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對話車主] 1997年,全球第一款量產(chǎn)混動車型-豐田普銳斯(第一代)面世,豐田早早地扛起了混動界“一哥”的大旗。在卡羅拉雙擎上市前,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豐田系的混合動力汽車都不便宜,想要享受新技術帶來的利好,要付出的成本著實不低,而卡羅拉雙擎的出現(xiàn)有效地改變了這一狀況,它以很親民的價格就能讓大家過一把混動的“癮”。如今它已上市一年有余,我們特意邀請了三位車主來一起聊聊他們對于這臺車的使用感受。
● 第一位車主:張先生
這臺卡羅拉雙擎是張先生2016年2月購買的,當時他在苦苦等待了四年半之后終于中簽了,于是準備選擇一款車給自己上下班代步用。由于平時也比較喜歡自駕游,所以十個月左右的時間,行駛里程就已經(jīng)2.1萬公里了。
在初選時,張先生也考慮過別的車型,比如繽智和卡羅拉雙擎的孿生兄弟雷凌雙擎,不過由于不滿意繽智的乘坐空間,并且對雷凌雙擎的外觀不太能接受,這兩款車最終被張先生Pass掉了。
張先生很滿意卡羅拉雙擎的外觀,尤其是LED大燈和略帶熏黑效果的尾燈,看起來很有運動感。作為一個80后,張先生還給DIY了一下自己愛車的油箱蓋,這樣就更有自己的專屬特色了。
說到內(nèi)飾,張先生首先覺得這臺車的用料方面不太理想,塑料件的使用隨處可見。不過緊接著他表示可以理解這種情況,畢竟這臺車是混動版本,研發(fā)和制造成本都會比普通車型更高一些。對張先生的這個觀點我們表示認同,日系品牌的緊湊型轎車在用料上是個短板。
平時這臺車是張先生自己駕駛,周末偶爾會載一下家人或者朋友,對于乘坐空間上的表現(xiàn)張先生很認可,尤其是第二排的橫向空間足夠,即使是坐滿了三個人也沒有任何壓力,再加上后排地板幾乎沒有凸起,乘坐舒適性有很好的保證。
不過對車內(nèi)的儲物空間張先生就有一些小抱怨了,前排杯架附近沒有用著順手的儲物格,而后排不僅沒有出風口,也沒有USB接口為電子產(chǎn)品充電,多人長途出行會不太方便。
張先生說,因為有電池組的存在,這臺卡羅拉雙擎的后備廂容積確實小了點兒,如果以后有孩子,出門各種大包小包再加上個嬰兒車恐怕就會不太夠用了。不過就目前來看,這將近一年用下來,自己平時也不搬運什么大件物品,也就放些零散的東西,倒也沒因為后備廂帶來過什么不便,對他來說夠用了。
雙擎或者說混動車型都會有電池組影響后備廂空間的問題,有的車型會犧牲掉后排座椅放倒功能,有的則會取消掉備胎,以卡羅拉雙擎為例,除了容積變小了以外,和部分普通版車型相比還取消了后座比例功能。所以大家在選擇混動車型時需要充分考慮自己的用車需求,并了解目標車型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
由于時常自駕游,免不了時常跑高速,張先生表示這種工況下,基本全靠發(fā)動機運轉來提供動力,所以發(fā)動機噪音還是比較明顯的,再加上車輛隔音做的不太好,胎噪傳進來的也很多,“一般這種情況我都靠調(diào)高音樂來緩解”,張先生說。
張先生上下班的路況很擁堵,并且他的駕駛習慣也偏激進,所以目前4.7升的百公里油耗張先生是相當認可的,這也是他對于這臺卡羅拉雙擎除外觀以外最滿意的地方了。
關于保養(yǎng),張先透露他在5000公里時做過一次免費檢查,1萬公里時做了免費的首保,最近的一次保養(yǎng)是在2萬公里時做的,換了機油機濾和空調(diào)濾芯,花了500多,價格不算貴。
張先生給自己這臺車可以打到90分,滿意的地方是外觀和油耗表現(xiàn),分數(shù)扣在內(nèi)飾用料、儲物格和隔音上,并希望在這些方面能有所提升。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