箱和 2.0L發(fā)動機+6AT變速箱可供選擇。其實起亞智跑搭載的這臺1.4T發(fā)動機也小有名號,多年以前就被評為沃德十佳發(fā)動機之一,相比起 “2.0L+6AT”動力,顯然技術會更新、口碑也更好。
對于一臺整備質量只有1.4噸的緊湊型SUV而言,1.4T發(fā)動機的動力在法定限速內也就算是夠用,駕駛員要想在中高速域提速變線超車或者急加速起步,都要等轉速攀升到3000rpm以后才能感受到1.4T發(fā)動機所帶來的沖勁。如果想要更加運動的駕駛感受,那就將駕駛模式切換至SPORT,變速箱會將進一步延后換擋時機,此時發(fā)動機高轉的聲音搭配上雙離合變速箱的快速換擋,智跑就有了一絲運動的氣息。
智跑的轉向助力模式是與駕駛模式相關聯的,低速打方向的時候我們能清晰感受到不同駕駛模式下助力的差異,ECO節(jié)能模式下的手感是最輕盈的,SPORT模式下的轉向手感模擬得甚至比同級別車型的液壓助力還要來得重手,NORMAL模式則介乎于二者之間。此外智跑的懸架調校也屬于偏硬的風格,在過彎時的支撐感比較強,但一些細碎振動就算經過減振器的過濾,還是會不可避免地傳遞進車廂內,它在細碎顛簸路面的舒適性還有提高空間。
車型推薦:
2019款智跑有2.0L和1.4T兩種動力可選選擇,每種動力各三款不同配置的車型。不管哪種動力,都推薦中高配的兩款車型,且它們之間的價差不大,2.0L頂配比中配貴5000元,1.4T頂配比中配貴4000元。其實頂配比中配增加的配置不多,但前/后排頭部氣簾我覺得還是必要的,所以有條件的話就直接上頂配吧。
●日產逍客(廠商指導價15.49-18.89萬元)
不知不覺間,東風日產逍客在國內也已經走過了12年的時光,兩代車型,兩次改款,不變的是它的銷量一直都沒有掉出緊湊型SUV的前列。如今在經過2019年的中期改款后,在前臉設計中加入了“V-Motion”設計元素,現款逍客變的更加好看了,全LED大燈設計感也更強,精致度較老款提升不少。
不過除了前臉的較大變化外,現款逍客較老款車型,在車側和車尾部分的設計變化并不多,尾燈加入了熏黑元素,后包圍加入了銀色裝飾;個人倒是很喜歡現款逍客所配備的19英寸輪圈,動態(tài)效果非常好看,因為這套輪圈配合薄胎壁的輪胎確實很顯大,遠遠望去運動姿態(tài)足夠惹人喜歡。
車身尺寸對比 | ||||
車型 | 長(mm) | 寬(mm) | 高(mm) | 軸距(mm) |
福特領界 | 4580 | 1936 | 1674 | 2716 |
起亞智跑 | 4460 | 1850 | 1695 | 2640 |
日產逍客 | 4401 | 1837 | 1593/1611(旗艦版) | 2646 |
現代ix35 | 4500 | 1850 | 1715/1710(舒適版) | 2640 |
9英寸中控大屏顯示效果非常細膩,而且反應速度也令人滿意,界面設計簡潔直觀,只不過缺少了CarPlay功能實屬遺憾,兩側觸控式的按鍵,靈敏度不是很高,每一次都要用力或者連續(xù)按兩次,確認一下是否執(zhí)行了想要的操作。比如音量調節(jié),觸控式的靈敏度以及便利程度,都不如方向盤上的音量按鍵操作方便。
日產對于座椅方面的造詣一直很出眾,在舒適性方面的表現一直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新款逍客也不例外,坐墊的填充物非常充足,臀部的舒適性有保障,靠背的包裹性一般,但是寬大的椅背,也更適合身材較為魁梧的駕乘人員。
現款逍客搭載2.0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54Ps,最大扭矩204N·m,相比老款車型提升了4Ps、4N·n,符合國六b排放標準;逍客也是這次選擇的幾款車型中,唯一還在堅持全系使用2.0L自吸發(fā)動機的車型。
動力方面,整體表現時至今日面對同級車型來說,也只能說是一個夠用的水準,起步階段積極的油門響應給人比較輕快的駕駛感受,但是中后段的爆發(fā)力有些不足,所以想要完成快速的超車必須要深踩油門,或多或少會降低駕駛的順暢度。
底盤設定,現在一些SUV車型為了迎合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也著重在駕控體驗方面做了一些文章,新款逍客在這方面同樣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整體設定偏硬,但是卻也保持了一定理智,并不會過度犧牲舒適性。
日常駕駛,偏向運動的底盤調校方式,能夠提供更好的路感反饋,整個駕駛過程都輕松愜意,完全給駕駛員足夠的信心。面對較大顛簸,例如減速帶或者路面起伏,確實偏硬一些,不過,好處是車身支撐性非常出色,日常駕駛也能夠感受到敏捷、靈巧的駕駛反饋。
車型推薦:
對于逍客,比較推薦CVT豪華版和CVT豪華領航版,這兩款中配車型比CVT智享版多了不少實用配置,后者比前者貴5000元,主要多了車道保持、自適應巡航和自動駐車功能,如果您覺得這三個配置自己平時用的不多,那選擇CVT豪華版就行。如果您需要座椅加熱或者自動空調的話,就只能選擇頂配的CVT旗艦版了,但指導價格高出了不少。
●現代ix35(廠商指導價11.99-16.19萬元)
就在一個月前,北京現代ix35迎來了它的中期改款,也是此次四款車型中,最“新鮮”的選手。改款后的現代ix35有著近乎全新的外觀設計,巨大的進氣格柵與大燈相融合,鎖甲狀的中網設計也更加精致。如果我不說這是一臺ix35,相信很多人都不會想到它是那個ix35的改款車型。
新車側面的設計倒是變化不大,還是用前后突起的輪眉配合車身鋒利的腰線,不過再將目光后移,新款ix35的車尾造型又讓人眼前一亮,采用了更加時尚的黑底色貫穿式風格設計,中央的現代英文字母替代了傳統(tǒng)LOGO設計,后包圍的造型也很好的呼應了前臉風格。
車身尺寸對比 | ||||
車型 | 長(mm) | 寬(mm) | 高(mm) | 軸距(mm) |
福特領界 | 4580 | 1936 | 1674 | 2716 |
起亞智跑 | 4460 | 1850 | 1695 | 2640 |
日產逍客 | 4401 | 1837 | 1593/1611(旗艦版) | 2646 |
現代ix35 | 4500 | 1850 | 1715/1710(舒適版) | 2640 |
和百度合作是個非常聰明的選擇,地圖導航和語音控制都由百度提供,還加入了智能家居功能,便利性和智能化程度都很高。包括現代和起亞在內的韓系車,在所有海外品牌的車機系統(tǒng)中絕對算是第一梯隊。
新款北京現代ix35依然提供2.0L和1.4T兩種動力,分別匹配6AT和7DCT兩種變速箱。其中1.4T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40Ps,最大扭矩242N·m,是不是有些眼熟?沒錯,和起亞智跑用的是相同的動力系統(tǒng)。
發(fā)動機低扭很充沛,日常駕駛感覺很靈活,油門初段略顯積極,但繼續(xù)踩下去,你會發(fā)現它比例感不錯,很容易就能找到駕駛節(jié)奏。不過高速行駛時再次大油門加速,小排量發(fā)動機的弊端就會暴露,發(fā)動機會遲疑1秒左右才發(fā)力,而且這不是降擋速度慢引起的。
轉向的手感相當佛系,中間有一定虛位,手感不夠緊湊,回正力也比較輕,駕駛起來有一點虛假感,不過對于一輛家用工具車而言,這些并不重要,輕盈的手感和不錯的指向性讓它能營造出很輕松的駕駛氛圍,這就足夠了。
如果只用軟硬來形容的話,新款現代ix35的懸架還是有些偏硬,對路面細小振動的處理很干脆,但遇到連續(xù)的顛簸時,車內會感覺路感有些豐富,好在這些振動并不會令人厭煩。另外,新車在通過減速帶等較大溝坎時,不會再有明顯的晃動,談不上多厚重,但質感確實有了一定提升。
車型推薦:
改款后,現代ix35大幅精簡了在售車型,現在全系只有四款不同配置的車型,1.4T和2.0L車型各兩款。這么一來,車型推薦就簡單了,不管1.4T還是2.0L車型都選價格高的那款就行了,因為多出的配置可以列很長的一個表。相信在購買新款現代ix35的時候,是最不用糾結的。
總結:
不知道今天選的這四款有沒有您正在考慮入手的車型,除了相對“高冷”的日產逍客外,其他三款車型的指導價格都處在10-16萬元的區(qū)間內,看來近些年中國品牌的進步,確實給海外車企帶來了壓力。當然我相信還是有不少朋友在購車時會將海外品牌車型放在首選,這此推薦的四款緊湊型SUV,在海外品牌中也算得上是經濟實惠了,而且現在它們在終端市也有一定的價格優(yōu)惠,離2021年春節(jié)越來越近,不妨提一臺車怎么樣?(文/汽車之家 周尤)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