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坐體驗
前排空間足夠,身高176cm的體驗者能夠獲得舒適的坐姿,此時頭部空間有1拳。第二排座椅的舒適性也能夠得到充分保證,同樣的體驗者在第二排能夠獲得最大2拳、最小3-4指的腿部空間(取決于后排座椅的前后和靠背的角度),可前后移動12cm左右。頭部留有4指空間,而且頭頂就是全景天窗,也不會覺得空間壓抑。
相較于第二排的空間表現,第三排就顯得局促很多。當第二排乘客將座椅移到最前位置,腿部空間約有3指左右時,身高176cm的體驗者在第三排時的腿部空間已無余量,頭發(fā)也差不多已經與頂蓬有了親密接觸,此時的乘坐感受自然談不上舒適,只能說滿足應急使用或短途乘坐尚可接受。不過第三排兩個獨立座椅的設計給空間的靈活利用提供了便利。當車內坐入6名乘客的情況下,還能放倒一個第三排座椅騰出空間放置大件行李,這種模式比較實用。
乘坐空間
乘坐空間
1680mm的車身高度在此得到驗證,大C4畢加索的前排頭部空間相當令人滿意,而座椅側面的護翼看似為車內增添了一些運動氣息,但實際體驗的感覺是過于柔軟,不能提供足夠的側向支撐力,但作為家用MPV,我是不會在意這些的,座椅側面的護翼能起到裝飾作用就可以了。
需要特別聲明的是,由于條件所限我們不能真的找一位10歲的孩子來體驗,所以身高184cm的編輯只能親自上陣,雖然這個“10歲孩子”的個頭大了點,但大C4畢加索的表現同樣沒有令人失望。頭部距離車頂還有一指的空間,如果換成身高170cm以下的兒童,這個距離絕對在一拳以上。對于編輯來說第三排座椅的腿部空間就相當局促了,不過還不到緊貼第二排椅背的地步已經很出乎我們的意料了,可以說這兩個第三排座椅具有了相當程度的實用性,如果乘員身高在175cm以下就可以保證一定的舒適性。
● 第二排乘員——獨享的休閑乘坐體驗
現在我的身份有所轉變了,全家出游時應該坐在第二排的是家中最為年長的長輩,我現在就是一個60多歲的中老年人,雖然還不到腿腳不靈便的地步上下車我都沒有問題,但如果乘坐空間不舒適我也不會讓我兒子,就是剛才坐前排的那個買這輛車的。
首先我要感受一下乘坐空間,和前排一樣大C4畢加索的車內高度毋庸置疑,坐在后排頭部距離車頂還有超過一拳的空隙,表現同樣值得稱贊。腿部空間也比較寬裕,由于前排座椅的后背采用內凹式的造型設計,腿部空間得以增加,剛好一拳的表現中規(guī)中矩,當然這是相對于身高184cm的體驗者來說的。如果是180cm以下的乘客,應該會有更舒展的腿部空間表現。